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影像教學”作為當前初中美術課堂中較實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不僅備受學生青睞,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美術學習心理需求能夠在“影像教學”實施下得到滿足,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影像教學”的教學價值,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合理運用,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最大化幫助。
關鍵詞:影像教學;初中美術;共鳴;興趣;美術技能;理解能力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初中美術教學需要注重學生心理發展需求,而“影像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實施,不僅能夠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有助于教師打破傳統美術教學理念的束縛,對其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影像教學”也可被稱之為“視覺影像”,除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貫穿有視覺影像之外,虛擬生活中也不乏視覺影像的存在。“影像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師通過正確操作影像教學,既能夠使學生解讀影像的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還能夠有效對其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從而切實落實生活教育的教學理念。
一、通過對影像進行欣賞,進而產生共鳴
教師可以將視覺影像中較為流行的篩選出來,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共同對其進行欣賞,由此從興趣愛好方面與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能夠得以被激發,由此驅使學生主動探索教學知識內容。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很多影像都會流行于他們當中,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包含初中學生所喜愛的影像。倘若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年紀特點對其影像進行選取,那么就能夠有效與學生產生共鳴。比如說在開展《漫畫》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運用多媒體設備將幽默小品片段呈現在學生眼前,之后再將受學生所喜愛的一些漫畫人物展示出來,包括鳴人、柯南、路飛等,為了確保這個過程能夠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對其教案進行準備環節,除了要考慮教學內容需求之外,還應注重考慮學生的年齡需求,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其影像進行選擇,由此與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能夠在其引導下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刺激學生的創作靈感,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通過對影像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對美術技能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引入流行影像,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其影像進行分析,進而促進學生美術技能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影像畫面、構成以及線條燈相關知識。教師在選擇所要分析的影像時,需要結合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確保該影像既是學生所熟悉的,同時也是學生感興趣的,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調動,讓學生能夠對美術相關技能進行更直觀的學習,這也能夠體現出美術與生活的關聯,學生能夠通過與生活相貼切的形式對美術技能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個人空間、海報招貼等最大限度地對學生造成影響的內容開展影像教學,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廣度得以拓寬,為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美術技能提供保障。比如說在開展“色彩與生活”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加透徹地掌握色彩三要素以及相關的冷暖知識,促進學生美術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相關動漫或者是賽車內容,當中再配以教師的講解,這樣既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又能夠使學生對影像的魅力進行體會,由此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三、注重對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激發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影像教學”,學生作為其主要教學對象,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藝術學習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影像教學”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和喜悅,運用不同方式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由此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而,美術源于生活,即生活也是“影像”的根本,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為導向對其“影像教學”進行合理設計,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觸動,進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學生愿意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同時,學生也能夠在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發現的樂趣,這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意識的提高,由此為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提供保障。
“影像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初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精力旺盛的年紀,他們不僅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還具有較大的求知欲,教師在實施“影像教學”時需要考慮其形式的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當中,由此提高“影像教學”的有效性。再者,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影像教學”,還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美術的魅力以及美術學習的樂趣,從而使學生的視覺思維得到有效培養,促進學生視覺認知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初熹.視覺文化的轉型與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J].美育學刊,2014(3).
[2]胡紹宗.從“圖畫”到“美術”:近代以來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的課程觀念與變遷[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