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劍


【摘要】目的 探究追蹤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狀態全程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進行常規護理以外,同時進行追蹤護理,將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和營養狀況進行比較。結果 滿意度在觀察組中顯示為9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5%;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營養狀況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追蹤護理模式具有較大的意義,可較好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為該患者的護理治療提供較為科學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信賴和推廣。
【關鍵詞】追蹤護理模式;血液透析病人;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1..01
近幾年來,終末期腎病發病率逐漸增加,目前血液透析成為較為主要的替代治療手段,在該患者者治療期間,追蹤護理能夠起到較大的作用,通過對該病照進行追蹤護理,可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等。為此選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0例進行分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5~89歲,平均年齡(60.1±11.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中專18例,大專及以上8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6~88歲,平均年齡(59.2±12.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中專16例,大專及以上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而觀察組除了常規護理以外同時采用追蹤護理:(1)建立患者的營養檔案,給患者制定對應的營養干預方案;(2)設定患者的營養目標:在確保患者的基礎耗能以外,要對患者蛋白血癥進行預防,合理控制患者的鈉鹽的出入液量,定期電話隨訪;(3)定期檢查患者的營養狀況:根據患者的體重指標,各項臨床指標的改善情況,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每月檢查患者的體重,綜合評價6個月內的綜合營養改善指標。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營養狀況改善情況,滿意度總分是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分;不滿意:<60分。利用sga評分等級量表對患者的營養狀況改善情況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營養良好,輕中度營養不良和重度營養不良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的滿意情況來看,兩組患者都有所提升。滿意度的比較中,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態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均有改善,對照組患者的營養狀態改善情況差于觀察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臨床上開展追蹤護理模式對延緩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時間具有較大的意義,展追蹤護理模式,可較好的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控制患者的營養狀況,利用周期性的營養評估方式,可有效的避免患者發生低蛋白,高磷血癥和高鉀血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機體營養水平,降低并發癥以及由于患者營養缺失引起的各種癥狀,改善護患之間的認知。本次研究中,對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達到95%,遠高于對照組的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輕中度患者的營養狀況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較好的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
追蹤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來說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能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較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這種模式所具有的臨床價值,為患者的護理治療提供了一種科學方法,應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卞凌云,徐亞光,李杰云,等.追蹤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狀態全程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5):581-582.
[2] 冀 娜.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護理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24):3729-3731.
[3] 王素銀.淺談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藥,2012,5(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