劉紅利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就要認識到語感教學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促使學生可以加強對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就要實現語感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基于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感;培養分析
作為基礎性的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且培養學生的語感不僅是滿足教學改革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實現語感的升華。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堅持從實際出發來對學生進行語感的訓練,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一、培養小學生語感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且通過進行語感培養,還可以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在新課改中對語文教學提出了相關的要求,而對學生進行語感教育則可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說,語感是一種能力,所以培養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講究一定的方式與方法。語感的培養也可以看作是體驗與感悟的過程。
二、組織學生誦讀吟詠以及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中進行誦讀吟詠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且對于誦讀吟詠來說,是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積累的關鍵。在長期的發展變化中,讀書聲都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特色之一,通過調動學生的眼手口腦,可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且進行朗讀與吟詠,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樣在不經意間也可以感受到語音與節奏上的不同,這樣也就可以進入學習中,從而領悟到作文之道。所以說,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誦讀時,就要有目的地進行,并保證讀的形式的多樣化。同時還要從不同層次上來進行讀,這樣才能實現由生到熟的過程。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指導學生采用科學的朗讀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受到文學的影響,從而掌握好文章的中心。通過幫助學生掌握好誦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自主閱讀的良好讀書習慣。其次,要重視背誦的作用,通過讓學生進行背誦,還可以讓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從而實現文化的沉淀,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積累好詞匯知識,夯實學生的語感基礎
對于語感來說,就是利用好言語實踐活動來形成內化的語言能力。所以想要實現語文能力,就要依靠大量的存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要注重做好語言材料的積累工作。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主動識字習慣的形成階段,隨著知識與經驗的不斷積累,可以總結出更多的規律,并養成良好的識字能力。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識字的數量,還要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識字過程的體會與感悟,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識字中去,積極探索與嘗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幫助學生積累起語感經驗,明確識字的目標,同時還要借助已經掌握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生活經驗,通過將識字與現實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掌握好語感。
四、讓學生學會品析語言,從而實現語感學習
在語感中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等來實現有效的心理活動,從而提高自身的認識過程。教師也要明確學生的語感不能僅停留在單純的言語與經驗上,還要對語感進行分析,也就是說要品析語言。因此,教師就要做好引導工作,想要培養起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掌握好字詞中的意義等方面,所以在教學中就要鼓勵學生咬文嚼字,針對字詞在特定的語境中所體現出的不同意思,可以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教師在訓練學生語感的過程中,就要從標出文眼的語句、表達著聲音與氣味上的語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品析,這樣才能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從詞、句等方面出發,通過從文章中找出有代表性的詞、句與段落等,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品味,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進行想象,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其中存在的藝術魅力。另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成隨時寫作的學習習慣,這樣也就可以讓學生加深與語言的認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感能力。
總的來說,想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出發,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找出語感中的本質,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語感。所以,教師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認識到語感培養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蘭蘭.注重語感,彰顯課堂魅力: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4):31-32.
[2]吳秦華.反復誦讀 推敲品味 創設情境: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感的培養[J].學周刊A版,2014(9):129-13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