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模式不斷豐富,然而在這華麗浮躁的外衣下,暴露出了一系列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低效化。同樣,在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因為容量大、課時緊、任務重、要求高等多方面因素,導致教師在教學中進度較快,又機械重復,面面俱到,不能兼顧全體學生,影響復習課的實效性。簡單分析了影響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實效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提高復習課教學效率的對策,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復習課;影響因素;對策分析
數學科目是高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眾多方面影響著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其高考成績的好壞。因此,必須加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而復習課不僅能幫助學生彌補課堂學習中知識的不足,而且還能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記憶,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學習和提升。然而就目前的復習課教學現狀來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影響高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質量。
一、影響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實效性的因素
首先,復習教學中針對性差,缺乏因材施教的理念。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新授課中,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知之甚少,優秀生、學困生之間的差距比較小,經過課堂教學之后,才拉開差距。而復習課中,優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明顯好于學困生,在這個復習、鞏固、加深知識的階段,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忽略教學針對性,缺乏因材施教的理念。對于優生來說,基本內容都已經掌握,重復講解,只會感覺索然無味;相反,對于學困生來說,內容多而雜,沒有頭緒,仍然無法接受,影響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其次,復習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差,缺少自主學習時間。當前的復習課仍舊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將知識點系統化,傳授給學生,類似于讓學生“識記”,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生自主學習及提問、探討的機會不多,主動性差,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提高課堂實效性,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最后,教師教學形式單一,缺乏教學吸引力。相較于新授課來說,知識本身是從新變舊,對學生來說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教師又在復習課中仍舊采用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式,或者干脆就是教師留題、學生練習的機械方式,更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復習課教學效率低下。
二、提高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了解了影響高中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因素,那么,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對癥下藥”,摸索并嘗試提高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效率的對策。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希望能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1.在復習課中,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復習課的學習中,優秀生、學困生之間的差異更為明顯。只有結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復習課中有所學、有所得,從而鞏固已知,深化認識,充分吸收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實效性。此外,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時期,教師應該變換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最佳的復習教學效果。
2.在復習課中,以人為本,凸顯主體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中倡導的核心理念,相較于傳統“以教師為主”的說教式課堂來說,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數學復習課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倡導學生發言,提出自己的學習問題。因為從學生自己的角度提出的問題,通常更具有代表性,教師在復習教學中就會更具有針對性,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學生都敢于、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復習氛圍,更加有利于課堂實效性的提高。
3.在復習課中,豐富內容,形式多樣
再好的方法,重復應用都會失去光彩,單一的教學方法是無法滿足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需要的。復習課上,除了知識的重復出現之外,如果教師再不改善教學方式,學生難免會厭煩,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復習課時,不僅要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為復習中的舊知識注入新鮮的因素,而且還要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機械的復習課變得充滿趣味。
總之,高中復習課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并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完善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今后的復習課中,教師要加大重視力度,完善教學手段,提升復習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楊紹娟.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0(12).
[2]余繼光.淺談復習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J].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12(6).
[3]翟會亮.高中數學復習課教法淺談[J].內蒙古教育,201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