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勇
[摘要]初中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過渡階段,初中語文學習對小學與高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銜接作用,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基礎是否能打牢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初中階段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法 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78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總是扮演課堂主導者的身份,學生只是老師教學舞臺上的一個角色,完全聽從老師的擺布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性,學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會很大程度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變成老師的獨角戲,而課堂是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場所,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進行互動交流的活動,因此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要以創新為教學的首要環節,為課堂增添不一樣的新鮮元素,讓學生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里積極樂觀的學習。
一、創新課堂模式,小組學習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
小組學習是將一個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性學習的過程。小組學習可以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老師在分配小組時不僅要考慮到全班的綜合因素,也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盡量使小組之間的整體平均水平達到一致,且每個小組內部的成員之間也能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使每個人在小組學習中都能發揮作用且都能有所收獲。初中語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學習可以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初中語文有大量要背誦的課文,學生的背誦任務多,并且由于班級授課制學生較多,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背誦的這種作業老師不可能每個人都檢查。這時就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督促,互幫互助以此實現整體提升,這樣不僅能減輕老師的工作壓力,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老師還可以布置課題研究讓小組成員之間自己分配工作,安排任務來完成整個課題的研究,老師所提出的課題一定要和語文學習相關并且是學生感興趣的課題,讓每個學生積極投入進去,盡可能全面的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從而得到最全面的研究結果。比如說某個作者的生平經歷,或某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風格等,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課本背后的知識,通過小組分工可以避免由每個學生單獨整理工作量大且整理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得到最大的收獲。這就是小組學習的優點所在,學生在小組中可以充分發揮自主性,最大限度的展現自己的特長。
二、創新教學方式。倡導發現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創新教學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填鴨式的灌輸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自己發現、探索并收獲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和人格的成熟期,這一階段學生對外界的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認知,世界觀和價值觀也逐漸形成因此在這一階段倡導發現學習,不把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由學生通過發現并自主獲得學習內容。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發現學習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比如,在講文言文時,老師不直接向學生逐字逐句的講解文言文的知識,而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直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學生會自己想辦法來理解文言文。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自己查閱資料了解背景知識,會通過查字典、詞典等來獲得文言文中不了解的字詞的含義,并且在查閱字典的過程中,字典的系統性、連串性等特征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這一整個過程都是發現學習的過程。通過這些發現行為,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對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及文章的背景知識,甚至可以完成對其中一些重點的實詞虛詞的歸納和總結,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發現學習主要是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建立學生的成就感,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發現行為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發現學習不僅僅是指課堂上書本上知識的學習,同時還包括課外的,無意識無目的的知識的獲得過程。初中語文開始有系統的作文學習,且初中時期的作文以記敘文為主,而寫好記敘文的核心一點就是要表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也就是說要求是作者的真是感受,而不是胡編亂套天馬行空的想象。要想使得學生能夠在寫記敘文時表達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就要求學生有該年齡階段相對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真切的感受生活并帶著真情實感來寫作文。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更加有血有肉,學生可以通過發現學習來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如去敬老院照顧老人,去社區打掃衛生或者陪空巢老人聊天等,也可以是參觀動物園、植物園等集體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生活體驗,而集體出行活動則可以培養學生在集體中生活的意識,讓學生學會分享分擔,明白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這些感觸和收獲都將會成為學生今后的寫作中最真實最貼切的素材。
三、創新師生關系,寓教于樂,使課堂更和諧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心智很不成熟且有很強的好勝心和自尊心,因此,老師在和學生相處過程中要注意相處的藝術和技巧,不能因為他們是學生就不重視他們的感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表現得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給學生一種壓迫感,在和學生交流時要盡量用商量協商的語氣,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很在乎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使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微妙的階段,既不過分親近使得老師無法樹立自己的威嚴,也不過分疏遠,使得學生不敢和老師溝通交流,在課堂上也無法默契配合,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學校在學生成長的某一階段是主舞臺,在這一階段學生呆在學校里的時間要比在家里長,和老師在一起的時間要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長,因此,老師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能在不同的情景里轉變不同的角色,既可以是學生的良師在學習上幫助他們,也可以是學生的益友在生活上顧及他們,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給他們指引方向。只有師生之間實現和諧的關系,師生才能在課堂上默契配合,達到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過渡階段,也是學生成長的奠基階段,初中生的自尊心強,存在感也很強,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量讓每個學生的自主性都得到充分發揮,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角。初中語文的創新教學旨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釋放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