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學敏
摘要:
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有利于進一步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增加和諧因素,促進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的基本途徑為:著眼踐行核心價值觀,賦予志愿服務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搭建志愿服務活動平臺,加快立法進程,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關鍵詞:志愿服務;核心價值觀;制度化;常態化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以維護,穩定社會秩序有著顯見的積極作用。
一、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的志愿服務尚處起步階段,不僅活動的領域和范圍有待拓展,其組織水平與服務質量也有待提升。如果我們不重視制度建設,不為志愿服務提供積極的制度保障,那么活動就很容易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激活崇德向善的精神能量。
1.有利于進一步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完善激勵機制。志愿服務經過幾年的常態化制度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全社會對志愿者、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的認同和參與不斷升溫。這個時候,需要固化成果,形成機制,進一步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同時獲得更多的資源配置。
2.有利于重構新型城鎮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農村向城市轉變的過程、大批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就業的過程和以及城市聚居區域改變的過程,都是人們從傳統的熟人社會環境走向陌生人社會環境,再重建熟人社會環境的過程,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此,在個人履歷檔案中加入參與公益活動、主要是志愿服務情況的登記,這樣的制度有利于在重構新型城鎮社會關系中增強人與人的了解信任,加大實現社會公益的力度,促進社會和諧。
3.有利于社會道德文明建設,匡正社會風氣。志愿服務的資源管理形成制度程序,有利于檢查落實和實施監督。志愿服務說到底是不計報酬、不謀私利的奉獻,制度建設是讓志愿精神的感召作用落到實處。全民崇尚志愿服務有利于社會道德文明建設,有利于匡正社會風氣,倡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的推進路徑
促進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是我國志愿服務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需要。
1.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結合時代條件深入挖掘和闡發,賦予志愿服務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禮記》中提倡摒棄個人主義的“天下為公”思想、孟子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思想、墨家的“兼愛非攻”思想、道家的“積德行善”思想,無不折射著“真”“善”“美”的深刻內涵,其濟人、利人、惠人的思想與志愿服務精神是融會貫通的。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志愿服務精神要堅持把志愿服務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全新的內涵,實現中國古老的互濟制度和現代社會奉獻參與式公益活動的有效結合,為志愿服務的制度化、常態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和社會基礎。
2.把志愿服務活動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培育志愿服務自覺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是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推動力量。志愿精神是以人性、道德、良知為邏輯起點,基于對和諧、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注重社會道義,強調社會責任,推崇社會分配公正的,其核心是利他主義價值觀,其動機和目的具有很強的社會價值導向功能。從本質上說,社會公眾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所弘揚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則、核心內容和要求相一致的。志愿服務以弘揚志愿精神為核心,能夠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起來,引導人們在做好事、獻愛心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使志愿行為成為一種常態和自覺。
3.積極搭建志愿服務活動平臺,促進志愿服務活動的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之所以廣受歡迎,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困難群眾需要幫助。創新志愿服務活動的載體和平臺,要求我們在志愿服務活動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力度,堅持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為服務重點,積極搭建志愿服務活動平臺,把志愿服務做到基層、做進社區、做進家庭,推動形成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
4.積極推進全國性志愿服務立法進程,為志愿服務活動的良性健康發展奠定法制基礎
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的立法工作對于促進我國志愿服務活動良性健康發展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聯合國在評估各國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成效時,也把是否制定志愿服務的法律規范作為重要的評估指標。雖然目前我國有多個省區通過了地方性的志愿服務法規,但全國性的志愿服務專門立法至今仍然還沒有出臺。這成為制約我國志愿服務活動健康良性發展一個重要瓶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立法部門需在借鑒各國志愿服務法規并參照地方志愿服務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全國性志愿服務立法進程,以規范和促進志愿服務事業發展。
5.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志愿資源。目前我國志愿服務管理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資訊網絡不發達,信息化程度較低,難以實現志愿資源的有效整合和資源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建立發達、方便、快捷、靈活、程序簡潔的志愿服務信息庫和信息管理平臺是我國志愿服務走向網絡化、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促進和實現我國志愿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單位:秦皇市中等專業學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