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策略以及“一帶一路”建設方針的的不斷深入發展,西部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將著重分析目前西部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對我國西部中小企業的融資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性作用。
【關鍵詞】中國西部 中小企業 融資 問題 對策
一、中國西部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一)銀行借貸
銀行借貸是現階段西部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我國從1990年開始,就通過向西方中小型企業融資方式學習,從而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一舉措是希望我國能夠如西方一樣建立起一套符合國情發展的創業資金扶持體系。各個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擔保機構,并以自身的機器生產設備或其他固有資產作為擔保,從而在銀行獲得資金支持。然而,對于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若要取得銀行借貸的批準資格,常常需要層層審批手續以及一定規模的固有資產作為擔保資本,所以很多西部的中小型企業難以滿足銀行的要求,而只有部分企業能成為直接的銀行貸款客戶。盡管如此,我們仍然不可否認國家提供的中小企業銀行借貸業務仍然為西部的中小企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利用商業信用籌資
利用商業信用進行融資也是西部地區中小企業重要的融資渠道。其中包括三種不同的方式,分別為應收賬款、應付票據以及預收賬款。首先,是利用應付賬款進行融資,這也是我國中小型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方式。同時,中小企業還利用預收賬款進行融資。在西部地區許多友好合作企業之間會相互提供資金支持。當一方需要另一方提供資金時,可以通過預收賬款的方式向對方進行一定的融資。最后,中小企業還會利用應付票據進行融資。這也是建立在不同企業之間形成的友好關系的基礎上,以彼此的相互信任為依托進行的時差融資方式。
(三)民間融資
民間融資是現階段西部地區中小企業較為頻繁實用的一種融資方式。所謂的民間融資,其實是指出資人和受資人通過直接的融資與被融資的行為,來進行資金的相互借助。受資方往往會為出資方提供比銀行利率較高的利率,并以民間票據、民間有價證券以及社會集資、民間借貸等多種方式來進行。這有有利于企業集中民間閑散資金發展自己的生產活動,擴大生產規模。
二、中國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一)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
近年來,金融市場一直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因此西部地區的許多中小企業的負債經營也會受到金融市場不穩定帶來的影響。 2016年之前,西部部分中小企業采取了部分短期貸款的融資方式,但是當時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金融緊縮,銀根抽筋,故而負債利率也相應的大幅上漲,這樣一來導致了利息增加,利潤則會相應減少很多。據西部Z企業的工作人員對表示,在2015年的幾個月內,公司內部業務進入下滑通道,估計縮水有20%。同時,Z企業內部出現了欠薪、經營狀況不穩定等現象普遍,導致企業達不到銀行的授信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如Z企業相似的西部中小企業開始以高額利潤來吸引民間融資,并開始擴大民間融資的范圍和力度,也為他們隨后的高負債而走投無路的下場埋下了伏筆。
(二)融資過渡,負債利率與負債規模過大
同樣的融資規模前提下,如果企業籌得的資金需要支付的利率越高,那么企業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如西部地區的部分中小企業在其民間投資的過程當中,向西部廣大對其投資的百姓承諾利率為通常都是月息2分、2.5分,少數情況急用錢時會提到3分、3.5分,也有部分企業的大額融資達到了4分。和社會上某些高利率的還貸方式相比,這些中小企業所提供的利率雖算不上特別高,但是相比較同等規模企業而言,它們的利率已經超過了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圍。也無怪乎隨后許多西部中小企業無法支付后期投資人的本息時,不得不采取“以物抵債”的局面。
除此之外,由于部分西部中小企業的融資沒有把握好合理的程度,使得一個健康的企業背負了巨大的債務包袱,從而走向了萬劫不復。企業融資規模越大,其利息費用的指出也會越多,這就使得其償還能力下降以及增加了其破產的可能性。同時,高額的負債程度使得他們的財務杠桿系數大大增加,因此其內部的財務漏洞也層出不窮。
三、解決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一)正確應對危機,時時加強風險意識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目前我國的企業已經成為一種能夠獨立發展和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生產經營者了,但是由于金融市場的周期性危機使得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那面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因此企業在不穩定的金融市場下應當有明確且強烈的承擔風險的意識。融資風險是不可消除的,只要這個企業仍然處于一種需要不斷發展壯大的狀態,由于內部和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融資活動的最終結果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偏差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企業一定要在即將出現融資風險或是已經出現融資風險的狀況下,勇于承認風險,對其作出科學合理的評估,并積極想辦法應對該風險。而不能任其發展或坐以待斃。否則,企業的融資失敗甚至是破產清算,會對整個社會都產生很惡劣的影響。
(二)科學融資,促進企業的良性經營和運作
西部的中小企業想要降低融資風險,需要將融得的資金進行科學的運用,以此來保障企業的良性經營和運作。這就意味著企業一定要提高所融資金的綜合利用效率,它不但意味著一個企業負債償還能力的高低,還是評價一個企業的負債經營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企業要充分考慮自己所籌集的資金是要用在什么項目上的,并且要十分明確投資的兩個特點,其一就是如果投資項目為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那么就意味著該資金的回收周期較長,這樣就會加大企業的償債風險;如果籌的資金是用語新產品開發研究,那么雖然見效快但失敗率就會相對較高。因此,降低和防范融資風險,一定要努力做到科學規劃投資,充分加強籌得資金的使用率,從而最終維護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四、結束語
目前,中小企業已經逐步成長為我國經濟增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將會在不久的未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力量之一。然而,我國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技術、勞動力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該地區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積極探索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有利于擴大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引領其帶動西部地區經濟和就業的快速發展,這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地區協調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毅.解決中國西部中小企業融資難路徑選擇[J].經濟與管理,2016(04).
[2]紀瓊驍.麥克米倫缺欠與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J].金融研究,2013(07).
[4]李瑞青.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
作者簡介:楊柳(1982-),女,四川人,漢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