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虹,肖興軍,朱雨嵐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PBL教學法在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焦 虹,肖興軍,朱雨嵐*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隨著醫學的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教育的需要,PBL逐漸成為主流教學模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的目的在于培養臨床一線技能型人才,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規培教學中符合當前教學實際需要。
PBL教學法;神經內科;臨床實習
PBL教學法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acmaster大學提出,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強調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效[1,2],已被各醫學院校廣泛使用。
我國于2015年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陪)工作,預計到2020年,所有新進臨床醫師均要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培工作任重而道遠,其主要任務是培養臨床一線技能型人才,這就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出了要求。綜合以往教學經驗,我們在神經內科規培教學中,重視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神經內科規培的教學目標是使規培生掌握神經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理論,掌握常用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培養規培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PBL教學使規培生建立臨床思維,結合具體病例掌握神經內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以病人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學習和工作的中心,全面發展,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2.1 成立PBL學習小組
規培生到科后,我們改變以往將其分配給各住院醫師帶教的傳統模式,成立PBL學習小組,包括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各一名,2~3名規培生,其中主治醫師為小組負責人。師生自我介紹,可消除規培生的陌生感和緊張感。開展臨床工作前,先由教師帶領規培生參觀病房并介紹病房基本設置和總體情況,讓規培生對神經內科病房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其盡快進入角色并樹立自信心——我是一名神經內科醫生。然后,教師向規培生詳細講解PBL教學的具體過程和目的,使規培生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培任務。教師鼓勵規培生在小組討論時積極發言,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定位定性診斷和治療方案。無論規培生發言對與錯,小組成員均不應輕視,有不同觀點可隨時提出,這樣,既可以培養規培生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又可以防止挫傷其參與積極性,為其獨立診治神經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奠定基礎。
2.2 教學實施
在明確了PBL教學過程和目的之后,規培生開始接觸病人,一般以剛入院的病人為最好。規培生向病人及其親屬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并將結果報告全組,問診或體格檢查有遺漏或錯誤時,規培生間相互指正、補充,必要時教師可給予提示。之后,組織小組討論,讓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的規培生匯報、歸納、分析病人病史與臨床特點并提出初步臨床診斷、鑒別診斷及其依據,進一步診療方案(對于初期實習的規培生而言有一定難度,可循序漸進),其他規培生可提出不同意見。通常規培生在討論中會發現自己在問診、體格檢查方面的遺漏和錯誤,可自行解決,若規培生未及時發現,教師應提示并進行必要的講解。
討論后組織規培生第二次接觸病人,補充遺漏、糾正查體錯誤。最后,由教師對規培生病史詢問、體格檢查過程和討論結果進行點評,提出最終診療方案及定位、定性診斷思路。在此過程中教師鼓勵規培生提出不同見解,并將這些問題歸納、總結,分配給規培生,作為自學內容。規培生通過查找資料,包括教科書、雜志、網絡、圖譜等,尋找答案,然后匯總討論。該過程充分調動了規培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對神經內科疾病產生興趣,培養工作責任感和自豪感。
2.3 存在的問題
規培生在教師指導下管理病人,觀察病情發展變化、輔助檢查結果以及治療效果,能夠較全面地掌握病人臨床資料。同時,通過自學、小組討論擴充了疾病相關知識。第一次討論后3~5天,組織第二次討論,培規生首先交流自學心得,對比初步診斷和實際診斷是否相符、第一次小組討論結果與實際診療方案、臨床分析方法的差異,尋找原因,闡述診斷思路以及下一步診療計劃。
待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明確結論之后,組織第三次小組討論。首先,由負責該病人的規培生匯報病人入院時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介紹入院后診療過程及臨床分析、診療思路,其他規培生補充,并闡述自己的意見及自學心得。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并對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進行點評。
3.1 PBL教學法的作用與優勢
PBL教學法的特點是以“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討論假設,總結”的五階段教學代替“組織教學,復習舊課,上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的傳統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橫向思維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使其逐步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通過實踐我們認識到,PBL教學法不僅能激發規培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而且能開發其探求真知的潛能,在使其獲得新知識的同時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強化了探尋知識與解決問題能力。規培的目的在于培養規培生自主創新、獨立完成臨床工作的能力,使其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PBL教學法正是適應這一要求的新型教學法,值得推廣應用。
3.2 PBL教學法的不足
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完美的,PBL教學法也不例外。其不足主要表現在:(1)部分規培生和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改變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2)課前準備需要大量時間和學習資源的支持;(3)現行教學進度仍然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安排的,規培生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很難充分準備。
規陪生年齡一般在30歲左右,精力充沛,記憶力和理解力強,正處在決定其能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臨床工作者,能不能出成果、有作為的重要時期。這是壓力也是動力,推動我們將規培工作做得更好。我們將繼續發揮PBL教學的巨大優勢,針對不足之處進行改良,使其在神經內科規培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我國神經內科繼續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1]Mc Parland M,Noble L 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59-867.
[2]Doehy F,Segers M,Van denBossche P,et a1.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33-538.
(*通訊作者:朱雨嵐)
R192.3
:B
:1671-1246(2017)17-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