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春
摘 要:高中教學中體育特長生是一類特殊人群,他們大多數具有多血質的性格,他們思維敏感、反應迅速,擁有健壯的體魄,陽光的心理,有時易動易怒。教師應研究體育特長生的性格、心理特點解決他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揮他們的專長,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他們,協調“學訓矛盾”,加強高中體育特長生的體育訓練效果。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體育;特長生;研究訓練
一、體育特長生的心理特點
體育特長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一方面他們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叱咤風云,積極陽光的他們活躍了整個學校的氛圍,帶動了學校師生投入到運動鍛煉中。另一方面他們在文化學習中找不到方向、跟不上進度,屢屢在考試中失利,他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對前途感到迷茫,沒有信心。體育特長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樣,有活力、有朝氣,有強烈的自尊心、上進心。但是他們不夠成熟,個性還不穩定,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自己無法排解心理上的問題,遇到困難容易畏懼、后退。
二、培養體育特長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體育特長生偏科嚴重,文化課基礎差
體育特長生有優秀的身體素質,在體育方面有一技之長,他們靠著體育特長考上了高中,希望通過體育這個特長考上大學。他們的文化成績普遍較差,加上高中知識較初中知識對邏輯思維的要求更高,所以他們在平常的學習中很費力,以致于考試排名屢屢墊底。隨著各地招生高校對體育特長生的文化分數要求越來越高,體育特長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2.學校重視基礎教學,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不夠
學校制定的教學制度,研究的教學方法都是針對普通高中生的,多數教師把精力放在了文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很少有人會關注到體育特長生的培養。體育特長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關心和解決,以致于他們感到自卑和迷茫。
3.學校師資力量薄弱,體育項目布局不合理
學校對體育特長生的資金投入不足,還有訓練場地和訓練設施相對落后,缺少有效的教練員培訓制度,以致于現有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較低;學校對體育教學項目的設置不合理,以致于學校現有體育項目優勢不明顯。
三、體育特長生培養計劃
1.關注體育特長生心理,重視體育特長生培養
學校應給予體育特長生足夠的重視,根據他們的心理問題予以必要的開導,讓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找準定位,消除自卑心理,樹立對未來的自信心,快樂學習。學校教職工在體育特長生的教育培訓上投入精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爭取在學校運動會甚至大型體育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給他們分析體育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方向,為他們的未來指明方向。
2.內外兼顧雙投入,優化體育項目布局
學校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必須內外兼顧,雙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包括校園硬件設施和師資軟件建設,一方面建設體育場地,引進更多與時俱進的訓練設施,優化訓練區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培訓的方式培養訓練員能力,提高訓練員的素質,另外可以從外部高薪聘請高素質體育教學人才,加強體育訓練隊伍的建設。學校體育訓練和田徑項目的設置上以本校師生的專長項目和教學設施為基礎,分析原有項目培養效果不佳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良。首先充分了解教師體育特長和學生興趣偏向,以突出本校的強項,建立本校的優勢體育項目為原則,之后以點帶面,科學合理地對體育教學項目進行設置。
3.合理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學訓矛盾”
針對體育生學習和訓練相沖突的狀況,從三個方面解決問題。首先教師根據體育特長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為他們量身定制學習方案并指導他們運用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他們各自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對于他們日常的進步要給予鼓勵,增進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其次,教練員合理選擇訓練時間節點及長短,以不影響學生正常文化課的學習為原則,訓練最好選擇在無教學任務的課余活動時間里進行,并提高體育訓練的效率,在最短的時間里做最多的事情,將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并重。再者教練員針對文化課教學的需要及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合理安排訓練項目,例如,在重大考試前兩個月內的早訓活動中,以不間斷訓練和不影響學習為原則,盡量安排運動量較小的項目,做到勞逸結合。
總之,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現狀是,學校的軟硬件設施不完善,教練員的素質能力亟須提高,學生的文化學習和體能訓練存在沖突,學生迷茫、郁悶的心理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如果現有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很多體育特長生的成績越來越差,甚至對學習和未來生活喪失信心,最終退學甚至誤入歧途。學校和教師必須重視體育特長生的心理問題并解決學校設施不完善和教練員能力素質不過關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體育特長生發揮專長,樹立體育訓練觀念和體育學習信心,為學校優勢體育項目的建設出力奉獻,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崔建華.淺析高中體育特長生培養方向的建議[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
[2]黃小根.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J].知識窗(教師版),20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