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
【摘要】為了解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開展現狀,發現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系統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成都市5所舞蹈培訓機構的現狀進行調査研究,分析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在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提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成都市 體育舞蹈 培訓機構
1 前言
體育舞蹈產業的迅速發展促使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但由于市場競爭的矛盾,使得體育舞蹈的發展也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本文對成都市5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現狀進行調査研究,旨在了解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經營狀況,分析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在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為現在或將來想從事體育舞蹈培訓行業的人提供一點幫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抽取了成都市5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中的200名學員、28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系統分析法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現狀分析
3.1.1 培訓機構的辦學形式
本文所研究的成都市5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主要包括體育舞蹈培訓學校、體育舞蹈俱樂部。其辦學形式都是私人辦學,在私人辦學中又分為獨資辦學與合伙辦學。
調查可以發現,200名體育舞蹈學員中,7歲以下的學員有30名占總數的15%,7-10歲的學員有68人占總數的34%,11-15歲的學員有50人占總人數的25%,16-20歲的學員有20人占總人數的10%,20歲以上的學員有32人占總人數的16%。據調查的數據顯示年齡在7-15歲的學員共有118人,占總人數的59%,可見成都市學員集中在7—15歲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也是學習拉丁舞、標準舞人數最多的。
3.1.2 學員的學習動機調查
調查發現,有137人占總數的69%,都是把體育舞蹈的學習當做一項強身健體和培養興趣和愛好的運動項目,只有5%的學員是想今后從事體育舞蹈專業的,這一結果與我們在調査學員年齡結構是吻合的。調查中還發現有80%學員每周參與學習次數都是在1-3次之間,有45%的學員參加過1-3次的體育舞蹈比賽。
3.1.3 教師學歷調查
調查發現,成都市體育舞蹈師隊伍中研究生有4人占總人數的14%,本科有17人占總人數的61%,大專生有5人占到總人數的18%,大專以下有2人占總數的7%。從表中可以看出成都市體育舞蹈教師隊伍的學歷以本科的學歷為主。
3.1.4 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情況
教師參加進修培訓次數很少,有65%的教師在執教的過程中從未參加過任何的進修培訓,只有14%的教師從執教以來會定期參加進修培訓,21%的教師會不定期的參加培訓。而有80%的老師都表示定期參加進修培訓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并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78%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在的培訓機構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3.2 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
管理機制不完善、教師流動性大、場地設施匱乏、宣傳方式單一、場地閑置現象嚴重。
3.3 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發展的主要對策
3.3.1 改變管理制度,完善培訓體系
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管理者應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積極組織教練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建立一支業務水平高、 創新能力強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增強培訓機構競爭力的根本保證。
3.3.2 完善工資體系
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教師。只有完善工作制度才能夠留得住教師,擁有穩定的師資,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
3.3.3 完善教學設施
培訓機構應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應具備相應的不同條件的場地設施。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不斷的完善場地設施。
3.3.4 采用多種宣傳方式
培訓機構應加強宣傳,釆用多種宣傳方式。鼓勵和引導男生的加入,以平衡性別比例失調現象。
3.3.5 充分利用場地
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還可以通過租賃場地,合理規劃教學時間等其他的方式,進行多元化經營,使場地充分利用以來增加培訓機構的收入。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辦學形式主要是私人辦學。
4.1.2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場地規模和硬件設施總的來說還不夠完善。培訓機構的經營業務范圍不夠多樣化,在面對人群招收學員時也不夠全面,未充分開發老年市場。
4.1.3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男女學員比例差別明顯,沒有讓男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大多學員都把鍛煉身體和培養興趣作為學習體育舞蹈的主要學習動機。
4.1.4成都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師主要以年輕教師兼職教師為主,同時教師從執教以來參加培訓、參加繼續教育的次數很少,教師的流動性也比較大。
4.2 建議
4.2.1各培訓機構可以根據成都市的實際情況,發展加盟連鎖,以成都市帶動周邊地區,走連鎖經營的發展之路,將成都市的體育舞蹈培訓事業做強。
4.2.2各培訓機構加強宣傳,釆用多種宣傳方式,改變大眾的觀念和意識,以平衡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拓展培訓機構的經營業務和增加招收對象。
4.2.3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拓寬體育舞蹈教師專業技術培訓的渠道,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也是提高培訓機構競爭力的核心。
4.2.4完善教學實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不斷增加場地設施和器材的投入。
【參考文獻】
[1]秦瑩.安慶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連鎖經營模式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
[2]丁丙霞,曲家林.淮北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經營現狀的調查研究[J].體育博覽,2011(16)
[3]張曉會,張曉聰.皖北地區城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調查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4]樊翠紅.江漢平原地區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經營現狀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09)
[5]萬玉文.南昌市體育舞蹈培訓中心經營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