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壢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已經逐漸滲透.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方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形結合;教學思想;教學策略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數與形之間存在辯證統一關系,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形結合思想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數學,提高數學素養與思維能力,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借形理解,幫助學生明晰概念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其中又包含許多形式化的數學概念.而小學生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在認知層次與思維習慣上很難接受大量的數字與符號,由此造成其概念理解困難,進而影響數學學習熱情.因此,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直觀圖形或實物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以形象生動的“數形結合”方式來揭示數學概念本質,并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認知理解的效果.通過構建數形聯系,借形理解,我們還可以大大節省概念教學時間,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對于乘法概念的引入與理解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借助PPT幻燈片技術演示:一輛車上有兩人,然后順次呈現這樣的第二輛車,第三輛車,一直到第五輛車,怎樣確定車上的人數呢?學生習慣性地采取同數相加的方法來計算.此時,教師再展現滿是車的畫面,提問學生:“如果有10輛車,50輛車,乃至100輛車,我們如何計算呢?”學生手足無措:“老師!算式太長了,本子都寫不下呢.”這樣,乘法概念便可自然導入,教師歸納:可用乘法算式表示——車的數量與每輛車的人數相乘.這種看圖列加法算式既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乘法的初始狀態,使學生理解了乘法的由來與意義,又結合學生所學知識,降低了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以形促思,幫助學生掌握算理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然而,當前很多學生在運用計算方法時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計算結果也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學生對于算理的理解、掌握不足,不明白道理自然不能用好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對計算方法的優化,另一方面也應注重其對算理的理解、掌握.通過把算式形象化,使學生建立數與形的聯系,以形促思,是幫助他們掌握算理的一種有效方法.這種方法不但能夠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更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其深入理解、掌握算理.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一節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10根小棒,能搭出幾個三角形?學生們能用除法算式表示搭建的過程嗎?”很快有學生答道:10÷3.接著,追問學生:你能結合圖來說說這道除法算式的商嗎?學生表示搭建完3個三角形,還剩下1根木棒.教師在板書上呈現:10÷3=3……1,講解算理.然后,讓學生在搭建的圖形中找到與算式數字相對應的小棒……通過構建三角形,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了具體的圖形,教師再引導學生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豎式,溝通了圖形與算式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這樣一來,學生們有了形象思維的支撐,有了真切的學習體驗,直觀、明了地理解了原本難以理解的算理,初步建立了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模型.
三、數形轉化,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樹立應用意識,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數形結合有時能使數量之間的內在聯系變得比較直觀,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注意把數和形結合起來考查,根據問題的具體情形,把圖形的問題轉化為數量關系的問題,或者把數量關系的問題轉化為圖形的問題,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化難為易.能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有一道這樣的百分數和分數應用題練習:“參加羽毛球興趣小組的共有100人,其中男生占40%,后又有一批男生加入,這時男生占總人數的12.問后來又加入男生多少人?”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把題中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圖形,再觀察分析圖形:若把原來的總人數100人看作10份,則男生占4份,女生占6份,因而推知現在的總人數為11份,加入的男生為11-10=1份,得加入的男生為100÷10=10(人).通過這樣的數形聯系、轉化,我們發現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既有助于學生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又使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夠協調配合、統一運作,促進其綜合思維能力發展.可以說,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為提升小學生數學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
結語
總而言之,數形結合思想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力工具.新課標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應加快教法創新,轉變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結合思想切實滲透、應用于各個教學環節,從而讓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具體、形象化,讓課堂學習充滿更多樂趣,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提升和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鳳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生活教育,2014(S2):185.
[2]岳景琴,孟麗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05):74-75.
[3]吳雨青.樸實的,未必不是精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課堂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