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丁未
【摘要】在教學改革與理念創新的影響下,高校體育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教學效果評價也從以成績為唯一考量轉變成以學生健康為重。但是,這些“進步”并不能掩蓋現行教育模式的弊端,體育教學的改革依舊還需進一步深化、力度也需進一步加大。本文結合終身教育的要求,探討了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終身教育 高校體育教學 改革方向
1前言
與以往相比,當今的高校體育教學理念有了明顯進步是不爭的事實,但由于教育模式的弊端并未徹底根除,現階段的體育教育成效依舊達不到預期。體育是一項關系到國民身體素質的事業,對大學生的發展更是影響深遠,所以,高校有必要將終身教育理念融入到體育教學改革當中,構建與大學生身心特點相適應的體育教育模式。
2終身教育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從終身教育視角來講,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中凸顯的問題主要有:首先,理念問題。當前,高校師生對終身教育必要性與意義的認識大多都很不到位,表現為教師只關心學生的課程參與狀況和考試成績、學生只關心自己能否順利通過測試。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鍛煉的出發點是不正確的,再加上教法缺乏吸引力,體育課很難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
其次,教學內容問題。終身體育是終身教育與體育教學結合的產物,旨在激發大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培養鍛煉習慣、提升生活品質。但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依然是以競技體育為重,與大學生希望從體育課上學到一些健身方法的需要并不匹配。同時,教師組織體育活動及提出要求、設立標準時也普遍沒有將個體差異納入考慮,致使教學內容不符合大學生的興趣。在此種情況下,他們往往不會主動鍛煉,終身教育不具備實現條件。
再次,認知問題。我國高校對于大學生的管理大多都比較松散,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權。這種管理方式為學生個性發展留有足夠的余地,但對于很多自控意識較差的學生來講卻并非好事。比如,不少大學都取消了早操,如此一來,很多大學生便放棄了他們在學校鍛煉身體的唯一方式,變得越來越懶散,甚至于到后來拒絕參與一切看起來比較累的活動。上述情況反映了大學生并未意識到終身體育與個人發展的密切聯系,如果此種認知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體育教學的開展勢必面臨重重困難。
最后,課程設置與資金保障問題。目前,我國高校普遍都只要求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上體育課,在課時安排上,往往也只有每周兩節。這種安排使得體育教學時間非常緊張,教師所想的一般只是如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對于學生是否對體育鍛煉感興趣、是否養成了鍛煉習慣,教師普遍無暇顧及。再加上高校對此的投入相對不足,體育教育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設施資源難以與學生需要相匹配。
3融入終身教育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3.1改觀學生認知,幫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改變學生心態、端正學生態度屬于核心內容。在以往的情況下,體育教學多以技能教育為重,在對學生參與狀況進行評價的時候,也往往是將他們的技能熟練程度及出勤率作為主要指標。此種教育模式在無形中將體育學習禁錮在了體育課程的范疇內,向學生傳遞出一種“鍛煉就是上體育課”的理念,如此一來,在他們進入大三,不再需要上體育課時,鍛煉也被他們拋諸腦后。因而,要想使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首先要使他們正確認識鍛煉與體育課的關系,即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使他們意識到“上體育課只是鍛煉的一種形式”。此外,教學中還需使學生正視身體素質在其學習與生活中的基礎地位。只有學生明確堅持鍛煉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他們才能夠將鍛煉與體育課程剝離開,在課下時間和課程取消之后的時間主動進行鍛煉,即養成鍛煉習慣、形成終身學習意識。
3.2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活動組織形式
在現階段,我國大學生普遍只會在大一和大二的時候上體育課,在大三的時候這門課大多會被取消,再加上教學局限于課堂且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安排學生進行的鍛煉往往缺乏新意。傳統項目訓練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這些項目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對較為枯燥的,在吸引大學生興趣方面明顯不如時尚項目。盡管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進行了諸多嘗試,但真正能夠做到學生技能強化與興趣培養兼顧的次數卻并不多。對此,建議高校從更新教學內容、改變活動組織形式等方面著手予以改善。比如,教師可考慮在傳統項目訓練的過程中引入一些競賽或游戲,通過創新鍛煉方式來活躍氣氛、增強學生的參與動力。再比如,在課下時間,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友誼賽,通過觀察來明確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情況,為課堂教學的改善與針對性的增強提供指導。
3.3轉變教師理念,優化體育教學模式
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同屬于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在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同時,還需關注教師的作用。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著引導學生、組織活動、安排訓練等多項作用,只有他們本身清晰的意識到終身教育的必要性,并據此進行科學安排,終身教育才會具備實現的條件。此外,還需強調的一點是,教師理念的轉變是消除體育教學課堂局限的關鍵,也是體育課堂教育與課下活動緊密結合的前提,對學生的自我定位及學習樂趣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直接關系到改革能否落到實處。因而,轉變教師理念,使他們全面理解終身教育的內涵與要求,是現階段高校面臨的最主要任務之一。結合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來講,轉變教師理念實際上還是優化體育教學模式的必要做法,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高低有著直接關聯。
4結語
終身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自提出至今一直廣受關注。結合此種理念來講,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依舊十分顯著,終身體育還停留于理論層面,并未真正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對此,各高校有必要積極將終身教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改革,構建與當代大學生特點相適應的體育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梁慶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5,(05):77-77.
[2]李帥許.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2):138-139.
[3]范麗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探討[J].中國外資,2014,(06):26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