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的電力網絡得到了大規模的建設。電力網絡承載著距離更遠、容量更大的輸送電能工作,因此一定要保持用電以及發電方面的平衡,確保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就需要電力企業對其進行全方位的風險管理。本文主要闡述電力企業在風險管理中的不足,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 電力企業 風險管理 不足 解決措施
一、引言
我國電力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風險管理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隨著市場形勢和社會形態的不斷變化,電力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在不斷加大。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電力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在不斷加劇,處在改革過程中的電力企業可能會很難適應現階段的發展,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對電力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確保電力企業穩定過渡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電力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不足
(一)對于全面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
對于目前電力企業的員工來說,安全風險管理已經普遍存在于思想意識中,其能夠嚴格遵照安全風險管理規則來進行生產活動。但是,隨著電力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電力企業需要對全面的風險管理進行重新認識。在很多管理人員看來,其他風險管理(主要包括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等)不能提升企業利潤增長點,反而會降低企業利潤。甚至某些管理人員將安全生產管理的方式移植到其他風險管理中,這對電力企業適應新環境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電力企業中也存在著將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相等同的認識,雖然兩者有著緊密的聯系,但并不是同等層次的問題。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風險管理一定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在全新技術和市場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內部控制的延展。
(二)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夠健全
我國很多電力企業不具有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其更多是利用不同部門實現相關部分的風險管理工作。例如,在對電力安全生產實施防范以及管理時要由安監部門進行;對企業投資以及計劃風險管理要由發展規劃部門進行;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要由財務和審計部門進行;對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進行預防管理要由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進行等。
這種管理方式造成的結果就是:首先,不同內容監督的標準不統一,功能出現交叉。由于采用的是分散管理,造成缺少橫向的信息交流,從而缺少有效的整體監督;其次,不同的監督并未根據設定的目標實施,甚至會出現以平衡預算和創收作為目的的現象,從而弱化了監督力度;再次,缺少有效的考核獎懲制度,監督管理更多的是形式主義,執行效果較差。
(三)缺少足夠的全面風險管理人才
風險管理實施過程中需要對企業各個方面(包括生產、經營、管理等)所具有的風險進行有效工作,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專業性。所以,從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員不僅要具有對企業管理的整體認識,對管理中不同的環節有所了解;還要對具體項目的風險能夠充分了解,具有非常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以及專業的財務和保險知識。但從現階段來看,電力企業內部缺少足夠的全面風險管理人才,不同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知識經驗累積都需要很長的時間,這都是有效進行風險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此外,為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電力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不能完全依靠外部力量進行輔助,需要更多地培養內部人才,這也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的。
(四)風險管理的市場化手段不足
電力企業的客戶是市場,市場方面的波動會造成電力企業的風險;但同時,這也啟發電力企業,其可以通過市場的方式來實施企業的風險管理。從現階段看,電力企業還需要采用不同的市場手段進行風險管理。在不同的風險管理方式中,保險是電力企業應用較多、比較適合的一種方式,但是,目前電力企業的參保情況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電力企業投保力度不夠,根據數據統計得知,整個電力行業投保平均率在70%左右,而很多設備并沒有進行投保,且份額較低。電力企業沒有充分掌握投保方面的技巧,為后續的索賠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五)對于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不足
首先,電力企業沒有較為明確的工作標準,例如其在應急信息管理方面既沒有統一的數據統計口徑,也沒有明確的預警狀態標準;其次,在應急情況下,相關機構的職責分工并不明確,很有可能影響應急處置的效果和效率;最后,應急預案不夠完善,可操作性不足,沒有充分考慮到救援行動的實施、應急隊伍的管理、資源調配、信息報送等方面的內容。
三、增強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的相關措施
(一)將風險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來對待
電力企業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要樹立起先進、全面的風險管理意識,要改變將風險管理等同于安全生產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的傳統理念,從整個企業的角度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管理。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意識到,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的風險管理技能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和核心,將企業風險管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規劃系統。電力企業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要認識到所在環境的危險因素,將風險當成重要管理因素歸入到員工的績效評估系統中,促使其建立起正確的風險意識,不但敢于承擔風險,同時也善于防范風險,將風險管理的意識貫穿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
(二)建立起充足的資源保障來進行風險管理
第一,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電力企業要在董事會下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同時,在企業內部設置獨立于業務部門之外的風險管理機構,專門管理企業的風險事宜。此種管理方式充分體現了現代企業全員風險管理和專門管理相結合的特點。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成員選擇要廣泛,除了電力企業的董事、高管以及風險部門經理外,也要根據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類別和程度加入法律、財務以及市場方面的管理人員;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委員會的專業能力,也可以從企業外部聘請顧問(主要是保險以及咨詢機構方面的專家)。
第二,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或者聘任。電力企業的風險管理是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實施起來較為復雜,具有很大的困難,所以要求從事風險管理的人員要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從業經驗以及良好的個人素質。電力企業可以從企業內部進行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風險管理顧問和保險經紀人的作用來進行管理。
第三,在資源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了使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能夠充分掌握信息、辨別出風險的成因,同時對相關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電力企業需要為風險管理部門在各個方面(物力、財力、技術、人員等等)提供足夠的支持。
(三)建立起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
隨著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電力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風險。這就需要電力企業在做出某些經營決策之前,要充分考慮到可能遇到的不同風險,并且針對性地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建立起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一是,電力企業內部要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交流,明確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情況;二是,要對這些風險進行最大程度的量化;三是,對于不同等級的風險按照嚴重程度進行排序;四是,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應對機制來對不同等級的風險進行防范。
(四)充分利用市場手段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風險管理的方式較多,一般情況下,針對電力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財務風險、運營風險等,可以通過風險承擔、風險規避、風險轉移以及風險控制等方式進行防范。例如,可以采用保險、期貨以及對沖等金融方式來進行風險的轉移和緩解。對那些發生頻率比較高、損失比較大的風險,可以利用在合同中簽訂免責條款或者賠償條款等方式進行化解;對那些發生頻率較低、損失較小的風險,可以通過風險控制的方式來降低,以減少損失的金額。例如,制定出緊急事故應急計劃、制定安全操作規程、通過常規實驗等。
(五)完善電網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
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電力企業可以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統一工作標準,建立起統一的應急信息平臺來對數據進行固化,最大限度地量化應急預案的預警狀態;其次,要明確應急狀態下相關單位的職責,對不同部門之間協調聯動的程序進行固化;再次,完善應急預案,尤其是關于預警機制、救災措施以及處置的方案等,加強預案的可操作性。
四、結語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電力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在不斷加劇,處在改革過程中的電力企業可能會很難適應現階段的發展,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對于風險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確保電力企業的穩定過渡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資陽市雁江供電分公司)
[作者簡介:林琛(1977—),男,本科,政工師,主要從事企業基礎、后勤事務以及體制改革等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攀,郭蕾,羅恒,吳松,李子,徐康.新時期電力企業管理存在不足點與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2):15-17
[2] 殷海,沈佳華.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及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8):18-19.
[3] 蔡杰.電力企業管理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措施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3 (23):88-91.
[4] 梁志勇.供電企業電力營銷風險管理控制措施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 (0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