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豐澤
摘 要:在地理教育教學實踐中,怎樣做才能增強“激勵、喚醒、鼓舞”的有效性呢?具體做法是:通過豐富課堂授課模式,豐富課外實踐活動,來激勵學生求知的欲望,鼓舞學生探究的勇氣。激勵、喚醒和鼓舞是用思想影響學生,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會影響人的一生。
關鍵詞:授課模式;實踐活動;興趣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边@一教育理念,主張教育的啟發性、主動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價值,其核心在于對教育對象的信任及其內在價值的高度肯定,它遠比教授知識本身來得深刻和久遠。
那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怎樣做才能增強“激勵、喚醒、鼓舞”的有效性呢?
一、豐富課堂授課模式,激勵求知的欲望
傳統授課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單調而乏味,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活動。為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豐富授課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喚醒創造性,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達到新課程提出的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的最終目的。
1.學生主持“聽我說”節目
課前抽一名學生主持三至五分鐘“聽我說”節目,結合時政要聞有準備地談一談地理方面的問題,這樣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自身價值被同學和老師認同,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自然會得到提高。也培養了學生主動發現、關注生活、生產實際的學習習慣。
2.增加“游戲”活動
地理課上適當增加游戲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主動、自覺地學習知識。如由學生扮演導游設計旅游線路,帶領大家用地圖在課堂上“周游”全國、世界,進行研學活動,可使學生在心情愉悅中很快掌握旅游沿線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識;擔任“環境衛士”答同學問,可使學生對某地某種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應該采取的保護措施等有個全新的認識;擔任“企業家”考察某地投資環境,讓學生深刻理解影響生產活動的區位因素等等。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模式教學
自由的身心才能產生自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模式契合人的本性,旨在獨立思考、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調動教與學雙方力量上可以產生教學之美、藝術之美。創設問題情景,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模式教學,活而不亂,實而不死。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性,激發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身心變得自由,思想變得活躍。
4.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
充分利用直觀、信息量大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實物投影、視頻、課件等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手段過于簡單,書、教案、粉筆,很顯然不能滿足新時代的學生?,F代化多媒體的適當運用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復雜的說教簡單化,在喚醒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增強學生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豐富課外實踐活動,鼓舞探究的勇氣
單純依靠課堂教學很難使學生興趣持久,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利用活動創設情景,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才能使學生愛上地理,使他們自覺主動地認真學習、鉆研地理知識。
1.舉辦專題講座
請專家談談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如家鄉的荒漠化問題、水資源短缺問題、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等。
2.組織興趣小組,開展實際觀測活動
如“天氣預報”觀測,可聯系到氣象站參觀訪問;天文觀測,可運用“立竿見影”法、“簡易高度計”法實際觀測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觀察學校操場低洼處積水蒸發形成的景觀圖,觀測等高線(等深線)的變化;了解城市交通狀況,可指導學生觀察校門口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車輛數等。
3.利用假期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或考察活動
如調查分析當地農業生產中主要種植小麥或特色林果紅棗和枸杞的區位條件。指導學生進入農家向農民學習等,并及時寫出相關小論文或調查報告。
4.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毖袑W旅行活動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教師應當盡一切努力把學生領進自己的學科領域中,讓學生真正了解這門學科的深邃、廣闊和價值,這才是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的前提。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激勵、喚醒和鼓舞,當我們的教育走近生命之后,才真正回歸教育的原點。
參考文獻:
[1]張玲.淺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2(2).
[2]張建新.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1).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高中階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21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