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銀芳+嚴精華
【摘 要】攀巖運動在我國高校屬于拓展運動項目,目前在高校開展的越來越多,這項運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高校學生作為攀巖運動的主力軍,為中國攀巖界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攀巖運動的普及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過簡單介紹攀巖運動的特點,著重對在高校開設攀巖課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攀巖課程;拓展運動;可行性
攀巖運動是從登山運動中衍生出來的競技運動項目。它是脫胎于登山運動的一項新興極限運動,它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主要是攀巖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巖過程。近幾年來,極限挑戰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挑戰極限的隊伍中來。攀巖運動作為極限挑戰項目中的一種,在我國特別受青年人喜愛和盛行。攀巖運動集健身、娛樂、教育、競技于一體,滿足當代大學生在探險,挑戰自我方面的要求,還能增強他們的體能素質和心理素質。本文從攀巖運動的健身和娛樂價值來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全面性和娛樂性,為高校攀巖課程開設的可能性提供有益參考。
一、攀巖運動的起源及在我國的發展
攀巖運動起源于歐洲,上世紀50年代興起于蘇聯,1974年列入世界比賽項目,同年9月,前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登山組織,率先在前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舉辦了首屆“國際攀巖錦標賽”。
1985年第一次難度攀巖比賽在意大利舉行。1988年6月在美國舉行了國際競技攀巖比賽。1989年在法國、西班牙、英國、意大利、保加利亞和前蘇聯舉行了首屆世界杯攀巖比賽。運動員參加各地的比賽,最后成績累計總分,進行世界排名。2020年,攀巖運動正式成為日本奧運會參賽項目。1991年月2日,香港成立了“亞洲攀巖會”,同年12月,第一屆亞錦賽在香港舉行,標志著亞洲攀巖運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攀巖運動自1987年引進中國,歷經20幾年,由于不斷舉辦國內外各種攀巖賽事,推動了我國攀巖運動的發展。在1987年10月,北京懷柔大水山谷水庫的自然巖壁舉辦了我國第一屆全國攀巖比賽。1990年第一次全國人工巖壁比賽在北京懷柔國家登山訓練基地舉行。1993年在長春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攀巖錦標賽。在1995年攀巖比賽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全國攀巖錦標賽開始每年舉行。
攀巖運動進入我國的時間較晚,由于攀巖是一項耗資大,場地要求高的運動,因此,我國的攀巖運動項目的開展和比賽的進行需要政府出資進行組織。在我國,攀巖運動開展最早的是我國的高校等院校,目前有很多所大學,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春地質大學、湖北大學等都建造有人工巖壁,有專門的體育教師負責攀巖項目,學校還成立了攀巖社團,大大地推動了我國攀巖運動的發展。隨著攀巖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并參與到攀巖運動中來,他們利用業余的時間驚醒攀巖訓練,成立了許多攀巖俱樂部,將攀巖運動推向了高速發展的時代。
二、攀巖運動的作用
從攀巖運動的特點來看,攀巖運動主要是以克服自身重量,利用巖壁上人工制造的巖點,在不同的高度及不同的角度,連續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和跳躍等驚險動作。對于參與者的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手指力量、腳趾力量都有較高的要求,每個動作都是手指、手腕、上肢、肩部、腹肌、下肢、腳趾運動的有機組合,對于參與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因此,攀巖運動不僅能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協調人的各部肌肉群,增強肌肉力量,減少脂肪,還能塑造健美體態,提高人的協調能力,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攀巖運動的教育功能。攀巖運動屬于一項高空危險運動項目,一般都是團隊訓練,必須有專門的保護人員和指導老師。團隊的訓練有利于增強參與者的責任心和團隊協作能力。對參與而言,真正完成一場攀巖運動,需要耗費參與者非常大的體能,進行攀巖的人員不僅僅需要具有強健的體魄,還必須具有超強的能耐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高校開設攀巖課程的可行性
攀巖運動因具有非常好的隨意性,在形式上與其他運動是不同的,參與攀巖運動的選手可以根據自己喜歡在攀巖中使用自己最擅長的動作,也可以自己創造一些的攀巖動作技巧。攀巖運動不拘于形式,具有隨意性和創意性,正好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喜好,子啊高校開設攀巖課程可以有效地幫助高校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攀巖運動是一項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對于參與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大學生政處于身體發展的最后階段,參與攀巖運動可以使他們思維更加敏捷,協調性和反應速度得到提高,通過鍛煉可以鍛煉出更強健的體魄。
攀巖運動屬于團體運動,攀巖練習時必須在有人保護的情況下完成,而目前的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養成了不能吃苦,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攀巖運動對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有巨大的意義。攀巖運動在陡峭的巖壁上,面對多處的環境,他們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來改變環境和實際處境,更能有效地磨練他們的意志和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通過攀巖的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交往,可以增強人與社會的聯系,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責任感,群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為學生以后進入社會打好人際關系做好鋪墊。
攀巖運動路線多樣,學生在驚醒攀巖運動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從攀巖組合動作中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線驚醒攀爬。在運動過程中,有力于幫助高校學生正確選擇人生道路。
四、結語
通過對攀巖運動發展歷程和優點的闡述,以及對高校攀巖課程開設的情況分析,攀巖運動在高校開設對學生具有積極的作用。不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傲笑學生的心理素質。實踐證明,攀巖運動在高校開設非常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我國教育部應根據各所高校辦學條件,鼓勵并支持高校積極開展攀巖課程。
參考文獻:
[1]白雪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攀巖運動開展現狀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
[2]吳鵬,于軍.該校攀巖運動現狀與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3):125-127.
[3]邱先榮,王語嫣.湖北省高校攀巖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