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則孜·艾比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臨床特征以及臨床治療。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49例作為研究對象,均于入院后48 h之內進行24 h心電監護或通過反復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臨床及時發現本組患者的肺心病心律失常的類型特點,并加以臨床分析。結果 本組肺心病49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46例(93.88%)。而肺心病心律失常的類型表現最多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其占比率為67.39%(31/46);其次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13.04%(6/46)以及室性心律失常10.87%(5/46);另外,表現為嚴重心律失常8.70%(4/46),如室上性心動過速與房室傳導阻滯等。結論 臨床上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情況極為常見,其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與肺心病病情的嚴重程度間的相關性分析密切,因而應通過積極的肺心病病因及心律失常合并癥的特點分析,使用最佳辦法進行對癥治療,從而實現最終的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療效。
【關鍵詞】肺心病心律失常;特點;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02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zizi Abby
(Xinjiang Hotan Hotan Xianying AI took Township Hospital,Xinjiang Hotan 848000,China)
肺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癥,也是致中老年病患死亡的原因之一,本病的病死率頗高,且合并癥種類較多,屬于不可逆性的周身多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性慢性疾病[1],其臨床表現為多重要臟器嚴重損害,而心律失常就是失代償期的一種極其常見表現。心律失常的發生可與多種相關因素有關,如肺部感染、低氧血癥、心力衰竭及水電解質紊亂等[2],因此,其發病特點較多且較復雜。本文對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特點及臨床治療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49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59.16±2.72)歲;病程0.4~5年,平均病程(2.27±1.02)年。
1.2 檢查儀器
應用心電監護儀、動態心電儀和反復常規12導聯心電圖儀。全部病患均于入院后48 h之內進行24 h心電監護或通過反復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
1.3 診斷標準
本院主要依據201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均符合該標準診斷標準,其中合并心律失常46例。
1.4 治療方法
經及時檢測患者的肺心病心律失常的類型后,應按內科常規治療方案積極給予抗心律失常治療、解痙治療、祛痰治療、通氣改善治療、心衰糾正治療、水電解質紊亂糾正治療、酸堿平衡治療以及其他支持治療措施等。
2 結 果
本組肺心病49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46例(93.88%)。而肺心病心律失常的類型表現最多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其次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另外,表現為嚴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與房室傳導阻滯等。
3 討 論
肺心病患者合并發生心律失常的類型多種多樣且類型可變,同一肺心病患者可合并有不同種心律失常的類型。其中,心律失常的類型最多表現為房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其次;室性心律失常再次。多數肺心病患者可兼有兩種或以上類型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臨床合并發生率以及嚴重程度均與肺心病的病的嚴重程度有明顯的相關性。根據46例肺心病心律失?;颊叩呐R床資料統計,其關系最密切的影響因素有:肺部感染、低氧血癥、心力衰竭及水電解質紊亂四大因素。本組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43例、合并低氧血癥32例、合并肺性腦病13例、合并Ⅰ度心衰17例、合并Ⅱ度心衰21例、合并Ⅲ度心衰8例、合并電解質紊亂40例,而且大多數為老年人患者,其病程長、營養不良且體質差。
根據臨床肺心病的特點,認為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可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由于患者肺心病病情的長期反復而造成肺部感染,血液呈現為高粘、高凝的狀態;其肺動脈壓高,肺通氣與肺血循環系統障礙嚴重;長期存在慢性缺氧或二氧化碳溜留等現象,可引發心肌代謝障礙,致心肌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損傷,還可降低竇房結與房室結的自律性。
由于大多數的肺心病患者的病程長,且患者中老年人居多,隨患者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臟器多變現為老化及退行性改變,其心肌細胞及?受體的數目減少,導致心肌的硬化程度也逐漸隨之加大,進而易導致心臟傳導系統纖維化病變;再加之受脂肪的浸潤,高齡肺心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的幾率較高,故而更易并發心律失常情況。
綜上所述,臨床上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情況極為常見,其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與肺心病病情的嚴重程度間的相關性分析密切,因而應通過積極的肺心病病因及心律失常合并癥的特點分析,使用最佳辦法進行對癥治療,從而實現最終的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萬小蘞.慢性肺心病并發心律失常38例臨床分析[J].《醫藥前沿》,2014,(27):190-191.
[2] 任 波.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并發心律失常91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35):220-221.
[3] 萬又平.慢性肺心病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176-177.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