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軍+師文+單艾菲+安妮



【摘要】在較大的學習和就業壓力下,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風險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目的:滿足大學生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需求,維護大學生群體的切身利益。方法:分層抽樣進行問卷調查,采用SPSS16.0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結果:大學生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意愿與年級、學科、生源地、保險險種等因素有一定聯系。結論:在提高大學生保險意識的同時保險公司應加大宣傳企,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科學進行市場細分,積極開發合適產品,重視保險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 商業醫療保險 需求 購買意愿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逐步建立起現代大學制度,大學生數量呈遞增趨勢。根據2016年4月7日教育部發布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校大學生規模達3647萬人(其中普通高校本專科2625萬人),居世界第一。然而,大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和就業壓力,面臨的風險也呈現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1]。因此建立并完善大學生保障體系是迫切需要的,其中大學生的醫療保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范圍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大學生納入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范圍。為了滿足大學生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大學生醫療保險應該以社會醫療保險為基礎,商業醫療保險為補充,二者互相結合、協調發展[2]。
通過調查在校大學生對現行的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現行大學生醫療保險的滿意度以及購買商業保險的意愿,可以更好的了解目前商業保險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現狀,解決大學生的醫療保險問題,提高大學生的保險意保障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于2016年5月底展開調查。調查對象是江蘇大學在校的各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根據學生年級進行分層抽樣,被調查者填寫《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需求及購買意愿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兩部分:大學生個人基本情況和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需求及購買意愿。共發放10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69份,有效回收率96.90%。采用SPSS16.0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
1.調查對象一般情況。本次調查中通過本科生904人(其中大一334人、大二304人、大三160人、大四106人),研究生65人;男生413,女生556人;城鎮504人,農村465人。各項數據的分布均符合一般規律(見表1)。
表1 被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
2.就診情況。本次調查中大學生近一年內去校醫院和校外醫院就診經歷的人數占總人數的67%,說明大部分學生的健康都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問題。在因病就診的學生中,就診次數為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的學生人數占總就診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4.87%、18.68%、10.63%、12.59%(見表2)。
表2 近一年大學生患病就診情況
■
3.大學生自付醫療費用情況。62.1%的被調查大學生個人自付醫藥費用小于100元,21.7%的被調查學生個人自付醫藥費用在100~299元,7.2%的被調查學生個人自付醫藥用在300-499元,9.0%的被調查學生個人自付醫藥費用大于500元(見表3)。
表3 大學生自付醫療費情況
■
(二)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購買意愿
1.對現行的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對于自己目前所享受的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0.62%的學生表示完全了解,28.38%的學生表示基本了解,71.00%的學生表示不了解。可見有大多數的學生平時并不關注和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的醫療保險政策,而各所高校對于學生醫療保險的宣傳工作也不到位。
第一,不同年級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不同年級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見圖1),高年級學生了解醫保政策的比例較高。
■
圖1 不同年級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了解情況
第二,男女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男女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見表4)。
表4 不同性別的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了解情況
■
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χ2=0.137,p=0.934>0.05差異不具有統計顯著性,可以認為男女學生的醫療保險政策知曉率差別不大。
第三,不同生源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不同生源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見表5)。
表5 不同生源對醫療保險政策的了解情況
■
對這兩組數據進行比較,χ2=3.509,p=0.173>0.05差異不具有統計顯著性,可以認為家庭所在地和醫療保險政策知曉率沒有聯系。
2.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購買意愿。第一,對現行大學生醫療保險的滿意度。問及對現行大學生醫療保險的滿意度時,有0.72%非常滿意,有17.13%滿意,有69.35%一般,有9.80%比較不滿意,有2.89%表示非常不滿意。可見受訪者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認同度比較一致,普遍對目前的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一般(見表6)。
表6 對現行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情況
■
第二,是否愿意參加商業醫療保險。問及是否愿意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時,有20.23%的學生回答愿意,15.07%的學生表示不愿意,有64.71%的學生表示不一定。這表明有一部分學生的保險意識并不強。
第三,不同年級學生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意愿。從人數構成比來看低年級學生愿意參加商業醫療保險人數的百分比稍稍多于高年級學生(見表7)。
表7 不同年級是否愿意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情況
■
將各年級數據進行比較,χ2=10.311,P=0.036<0.05,差異具有統計顯著性,可以認為各年級參與商業醫療保險意愿有差別,低年級學生比高學生更愿意繳費參加商業醫療保險
第四,不同學科學生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意愿。將文科專業與理工科專業參保意愿情況進行比較(見表8)。
表8 不同專業是否愿意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情況比較
■
統計結果顯示χ2=7.348,P=0.007<0.05,差異具有統計顯著性,可以認為這兩個專業參與商業醫療保險意愿有差別,理工科比文科學生更愿意繳費參加商業醫療保險。
第五,不同生源學生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意愿。對城鎮和農村學生參保意愿情況進行比較(見表9)。
表9 不同生源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意愿比較
■
統計結果顯示χ2=0.537,P=0.464>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認為來自農村與來自城鎮的學生參與商業醫療保險意愿沒有差別。
第六,學生參加保險險種意愿。對于有意愿參加的保險險種的調查,有53.56%的學生選擇住宿生財產損失保險,25.80%選擇第三方的侵權責任保險,50.46%選擇因疾病或意外造成的修學費用保險,69.45%學生選擇住院醫療保險,72.34%選擇重大疾病給付保險,48.50%學生選擇安康保險醫療保險(見圖2)。
■
圖2 學生參加保險險種意愿
3.大學生認為合適的補充性商業醫療保險的參保費。補充性商業醫療保險的保費金額數量和可接受人數呈明顯的負相關關系。由于大學生在經濟上不獨立,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并且有一定數量的貧困學生存在。因此保險費用金額越高,能夠接受的學生人數就越少(見圖3)。
■
圖3 學生認為合適的參保費用
4.大學生認為合適的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學生認為合適的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都為80%以上。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和可接受人數呈正相關關系,費用報銷比例越高,可接受的人數就越多。大部分學生認為80%以上的報銷比例是合適的,這說明大學生都希望能夠享有較高程度的醫療保障水平(見圖4)。
■
圖4 大學生認為合適的門診和住院商業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三、建議
(一)加大保險宣傳力度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仍有將近71%的大學生不了解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而缺乏購買意愿,因此學校和保險公司也應該加強宣傳,可以考慮通過專業網站、短信息服務中心等宣傳介紹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產品的特點和購買指南,保險公司也可定期到大學舉辦有關保險知識的講座,提高學生的保險意識,積極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學生參加商業醫療保險,以分散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風險。
(二)科學進行市場細分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低年級,家庭居住在農村的大學生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最多,因此要以大學生總體特征為細分標準去對大學生分群,市場細分也要考慮大學生的風險水平。針對不同分群的大學生,可推出多樣化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愿意參加學生住院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給付保險的學生最多,此類保險更有市場價值。并對大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根據大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組合保險產品,不僅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積極開發合適產品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合適的補充性商業醫療保險的參保費用為40~59元,合適的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都在80%以上。由于商業醫療保險費用往往比較高,部分學生并不愿意購買。保險公司應該充分調研,參考大學生的可接受參保費用和報銷比例,開發適合大學生的商業醫療保險。
(四)重視保險隊伍建設
加強企業本身的形象建設是保險企業立身的基礎之一,保險企業是服務性企業,并且保險企業在收取保費之后付出的是對顧客將來的承諾。大學生風險的防范都建立在此承諾之上,所以保險企業的形象和信譽特別重要。在此次的調查中,我們就發現很多大學生對商業醫療保險滿意程度為一般,對保險企業來講,除了加強宣傳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在形象建設。提高公司的服務質量,同時健全企業人才管理體制,加強保險營銷隊伍誠信建設,提高大學生對商業醫療保險滿意程度。
四、結語
通過大學生商業醫療保險需求及購買意愿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大學生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意愿與年級、學科、生源地、保險險種等因素有一定聯系。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方面,作為大學生群體沒有過多的經濟來源,可以更好的挖掘潛在的客戶。因此,提高大學生的保險意識,在今后的保險客戶中將會展現出群體的實力[3]。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加大宣傳企,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科學進行市場細分,積極開發合適產品,重視保險隊伍的建設。當代大學生面臨著眾多的機遇與挑戰,需要保險行業的發展,為大學生提供較大的保障。大學生提高自我保護和保險意識的同時保險行業也應加大對大學生群體的服務意識,更好地促進保險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大學生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汕頭市大學生的抽樣調查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5
[2]寇有芳,賈書敏.從大學生醫保的推行探究當代大學生保險意識——以武漢市六大高校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3).
[3]唐葉梅,楊士斌,納慧.大學生商業保險的現狀的研究分析—基于北方民族大學的調查[J].時代金融,2014(3).
作者簡介:王惠軍(1968-),男,碩士,研究方向:商業醫療保險;師文,碩士,江蘇大學,研究方向:醫療保險政策研究;單艾菲,江蘇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醫療保險;安妮,江蘇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