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姣(貴州理工學院體育部貴州貴陽550001)
影響高校健美操教學因素的研究分析
□蘇雪姣(貴州理工學院體育部貴州貴陽550001)
健美操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普及性極強,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是一種持續一定時間、強度為中低度的有氧運動。可以鍛煉練習者的心肺功能,長期從事健美操運動對于減肥塑型、提升個性氣質也具有實踐性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健美操運動的推廣,健美操運動逐步躋身到了高校教學范疇,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程生活,也完善和優化了學校的課程開發。但高校在開展健美操教學時,存在著教學進程緩慢,教學效果不佳的等情況,在此通過文獻資料法和訪談法對高校健美操運動展開研究,以期探討影響健美操教學的因素并為健美操運動在高校持續發展提供相應對策,促進健美操運動的推廣和在高校普及。
健美操教學
健美操的起源應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崇尚舉世聞名。他們認為,在世界萬物之中,只有人體的健美才是最勻稱、最和諧、最莊重、最有生機和最完美的。古希臘人喜愛采用跑跳、投擲、柔軟體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種體育項目進行人體美的鍛煉。并提出“體操鍛煉身體、音樂陶冶精神”的主張。可見健美操可鍛煉身體的效果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得到認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可支配時間的增加,健美操參與人群越來越大,它所持有保健、健身、健美、娛樂、塑型等實用價值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僅在社會人群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健美操的消費群體,拉動了社會的發展;而且也豐富了高校學生的課程種類、拓展了高校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對舞蹈的熱情、為高校的課程繁榮增添了幾分色彩。
2.1、文獻資料法
為積累關于健美操的相關知識,著重閱讀了與本研究有關的書籍,通過做寫讀書摘記、筆記等方式,有重點地采集書本中與研究課題相關的部分。其中包括《健美操》、《健美操教育》等理論書籍,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2、訪談法
具體做法包括學生訪談和教師訪談。通過與教學老師的談話得到一些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本文研究做相應的鋪墊,以便可以為其提供相關的建議指導。
據目前的開展情況來看,高校開展健美操課程是在一些綜合院校和專業性院校,由于院校性質的不同,健美操的開展情況也存在著區別,不管是在學生健美操的基礎、對音樂節奏感的把握、身體協調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相關的師資資源配置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綜合性院校健美操除了在體育學院是必修課之外,在其他的院系都是以選修課的性質存在,選修健美操的人群中以前接觸到這項運動的人屈指可數,對音樂節奏感的把握相應的也比較差、身體協調性相較專業院校學生也是有所遜色、因此對于學習的效果的要求比較低、相關的教師以及教師專業技術也就相應較低。加之大部分學生都是以學分為目的敷衍了事,最后的結業只是以考察的形式結尾,沒有達到實際要求的效果。
專業性院校健美操是以必修課的性質在開展,學生甚至將其作為人生的第一專業在練習,這樣院校的學生通常由扎實的基本功、極強身體協調能力、更是從小就培養了對音樂節奏和韻律感把握、學校投入的經費和師資力量比重相對比較大。由于健美操可以在體育館和舞臺上作為節目進行表演,學生都以以表演的形式來結課,因此專業院校的學生更加的有優勢發展自己的特長并且有舞臺可以展示自我的風采,這在綜合院校學生少有的。
4.1、主觀因素
(1)教師方面的主觀因素。
能力有限。部分高校教師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自身的技術還不夠完善,對于課程本身的了解程度不夠,加之已步入正式工作的軌道安于現狀,很少有教師依舊堅持不懈練習自己的專業技能,繼續交流學習,導致自身水平的停滯不前甚至有下滑的傾向。
經驗不足。由于教師步入工作的年限比較短,因此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尚有欠缺,經驗的積累也更是匱乏,對于不同學生的情況接觸的較少,因此可因材施教的能力就有所限制。
教學態度消極。大部分教師還是盡職盡責,不排除有教師敷衍了事、渾水摸魚,教學工作只是純粹的在打發時間,沒有用心做傳道授業解惑的擺渡人。
教學風格老化。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陳舊老套的教學風格已經不適應當代的高校學生,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改進自身的教學風格。
(2)學生方面的主觀因素。
能力有限。選修健美操的人群中以前接觸到這項運動的人屈指可數,對健美操練習的要點缺乏了解,缺乏對音樂節奏感、身體不協調,久而久之興趣被磨滅。
學習態度消極。只是為了學分而學習,并不是為了多學一門技能,盡可能的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因此甚至把上課看作是折磨,出現不上課的情況甚至上課懶散的情況。由于課程性質,不分男女開班,有些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可能由于緊張或羞澀而會局限自身的發揮,從而埋沒了自身的潛力,導致健美操的教學效果較差。
4.2、客觀因素
(1)場館條件。
部分場館由于年代久遠,地板磨損,室內的環境潮濕陰暗,以及光線方面等原因,造成學生內心深處的壓抑感,求知的積極性下降。試想明亮寬敞的教學環境會肯定會增加學生興趣,為了教師的教學實際效果加分。
(2)音樂音響。
音響的音質比較差,播放歌曲的效果差,歌曲的音質差,音樂節奏比較難把握住也是影響健美操教學的因素之一。
(3)課程難度系數。
剛開始對于高校學生來講應該配備一些比較容易學習、練習、教師也比較好教學的健美操套路,對于沒有基礎人來講首先是要培養興趣,然后才逐步增加難度達到能力提升的效果。學校應該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安排教學大綱。
(4)課程性質。
由于這門課程是選修課,所占的比重也不大,學生都只求通過,抱著僥幸的心理完成了任務,沒有達到學校開設課程預期釋放學生學習壓力,增添日常學習樂趣的效果。甚至會覺得是耽誤時間。
(5)氣候條件。
健美操本事室外課程,由于天氣的影響,室外課程條件受限,場館的數量有限,只能導致課程取消,原本課時比重就不大的課程再加上由于客觀條件的取消,學到實際性的知識技能就變得更加困難。
(6)學校的重視。
學校對于公共課的管理遠遠不及必修課,因此有些學校也就是開了課,實際也不知道具體的開展情況,學校的重視有待加強。
5.1、教師方面
(1)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供免費的進修機會。不斷完善和發展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專業水準,將定期進修納入教師年終考核并占有相應比例,督促教師不斷學習、自覺提升自我。在提高自身技術的同時應加大理論方面知識的充電,做到理論與技能齊頭并進;
(2)端正自我的教學態度,切身為學生著想。為人師表,教師的指責就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故因該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做好分內的事;
(3)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鼓勵教師多于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師相互交流,交流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方法,積累自身的經驗,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調整方法激發學生興趣;(4)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對于不同性別課程應該有所調整,整體的教學進程應該趨向緩慢,照顧到男同學;同時不同性格的學生在課程排班方面也應該有所調整,施教方法應該多加斟酌,以免傷害學生自尊心,打擊其進取心。
5.2、學生方面
端正學習態度。明白學生的義務就是好好學習,學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學習不僅是為了學分,還更應該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完成對自己的答卷。
(1)培養節奏感,練習協調性。先天比較缺乏的,可以通過日常練習不斷的提升。對于節奏感差的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相關的節奏技巧,日常多聽一些節奏性強的歌曲,逐步培養對音樂的敏感度。協調能力差的同學可以多做一些協調性相關練習,從日常生活做起、慢慢取得進步;
(2)增強信心。針對靦腆、內向的同學,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一定的鼓勵,針對個體引導掌握技術,使之取得相應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5.3、學校方面
(1)完善硬件設備設施,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只有場館,音響,音樂這些硬件設施相應的配置起來,才能為教學奠定一定的教學基礎和條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硬件齊全,優良的教師才有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2)優化課程安排,重新定位課程性質。學校可以將健美操這門課程性質做相應的改變,或明確加大對這門課程的監督和教學工作,同時而增加學生和教師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才會有利于它在學校的長期發展以及推廣;
(3)關切課程開發以及課程實際相關工作。加大課程方面的交流,海納百川,集思廣益,定期組織相關人員討論關乎課程開發的問題,屆時形成一定的課程體系,加強公共課方面的競爭力,提升學校影響力;
(4)加大教育工作的雙向監督,強化對教師學生的定期考核。學校應定前排相關人員對公共課的開展做相應的聽課與訪問,如可以發放相應的問卷或者談話了解教師的工作是否到位,觀察學生學習的情況。將教師與學生雙向成一個關系圈,制定相關辦法相互制約;
(5)加大培養優秀教師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引進選拔。對于教學質量優良的教師因該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及名譽表彰,教學有待提升的教師也應有所政策。具體的獎懲辦法應出臺相關的文件作為依據。任人唯賢是學校應該秉持的寶貴原則;
(6)增加比賽、晚會活動的比例,鼓勵教師帶隊參賽,也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獲得相關名譽老師學生均有相應的回報,學生頒發證書公開表彰,教師可作為教學實踐計入年終考評加分。這樣不僅鍛煉學生,同時也使教師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少了些許懶散和安于現狀。
課程教學的因素包括主體、客體和外部環境。主體應強化自身的責任以及追求積極的學習方式,不恥下問,謙虛好學;客體應明確自身的義務,踏實為學生服務,為自身練就一身的專業技能找到好的歸宿以及傳承之路;為了健美操課程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校領導部門應著重改善教學的硬件軟件問題,關切課程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做好監督和協調工作,三方面齊心協力為健美操事業在學校的蓬勃發展而做出應有的貢獻,只有這樣,健美操這棵常青樹才能在高校常青、開枝散葉。
[1]肖光來.健美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趙紅.健美操教育[M].長春:吉林人們出版社,2006.
[3]孟波.健美操教學值得注意的三個問題[J].體育學刊,1996, (4).
[4]趙軍輝,唐炎.全民健身的現實問題與發展建議——從廣場舞糾紛談起[J].體育學刊,2015(22).
G831
A
1006-8902-(2017)-07-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