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玲
今年我校研究的課題是《農村初中語文學困生轉化的研究》,現在開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了一定的成效,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深入,學生年級的升高,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現在我校又把轉化學困生作為今年的目標,因而,有效轉化“學困生”,已成為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以下是我轉化“學困生”的總結。
一、班級學困生基本情況
119班是我從七年級擔任語文課并兼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級人數有56人,小學升初中時班里只有40人及格,還有26人不及格,其中女生只有1人不及格,其余的都是男生不及格,最低分是2分,20分以下的有10人,20~59分的有16人。接到這樣的班級,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但是我沒有消極的對待它,而是以積極地心態去勇敢地挑戰它。
二、造成學困生的原因
許多學困生的智力同正常成績學生的智力并沒有區別,分析其成績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基礎不好,造成學習困難;2、紀律渙散,有逃學、厭學情緒;3、思想開小差,課堂精力不集中,造成成績低;4、學習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或失去信心;5、學習不得法,效率低;6、因家庭不和睦等造成學生心理負擔過重,影響成績。
三、采取以下措施
1、理論教育。
(1)首先讓每位學困生都知道,成績差不是智力因素引起的,是非智力因素、不認真學習的結果。相信態度決定高度,山高人為峰。
(2)給學困生講學習的重要性,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集體或單獨進行自信教育和培養。用有自我暗示法或成功教育法,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
(3)舉辦學習方法學習班。對學.困生進行學法指導,講怎樣聽課,做作業,自學等。對學生精神集中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使得學生課堂、自習堂都能集中精力學習,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 。
(4)對學困生進行紀律教育,引導他們自覺遵守紀律,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
2、落實到位是轉化學困生的基礎,我對119班的具體做法是:
(1)先出一份比較容易的試題對這些同學進行了摸底,改完卷后發覺不及格的同學大部分都是作文不寫一個字,后來跟這些同學進行了口頭談話,發覺他們部分人講普通話很流利,能夠很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問到不寫作文的原因,有的人說懶,有的人說不會寫,于是我心里有了底,在每一次寫作文之前都口頭教他們怎樣寫,并在生活中多關心他們,他們心里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地他們對語文科產生了興趣,并在第一次綜合測試中有16人達到了及格分數線,趁此機會,我在班會課上對他們進行了大力表揚,看見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心里面也暖烘烘的。學困生雖然掃除了一部分人,但班里仍然有10人不及格,而且底子很薄,這些同學在拼音、詞語、病句等基礎知識可以說一竅不通,詩歌默寫一句也寫不出來或者是錯別字一大筐。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前、課中、課后下了一番功夫。
(2)備課到位。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備學生”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教案,而不是一味的抄教案,要給“學困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其找回自信,激發其內在動力,開發其潛在的能力,問題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難度要適宜,尤其要使“學困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并從中體驗到“摘果子”的樂趣。比如我班的關ⅹⅹ同學,小學入學成績語文科總分是13分,要給他讀完一篇文章簡直難以上青天,如果設計的教案跟其他基礎好的同學一樣,那他的聽課效果肯定不好。特別是復習課,我對學困生的要求是:讓他們拿草稿紙或作業本把課本里面的生字詞、拼音、詩歌名句部分等多抄寫幾遍,久而久之他們腦子里就會有一些記憶,并得到一定的積累,這樣基礎知識達到三十幾分,加上作文的三十來分,就可以達到及格分數線了,這樣他們體會到“摘果子”的樂趣,也就會對語文課感興趣。
(3)訓練到位。在課堂中,對于那些善于思考的學生,所提問題要具有邏輯性和啟發性,而對于那些缺乏勇氣的學生,所提問題可以簡單一些。對于“學困生”在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或模棱兩可時,教師要根據反饋意見,調整提問角度,使學生排除思維障礙,理清思路,發揮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4)情感交流到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希望從老師那里得到真誠的愛,“學困生”更是如此。課堂上教師親切的話語,面帶笑容的提問,傾聽學生的回答,幽默的談吐,都能溝通師生的心靈,增加師生的了解;課堂上教師及時的表揚“學困生”是激發其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有效方式,那些平時不善于發言的,不敢發言的“學困生”,他們偶爾的舉手,偶爾的發言,若被老師肯定了,往往能使他們更加信賴老師,更加喜歡老師,從而喜歡語文學習。比如在上《夸父逐日》時,上的是星期一早上第一節的課,為了調動學生的情緒,故意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太陽從那邊升起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竟然有一個基礎較差的同學答道:“從西邊升起”全班轟然大笑起來,但我并沒有嘲笑他,而是給了他一個臺階下,說道:“你開玩笑的是嗎?”他鄭重地點了點頭,因為我給他面子,從那以后他聽語文課特別認真,因為科成績進步也很快。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吝嗇一個點頭、一次微笑、一句表揚鼓勵的話語,要營造民主、寬松、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讓“學困生”能漸漸地擺脫陰影,產生進步的內在動力。
3、做好“長短”文章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
(1)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有的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不夠,但作業能及時完成,且樂于助人;有的雖成績不理想,且自暴自棄,但內心也有爭上游、爭榮譽的欲望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習上的佼佼者等。這就需要我們全面了解,善于觀察,從“短”處中發現“長”處,從而使其在同學中做到揚長避短,促進“學困生”的轉化。例如我在上班會課時,就引導學生根據他們平時的表現進行分類:愛勞動、愛學習、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好的一面,促使“學困生”向好的方向轉化。
(2)要善于彌補短處。我們在認清學生的長短處之后,要尋求補“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經常違反紀律的學生——了解問題根源,開展個別談心,經常找他們聊天,進行耐心的說理和引導,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我;對于“學困生”——降低要求,循序漸進。
(3)要善于創設取長補短的環境。班級是由學生組成的群體,我們要發揮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感染作用。在班級體中,常常會出現這種現象,先進的學生躊躇滿志,看不起學困生;而學困生則因自卑感作祟,不愿同先進的同學接觸。面對這種情況,我就注意架起溝通的橋梁,連起友誼的紐帶,針對雙方的心理特點,抓住契機消除隔閡。同時,引導先進的學生主動去幫助學困生,讓學困生向先進的同學學習,在班級中形成一種相互尊重,互幫互助,和諧一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
4、“多點”出擊是轉化學困生的有力保障。實踐證明,對所謂的學困生“多點”出擊,轉化效果會更好。
(1)感情投資增加一點。學困生對自己的行為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心理壓力大,多數學困生都存在著自卑感,雖然他們也希望能從老師那里得到真誠的愛,但他們卻不敢去爭取。老師對學生的愛,可使學困生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滿足,由此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學困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增加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情感遷移到學習上來,由喜歡語文老師到喜歡語文課。因此,感情投入是轉化學困生的內在動力。
(2)學習指導優先點。學困生主要是指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與教學目標和要求相差較大的學生。為了幫助他們進步,在學習指導上應對他們采取適當優先的“傾斜政策”:一是課堂上分層次教學,努力做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例題都讓學困生當堂消化。二是采取提問、板演、游戲活動、作業面批、課后輔導“五優”先的做法。三是每次考試前,專門為學困生分析教材重難點,對于典型題給予重點輔導,給他們講解題、答題技巧,并通過“跟蹤輔導”的方法,讓學困生慢慢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自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119班由原來的26人不及格,已經將為3人不及格,且這3人的分數已達到60多分,接近及格分數線,我相信只要再加把勁,他們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總之,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我們教師矢志不渝、充滿愛心、堅持不懈地為學困生創造表現的空間和時間,與他們進行心靈的碰撞和溝通。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飽嘗學習成功的樂趣,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堅定信心、磨練意志、發展能力,堅實地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