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博,費洪新,柏青楊,興桂華,李公啟,韓麗君,帥智峰,王國薇,明 玥,劉 婷
(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張英博,費洪新*,柏青楊,興桂華,李公啟,韓麗君,帥智峰,王國薇,明 玥,劉 婷
(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目的 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實驗班學生為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3班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實驗教學結束,對授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評價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結果 授課教師對實驗組教學效果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翻轉課堂;病理學;實驗教學
翻轉課堂又稱為顛倒課堂,其已經成為近年來風靡全球高等教育界的熱門教學模式之一[1-3]。翻轉課堂的本質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主要為學生聽,教師講,課后做作業,這種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過程的重新組合,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學習,通過網絡與同學、教師交流,帶著問題上課,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解決問題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完成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4-5]。
通過翻轉課堂,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師快速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1.1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均可以借助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完成知識的傳遞,通過教師布置各種習題、作業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有利于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開展最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這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以主體身份開展學習活動,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這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同時也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1.2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例如對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快進或重復播放進行學習;針對自身薄弱環節,利用互聯網、學校圖書館等查閱資料、搜集信息,這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3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興趣是研究學習的動力,是學生養成持續學習習慣的有力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課前學習,課中操作與討論,課后總結,使學生預習、自學、語言表達、團隊協作、動手操作、知識匯總等能力均得到了鍛煉,整體素質得以提高。
2.1教學方法
以我院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實驗班學生為實驗組,共25人,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3班學生為對照組,共23人,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兩組學生均使用李玉林教授主編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病理學(第8版)》和曾思思教授主編的《醫學形態學實驗》,授課教師相同。兩組學生性別、年齡、以往學習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或材料、做練習;課堂上,首先學生討論分析,然后教師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接著學生分組練習操作,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與點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課堂氣氛活躍,培養了學生學習病理學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增強了學習效果。
2.1.2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課前設計教案、書寫教學筆記、制作教學課件,課堂上按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按部就班授課,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教、學生模擬操作,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2.2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病理學實驗教學結束后,對授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對這兩種教學模式的效果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出勤情況、知識掌握情況、課堂參與積極性、語言表達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10個方面。調查問卷采取10分制,9分以上為優秀,8~9分為良好,6~7分為及格,6分以下為不及格。
2.3統計學方法
調查結果表明,授課教師對實驗組教學效果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這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效果顯著。
表1 授課教師對兩組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 教學評價 F P 25 23 8.828 0±0.820 8*8.252 2±0.928 8*3.1470.049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分析其原因:第一,通過翻轉課堂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了學生對病理學知識的理解;第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促使教師轉變角色;第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第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病理學實驗教學,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對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為醫學院校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奠定了基礎。
[1]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2.
[2]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4.
[3]崔艷輝,王軼.翻轉課堂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116-121.
[4]張維娜.大學語文“翻轉課堂”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11-12.
[5]李蓓,劉源,劉文佳,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口腔組織病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29(4):402-404.
(*通訊作者:費洪新)
G424.1
B
1671-1246(2017)06-0090-02
齊齊哈爾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項目(QYJY2016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