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斐
摘 要: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在學校中逐漸形成了以弱勢群體為主的一類學生。因為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對其進行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面臨著很多困擾,這種現象影響著高職院校的發展。因此,本文對高職院校中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如何更好地開展針對弱勢群體的教育的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弱勢群體;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一、高職院校中弱勢群體的類型
(1)學習弱勢型。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比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上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有些學生把時間用在戀愛、社會兼職等方面,當進行考試時,成績始終不理想,最終成為弱勢群體。
(2)經濟弱勢型。高職院校中,有很多學生在高考時,已經超出本科三類分數線,卻因為經濟原因,無法承擔學校高額的學費,因此選擇高職院校就讀。學期數比較少,也是經濟弱勢型學生的選擇高職院校的原因之一,在就讀過程中,這些學生將心思放在改變自身經濟狀況上,疏忽了學習。
(3)心理弱勢。高職院校中,還有一批這樣的學生,在高考過程中,發揮失常,而不得不進入到高職院校就讀。這樣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在進入高職院校就讀后,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逐漸會形成心理落差,而導致心理出現問題。
二、弱勢群體的成因
(1)家庭原因。在學校中有很多學生來自于經濟比較差的家庭,這些家庭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父母經濟困難、有的兄弟姐妹過多、有的父母離異等,這些因素都限制其不得不選擇學費比較低、學期數比較少的院校,高職院校是其最終的選擇。這些就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成為心理弱勢群體。
(2)社會原因。有很多經濟比較弱勢的學生,由于內心的羨慕心理,急于想改變目前生活的窘境,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兼職,心理壓力特別大。并且隨著高校的擴招以及就業壓力的增大,貧困學生常常在繼續學習和就業之間產生迷茫,最終使其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最后形成了弱勢群體。
三、改善針對學生弱勢群體的教育
(1)多途徑地開展扶持項目。一是學校應該建設弱勢群體的扶持制度。對一些經濟比較貧困的學生以提供獎學金等其他的資助方式,來幫助其解決在校期間的經濟問題,以此避免因為經濟問題,而忽視學業的現象再次發生。二是老師要從學習上和生活上對貧困生進行幫助,幫助學生解決因為經濟原因和學習原因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同時學校可以和一些優秀的企業合作,開展就學資金活動,以畢業后就投資企業就業的形式,來解決經濟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最終改善高職院校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2)加強道德素質教育、塑造健康心態。要從根本上加強對學生信仰和理念的引導教育,避免其由于心理問題,而發生自我墮落的現象。此外引導其明辨是非,讓其明白身為一名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最后要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培養其敢于拼搏的品質,以此來保證其可以用健康的心態來學習。
(3)激發弱勢群體自我轉化潛能。高職院校的學期數比較少,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比較偏向于專業操作,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就業領域比較單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興趣,讓其熱愛所學專業,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同時,加強自信心的培養,很多弱勢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要不斷地給予其鼓勵,引導學生進行減壓,從而從根本上激發弱勢群體的潛能,使其可以自我轉化,轉化成一個積極向上、專業技能比較強的群體。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弱勢群體主要分為經濟型弱勢群體、學習型弱勢群體以及心理弱勢型群體。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根據每位弱勢群體學生的現狀,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經濟問題和心理問題,不斷地給予其鼓勵,使其能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王 平.高職院校學生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及幫扶建議[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10):996-998.
[2]張言卓,庹新玲.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弱勢群體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2).
[3]徐雪云.試論對班級中弱勢群體的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