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約束,高中語文雖然在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太低的情況,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提升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06
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和推進,高中語文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面,也隨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改革,但是縱觀現階段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約束,教師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著比較單一僵化的狀況,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積極性不高,課程參與程度不夠,這對于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等,都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
傳統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往往將教師放在課程教學的主導和核心位置上,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學生則處于一種附屬的位置上,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進行課程知識的分析和挖掘。這種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學生和教師充分利用課程教學時間,進行高中語文課程知識點的系統性學習,但是長期這樣發展下去,教師的教學模式得不到及時的審視和反思,學生則容易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中,喪失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的主動性,養成一種學習惰性和學習慣性,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提升,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課程學習和發展都有著極大的不良影響。而合作學習模式,是與傳統語文課程教學模式大不相同的一種教學策略,它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地位,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凸現出來,有效的扭轉了傳統語文課堂上僵化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的培養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我國在課程改革中曾經提出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推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平等和諧的溝通和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的共同學習和成長。而在新課標中,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可以說,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約束和桎梏,同時還更加契合高中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狀況。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發育已經較為成熟,有著較高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在這一階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將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之中,在改進學科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對于改進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根據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現狀,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有效的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中,使其更好的發揮教學作用。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首先,合作學習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和學習策略,需要教師和學生聯合在一起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投入到合作學習的狀態之中,提升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和制約,教師和學生之間往往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教師習慣于一種俯視的態度來看待學生,而學生也由于教師的威信所影響,不敢或者不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這就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感和隔膜感,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一種信任感和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識。這也就使得教師在推進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時,使合作學習僅僅停留于十分淺顯的層面上,忽視了對于學生課程參與積極性的引導和培養,對于課堂的組織和調度能力也不夠,從而使合作學習無法發揮出它應有的教學作用,影響了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升。
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策略時應該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在語文課程合作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和教師進行合作和交流。同時教師也應該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給予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使教師和學生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影響,積極的進行配合,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擔負的任務,明確教師和學生各自的職責和使命,使合作學習意識在教師和學生的心中能夠健康茁長的成長起來,有效的改進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
其次,合作學習有時需要和分組教學方法相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可以將學生有機的結合為若干學習小組,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小組之內進行積極的討論和分析,從而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程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之中抒發自己的學習感悟,提出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和意見,從而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分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班級語文課程的學習現狀和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避免出現小組之間語文學習水平差距較大的情況,而應該體現出一種公平性和均衡性,使語文課程學習程度較高的學生和語文課程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能夠在小組中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相互督促、相互改進、相互合作,從而使合作學習的學習策略能夠在學生之間充分的發揮其教學功能,使學生在相互合作之中,改進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質量。
最后,教師還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推進和實施情況,不斷提升自身的課堂掌控能力和調度能力,發揮自身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和功能,引導合作學習模式向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改進自身的教學評價機制,使其能夠和合作學習模式相互配合,更好的改進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策略,對于改進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程度,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語文課程教學實際出發,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之中,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