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年(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濟南250062)
對解決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研究與分析
——以跳高運動員為例
□趙豐年(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濟南250062)
優秀運動員目前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心理調整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社會系統過程。從分析跳高運動員時的心理特征,項目特點,比賽模式,探討了現階段跳高運動員的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提出了解決建議。為做好優秀運動員的心理調整和安置工作提供參考。
跳高運動員體育心理健康文化素質教育心理特征
近年來,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困擾每一個專業,半專業運動員。因為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機制存在著一些弊端,現役運動員,退役運動員,半專業運動員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而跳高這項運動因為從事的人員較少,在體育界的關注度不高,但本人認為跳高運動在所有運動項目中,對于解決運動員的各種實際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通過對跳高運動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對其他運動的研究和分析起到指導作用。
(1)跳高的概念是田徑運動的田賽項目之一。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桿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項目。跳高是運動征服高度的運動項目,是人類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稱跳高是一項失敗者的運動。因為每次比賽,運動員在跳過一個高度以后,還要向新的高度挑戰,直到最后跳不過去為止。
跳高的概念體現了跳高是一項以失敗或者放棄結束的運動,也就是說每一個跳高運動員在比賽結束的那一刻,即使拿了第一名也要感受一次失敗或者主動放棄的經歷,而除第一名以外的所有運動員也都會以失敗或者主動放棄來結束來完成每一次比賽和訓練。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跳高運動員都要具備良好的心態,來面對每一次比賽,跳高不像百米的超強競爭性,也不想跳遠那樣具有超強的超越性,其實對于每一個跳高運動員來說突破自己才是每一場比賽的最終意義。
而依據跳高這個項目的特殊性,每一個跳高運動員除了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還要有的就是對于成功的正確價值觀,上面提到了對于第一名來講最后的主動放棄或失敗也意味著成功,對于其他名次的運動員來說也必須以失敗和主動放棄來實現超越自己的目標,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專業的跳高運動員心理都會有一種無意識的“向死而生”的態度。
(2)跳高是田徑場上最具觀賞性的項目,本人認為沒有之一,因為從每一個項目所占有的場地面,被關注的人數和關注的角度、方面,人體的美感這些因素來說,跳高是綜合指標最強的一個項目,每一個跳高運動員在進行試跳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完成整個動作,這個與百米等項目是不同的,而一個高水平的運動員必須要有震住一切的氣場,因為在面對比自己身高還要高的橫桿,他必須集中注意力,堅信自己能夠成,而成功與失敗也都是自己一個人承擔,成功以后每一個跳高運動員會承受來自幾乎整個田徑場的掌聲,而這個掌聲那一刻只屬于你一個人,相信每一個成功過的跳高運動員都經歷過那種感覺,那種掌聲和過桿成功的滿足感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對于失敗,在此有必要說明一點,跳高運動的時間可不像其他運動那么的短,即使你失敗了,你可以立即退場,而跳高運動比賽一般都是兩到三個小時,比賽中途是不準退場的,而如果你失敗了也就必須獨自承擔來自失敗的一切煩惱與悲傷。
有些人會說上述論述的跳高特點,撐桿跳高運動員也具備啊,確實跳高和撐桿跳高很像,但撐桿跳高是借助撐桿完成動作,看起來真的很難,但比起完全用自己的身體去完成動作的跳高給人的美感是不同的。
綜上所述跳高運動員具備了傳統運動員的韌性,堅持不懈,積極向上的精神,樂觀的心態,正確的對于成功的價值觀,舍我其誰的氣場,過人的注意力和忍耐力,還得到了所謂“體育榮譽感和自豪感”的最多獲得者和其他項目相比。也就是說一個身經百戰的優秀跳高運動員是有很高的智商的,但伴隨他的是極強的自我認同感和對于成功的極強的渴望。看似跳高運動員每一次都會經歷失敗來結束每一次訓練和考驗,但幫助他們吞下這一次次失敗和挫折的都是對于成功的渴望和執著,一種極強的不服輸的態度存在著每一個跳高運動員有意識和無意識當中,對于一個人來說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跳高運動員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溝通能力比一般運動員都要差,自我意識比較高,前面提到跳高運動的比賽時間很長而且只有跳高運動員自己在場地里進行比賽,如果教練員有機會,會在觀眾席上對跳高運動員進行技術和心理上的指導與暗示,但大多數時間都是跳高運動員自己在場地上經歷一切,而且在比賽中自己對于自己每一跳的分析至關重要,也就是說跳高運動員更喜歡自己獨自的面對一切,或許會有和場邊觀眾的互動,但其實整個比賽的關鍵因素都在于自己的努力和總結。這是運動員自己形成了一種自我意識,也就是說成績越好的跳高運動員這種意識越強。
3.1、跳高運動自身的問題
(1)跳高運動員的自身問題。
跳高運動員的極強自我認同感和對于成功的渴望幫助每一個跳高運動員獲得了很多榮譽,在田徑場萬人矚目的虛榮感給了跳高運動員極度的自信,而這種自信只適用于賽場和訓練中,在生活中這種自信對于跳高運動員來說帶來的才難也是巨大的。
(2)迷茫與失意。
在中國每一個運動員都存在著學習成績上的煩惱,專業一些的運動員干脆放棄學習,半專業的運動員在課堂上做著很多無謂的掙扎。對于跳高運動員來說極強的自信不潤徐他們了對于事物的進行妥協,跳高運動員可以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學習上的失敗帶給他們更多的是一種無力感,而不像田徑場上的失敗每一次失敗也預示著下一次的成功。由于中國運動員的現狀和培養模式,跳高運動員幾乎不可能憑借自己的資歷和經驗對于學習文化課上的失敗有像對于田徑場上的失敗的總結,而過高的自信心和多年比賽中形成自我意識,使大多數跳高運動員不會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時間長了他們只能寄希望于運動場上的一切,而學習上的失敗會一次又一次打擊著自己,這樣的結果,會導致運動場上的孤注一擲,壓力過大,也會影響跳高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中的心情,也容易出現不該有的心理情緒發泄方式。
退役以后,跳高運動員不得不脫離運動場,其性格上的缺點方面被無限放大,這也是每一個運動員最危險的階段。因為每一個運動員,都是各自項目的佼佼者,優秀運動員可以說是“王者”,跳高運動員更是“王者”中的“王者”,所以進入一個新領域以后,因為長時間沒有學習文化素質,甚至與社會脫軌,這導致了運動員的極大挫敗感,而與之相符合的強大的自信和氣場并不適合新的領域,而且會招來新領域的嘲笑,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學習”,這個學習和傳統意義上的學習不一樣,通俗的講是“還債”,要把自己以前因為訓練耽誤的學習補上,這種追趕者的姿態,對于跳高運動員的退役后的生涯可以說是嚴重打擊,如果心理上協調不好,迷茫與失意必然的,嚴重的會出現抑郁的嚴重心理問題。
(3)驕傲與自大。
一些運動員經過艱苦的訓練,以汗水和鮮血換來了成功,在國內外賽事上為祖國和學校獲得了榮譽和驕傲。如果對成績和榮譽不能正確對待,就會產生驕傲自大的心理,這是所有運動員的通病,跳高運動員也不例外,特殊的比賽環境和訓練環境導致了跳高運動員的驕傲與自大的心理,在學習生活中,對待學習文化課的態度也會出現很多粗心和不在意,對于老師,和領導的管理也會出現很多抵觸情緒,因為畢竟在田徑場上是有一種舍我其誰,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場,自然給領導和老師不好的感覺,所以起沖突也是必不可少的,幾乎每一個運動員都要經歷很長時間去經歷社會上的事,去適應這個過程很痛苦,而適應過后大多數運動員容易出現消極的情緒態度,本該有的自信在一點一點的磨沒了以后,真的很讓人嘆息。
3.2、跳高運動員所面臨的社會問題
(1)社會的急劇發展,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且有了很多發展機會,進一步發展了生產力.使生產力的諸要素不斷提高,跳高運動員退役后,來到新崗位,環境改變了,依附的條件改變了,角色也改變了,往日的榮耀變成了一張紙,由于大多數跳高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和知識儲備,還有社會經歷,相對差一些,在新的學習環境和工作崗位,無法施展其特長和優勢,劣勢又那么明顯,所以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
(2)退役與就業接軌不協調。
現階段我國對運動員的培養出現了很大問題,我國雖然在競技體育領域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績,但對于運動員的培養一直不夠完善,畢竟一個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是短暫的,雖然在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其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祖國和集體征得了榮譽,但人生畢竟還長,我國運動員普遍的運動生涯都在25歲以下,退役以后的運動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的培養機制并不重視文化課,或者說僅僅只是在“口頭上”重視文化課,并沒有對運動員的文化課提出什么標準,甚至以一個非常低的文化課成績來要求運動員,導致運動員從無法對學習文化課重視起來,而教練員對于運動員的運動成績要求,采取多種誘導方式,誘導運動員取得好成績,其中包括一些“洗腦”的錯誤指示,只為了取得更好地成績。這樣的環境下,運動員很難形成屬于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
(3)社會的偏見導致退役運動員的煩惱與困惑。
對于體育這個領域,社會上存在著一些偏見,認為搞體育的人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單位,機構,學校不愿意接收運動員,有的招聘了,除了讓他們參加體育賽事.借以提高企業和學校的知名度以外,平時對他們要求專業學習和對工作安排不予重視,使他們對社會和人生產生迷茫和困惑。
最后,跳高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而且也是最需進行心理上的干預的重要人群。針對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改變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的管理模式,將高水平運動員的成長階段也要放在傳統的中小學去培養,降低對運動員的加分政策,不要讓運動員擁有僥幸心理,踏踏實實學習,勤勤懇懇訓練,把所有訓練之外的課余時間盡可能多的用在學習上;
(2)加強教練員和體育教師的文化素質的教育與培養,淡化競技體育的金牌意識,轉變為體育與文化相結合的培養模式,這個改變雖然在短時間內,會對我國競技體育的成績有不小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我國運動員會從所謂的“頭南簡單,四肢發達”的狀態,轉變為高智商,高情商,高運動成績的優秀素質人才,也將運動員人群對于社會的貢獻可以發揮到極致。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優秀運動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的特別情緒反應受復雜的環境因素和內在因素的影響,其心理調整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做好優秀運動員退役的前期準備工作是保證優秀運動員角色轉變順利的基礎條件,對其進行積極的,有效的合理的心理指導,可有效提高優秀運動員退役心理調整效益,切實提高運動員的自身素質是保證運動員順利到高水平學校學習和到社會上再就業的關鍵所在。
[1]王進,從過程理論觀點探索我國運動員的退役——退役意識、心理狀態與應對策略的調查[J].體育科學,2006,7.
[2]]蔣興宏,王宇穎等.退役運動員安置現狀的調查與反思[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
[3]孫立海,劉金波,我國優秀運動員退役的心理調整因素及角色轉換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5.
[4]張益贈.我國跳高運動訓練特征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技學報,2005,1.
[5]岳增彥.知覺對體操技術教學影響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
[6]田坤.關于我國跳高訓練思路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3,8.
G804
:A
:1006-8902-(2017)-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