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禹含,王立相,王 菡,余春粉,喬 麗
(長春市農業學校,長春 130504 )
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實踐研究
蓋禹含,王立相,王 菡,余春粉,喬 麗
(長春市農業學校,長春 130504 )
職業教育承擔了培養大國工匠的責任。職業教育的挑戰在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依托就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
教師大部分是通過事業單位統一招聘引進的,人才引進渠道單一,教師全部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卻沒有企業生產第一線的工作經歷,專業知識有余,但專業技能和生產實踐經驗嚴重不足。
教師缺乏與時俱進的職業技術教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教師大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教育培訓,在教學方法上,教師都采用“滿堂灌”式的傳統講授法,“學生不聽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與老師沒有關系”這種錯誤的教學思想一直存在,對課程的把握,理論多于實踐,并且實踐課程都是通過網絡和向老教師學習得來的,因此導致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對接不緊密,不能夠達到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僅采用多媒體教學,這些問題都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提高、創造性思維的拓展。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很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和中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
我校主要專業為園林綠化專業,園林植物生長周期性明顯、工作過程季節性強的特點,但課程還是按照傳統的學科教學安排,課序與書本一致。這種知識結構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實踐課程的講授。
2012年我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示范校,主要建設內容有:專業內涵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體系、課程開發、實訓室、實訓基地的建設。2014—2015年,園林綠化、畜牧獸醫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名師工作室相繼成功立項。以上項目的建設,對我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提供了平臺和推進作用。
為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安排專任教師(含文化課教師)與企業對接,于忙季在企業實習,利用晚上時間進行總結和歸納。利用寒暑假再到企業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教師在頂崗鍛煉期間,與企業人員共同生產,專門針對某一崗位技能進行練習。教師實踐技能達標后,企業師傅給出評價,并頒發合格證書。
采用聘請行業企業精英的辦法,既可對在校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的提高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又可加大實習指導教師比重,優化整體結構,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吸納企業精英有兩條路可循,一是從行業企業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大工匠,進行系統的教學培訓成為實習指導教師或兼職教師;二是引進一些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有豐富實踐經驗且專業基礎扎實,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的技術骨干做專職教師。
在廣泛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和崗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園林植物生長周期性明顯、工作過程季節性強的特點,以及學生職業能力遞進式發展和多崗位就業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建立“按季分段、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植物生長周期規律,以校內園林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緊密合作型企業為依托,依照園林植物物候期和農事活動的規律性,按照生產季節,分階段在校內外教學基地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在基于植物生長周期的“按季分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學內容依據園林植物生產季節靈活安排,在園林植物生長季節,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做中教、做中學”,使學生在生產實踐中邊學邊干,獲得工作思維的完整性,掌握園林綠化專業核心能力。在非生長季節,開展室內教學,補充專業基礎知識,將生產一線獲得的感性知識轉化成理性認識,使學生獲得“夠用”、“實用”的專業知識。通過植物生長全周期的生產實踐,使學生的專業認知實訓、專業單項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得到全面實施,從而實現學生從基本素質——基本技能——綜合能力——職業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實踐技能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動手能力。
“以優帶新,以老帶新”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職業院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方式。學校按專業和年齡將新老教師結成對子,要求每周互相聽課不少于4節,每周課下有一次學習研討的交流時間,年輕教師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手段和豐富的知識拓展面,老教師感受年輕教師的教學活力,豐富的教學方法帶來的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行傳幫帶,促進新教師的成長。
鼓勵教師申報教科研項目、承擔或參與精品課建設、參加實訓基地、實訓室建設、參與優秀教學團隊、名師工作室建設,撰寫論文,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對立項并結題的項目負責人以及在省級以上發表的教師,學校根據獲獎級別,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并在晉升職稱、評優中予以體現。2012—2017年期間,我校共計完成33門精品課的建設,20余項省、市級科研課題。在這些項目的建設期間,教師能夠接觸到更先進的職業技術教育理論和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育部、財政部于2010年開始實施的“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我校2012—2015年先后派30多名骨干教師參加國培。參加培訓的教師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并能夠將培訓所學的經驗及方法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2.7.1 輔導學生大賽
2015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我校失利,學校組織全方位總結,查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吃透國賽內涵的基礎上,學校黨委決定,以園林綠化專業為課改突破口,開展新一輪深化實踐教學領域的課程改革。以國賽為引領,以行業標準為標桿,打破原有的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界限,將各門課程中的主要技能項目提煉出來,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綜合重新排序,并結合農時季節,以“周課表”為主要方式展現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園林綠化專業實踐技能課程新體系。
2.7.2 教師競賽
大賽已真正成為檢閱教師教學成果、促進教師成長、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練兵場”和“比武場”,教師從競賽中汲取營養,提高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
根據“雙師型”教師的能力和職責要求,建立“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每半年考核一次,重點考核“雙師型”教師履行崗位職責所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效果、實績、成果及所反映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引導大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覺提高“雙師型”教師的職業能力。
“雙師型”教師培訓工作是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是中職教師成長的方向。幾年來,學校在“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的過程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鞏固“雙師型”加深了對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掌握了專業技能。目前,我校現有專任教師110人,專業課教師94人,“雙師型”教師到達90人,外聘企業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15人,“雙師型”教師培養初見成效。
[1] 趙寶芳,田瑞,劉立戎.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1-4.
[2] 柳燕君.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8):44-47.
[3] 韋秀珍. 中職“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2015,(08):55-56.
[4] 肖鳳翔,張 弛.“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5):69-74.
[5] 韋德樂.中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5,(08):52-54.
Practicalresearchonthetrainingofdouble-qualifiedteachers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
GAI Yu-han, WANG Li-xiang, WANG Han, YU Chun-fen, QIAO Li
(Changchun Agricultural School, Changchun 130504,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artisans in big countries. The challen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ies i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ts backing is that of a “double-qualified” facult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G715
A
1674-8646(2017)22-0168-02
2017-09-15
蓋禹含(1984-),女,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