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魏
【摘 要】閱讀理解在高考英語中占據著半壁江山,也是高中生日常英語學習中的重難點部分。本文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具體探究如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理解 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67
雖然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實行的今天,學校教育在逐漸弱化考試對于教師和學生日常教與學方向與目標的影響力,但我國以考試為主的選拔人才機制必然導致我國的教育教學側重點圍繞考試內容展開,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來說,高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人生方向的選擇。所以不論是從培養人才還是引導學生未來走向更好的人生道路的方面來看,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針對考試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考試選拔人才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圍繞考試展開,尤其是針對高中英語這一類實用性、語言性科目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日常交流與應用,即使是針對書面化的閱讀理解部分來說,也是為了學生在日后交流過程中能夠進行語言的書面化操作。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在日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不僅僅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做題能力。
我國現行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在教學觀念方面擺脫了以往應試教育只圍繞考試制定教學策略的刻板化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遵循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在日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啟發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通過教與學的默契配合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一、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
在我看來,興趣是學生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興奮劑。教學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對于某一門學科感興趣,不僅普通狀況下的學習效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還會在課下甚至是業余時間注重的進行知識范圍的拓展。所以對于英語閱讀理解來說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先讓學生對于英語這門學科、對于閱讀理解這一學習部分感興趣。
首先,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展現英語閱讀的魅力所在。語言是一門文字的藝術,而英語文章是由不同單詞結合相應的語法所組成的語言書面化載體。相對于漢語來說,英語雖然是一門外來語言,但是在情感表達和觀點陳述等方面起到相同的載體作用,所以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是機械化的進行文章的分析,而是要通過閱讀展現文章的情感所在。在我看來,課本文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分析載體,一方面這部分文章都是經過專家的層層審核,出自于有名的報刊和書籍,在敘事、觀點表達方面更具條理性和邏輯性;另一方面文章所包含的單詞難度符合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通過文章的分析和解讀不僅能夠傳授給學生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更能夠讓學生在理解中進行閱讀,從而提高閱讀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將文章的內容化繁為簡。因為,即使是對于高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在他們眼里英語依舊是一門外來語言,所以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例如閱讀理解等書面化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更容易遇到挫折。所以我們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文章中的長難度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這樣不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法方面的掌握,更利于引導學生深層次的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從而通過文章日常閱讀中獲得滿足體驗。
二、應試方法和閱讀方法要兼顧
上文提到,一方面對于高中生來說,英語知識的學習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通過高考的試煉,從而進入更高層次的學府深造;而另一方面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簡單的英語交流能力,所以英語教學的另一目的也是為了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以及書面化語言交流能力。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要做到實用和應試兩手抓。
首先,在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應試閱讀技巧。例如針對高考試卷中所出現的四到五篇閱讀如何進行時間的合理分配;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如何抓住閱讀的重點;在分析一篇文章時如何做到“一看二讀三找答案等等,這些最為基礎的應試閱讀技巧,不僅能夠運動到學生的日常閱讀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在考試中讓學生達到閱讀效率和質量的最大化,而通過考試中成果的體現更容易激發學生日常英語閱讀練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其次,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保證學生應試能力的基礎上,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書面化語言閱讀運用和理解能力。相對于漢語來說,英語的口語和書面化語言相對較為統一,所以在日常閱讀理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口語交際方面的練習來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同時教給學生日常閱讀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例如如何斷句,如何通過語境猜測詞語意思等等,這些實用性的閱讀方法同樣可以反哺于應試閱讀,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更加順暢、自然。
三、塑造學生的英語思維
對于英語閱讀來說,語感也是影響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學生接觸的文章范圍更廣,所以不論是考試還是日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生詞也會增加,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思維,培養相應的英語語感,進而繞過生字詞也能夠體會出文章的意思。
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日常閱讀的習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學生日常閱讀過程中的廣泛涉獵,不僅能夠起到擴充詞匯量的目的,還能夠通過閱讀量的積累實現思維質的變化,尤其是針對語法方面,自然而然的形成英語語感,進而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英語思維模式,對于文中意思和情感的把控更準確。
其次,要想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除了日常的英語閱讀之外,教師有目的性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在我看來要想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一方面要從課堂互動方面著手,通過及師生之間的問答、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繼而全方位理解文章意思。另一方面則是要文章的背誦入手,結合教學重點,挑選課本中在語法和表達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段落,讓學生在背誦時通過不斷的重復加深語法和思維表達方面的印象,繼而推動英語思維的塑造。
總之,以上就是我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其他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提高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