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按照我院護理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雙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建構“雙證對接”的課程新體系、開發雙證教材、進行教學改革、培養教師隊伍。實現課程“三轉變”:驗證理論性實驗課型轉變為臨床應用性實訓課程,示范性操作教學模式轉變為模擬仿真訓練達標教學模式,完成操作的考核方案轉變為技能達標的考核方案。通過以上途徑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從而達到提高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雙證”獲取率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人才培養;護理教育;雙證融通
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薄胺战洕鐣l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重點提高青年就業能力?!币虼?,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形成新時期,相關職業院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加強護理專業雙證教育對接研究,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能力,更好的服務人民健康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院積極探索“雙證融通”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雙證”獲取率持續提高。
一、“雙證對接”概念
“雙證”是指職業院校學生在完成專業學歷教育獲得畢業證的同時,必須通過與其專業相銜接的國家就業準入資格考試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皩印笔侵杆薪虒W內容要相互對接,包括完成職業教育的內容和執業資格考試應知、應會的內容,實現課程體系一體化。“雙證對接”即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之間相互融合與銜接。其實質是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與國家職業標準要求相符合,以滿足職業崗位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從教學環節上講“雙證對接”就是要求職業院校教學中的理論教學與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的“應知”相融合、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應會”相一致、對職業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實行“一教兩證”,即一種教育形式同時頒發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半p證對接”是實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體現和證明,是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夠直接從事某種職業崗位的憑證。實行雙證互相銜接,是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促進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能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增強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能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推動職業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迫切需要。
二、學歷證書與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現狀
我國衛生職業教育舉辦的主要是護理、藥學和其他醫學相關類專業,其中護理專業學生規模占50%以上。自2008年《護士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從2009年開始,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當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同時,根據2010年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頒布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第二條規定:“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并成績合格,可取得護理初級(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币虼耍o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率是衡量衛生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護理專業畢業生能否充分就業的準入條件,引起各職業院校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但各衛生職業院校在推行“雙證書制度”過程中,僅僅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了考證的內容,形式上的兩種證書獲取的疊加,還未真正實現“將職業標準融入教學體系”。尤其是2011年3月新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出臺后,考試指導思想強調技能測試和綜合分析能力考核相結合,大綱分類打破學科界限,考試內容有較大調整,考試方式從“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改為“專業實務、實踐能力”2個科目,一次考試通過兩個科目才為考試成績合格。2016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改革增設人機對話,取代傳統的紙筆考試形式,北京、吉林、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新疆九個省市實行“人機對話”試點。
三、提高“雙證”獲取率的途徑
衛生職業教育如何對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標準,達到雙證融通,提高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雙證”獲取率,是當前衛生職業院校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課題。我院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實施護理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雙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建構“雙證對接”的課程新體系、開發雙證教材、深化教學改革、培養教師隊伍等途徑達到提高應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雙證”獲取率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一)建構課程新體系
課程體系是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對課程體系進行整合重組,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要求的應知應會的內容納入課程體系,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護士職業能力培養為主要依據設置課程、制定課程標準和導入教學內容。
(二)開發“雙證”教材
教材建設是“雙證對接”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信息載體,亦是課程建設的凝結和體現。雙證教材應由職業院校、行業與企業(醫院)共同研發,要充分體現開放性、職業性、崗位性、認證性等特點。編寫教材時應密切關注護士節執業資格考試最新動態,把教學大綱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有效結合,才能開發出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進展的具有衛生職業教育特色的“雙證”教材。
(三)深化教學改革
1.修訂相關課程目標 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對護士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修訂。即能準確執行醫囑,觀察病人的身心狀態,能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掌握相關學科的醫學、護理知識;具備臨床綜合思辨能力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勝任護理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 采用執業驅動教學方法,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納入護理教學體系,以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要點為基礎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帶教教師現場指導,避免走馬觀花式的低效率臨床實習,以提高護生的臨床實戰能力;加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前輔導,提高學生護士節執業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
3.綜合評價學生成績 采用多種方法評價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其中,護士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是重要評價指標之一。
(四)建設雙師隊伍
建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培養合格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也是實施“雙證融通”教育的關鍵。“雙證對接”要求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臨床護理實踐能力,這就需要建設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然而,目前的人事制度沒有充分體現職業學校專業教師資源的獨特性,仍以學歷為衡量師資隊伍建設的標準。因此需轉變觀念,一是要切實建立起靈活的學校用人機制,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從三級醫院和高校引進“雙師型”骨干教師,從重點院校接受碩士、博士畢業生,加強人才梯隊建設。二是要拓寬“雙師型”教師來源渠道,校企(醫院)合作是是解決“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捷徑,學校附屬醫院一線臨床專家通過培訓后,取得教師資格證,能較快地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選聘富有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并且有一定教學能力的醫療行業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校兼職教師,不斷充實和壯大雙師素質教師隊伍。三是要加強現有師資隊伍培養,將“雙師型”教師培養延伸為“行業專家型”教師培養,要求并鼓勵專業教師到醫院臨床進修培訓,及時掌握臨床新技術、新標準、新方法,了解臨床新設備、新材料、新進展,不斷提高“雙師型”能力和素質。四是要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度,充分發揮高年資教師“傳、幫、帶”作用。五是要鼓勵專業教師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支持并資助專業教師參加職業技能考評員的資格考試,提供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四、結束語
學院自2009年開始,積極探索“雙證融通”教育,護理、助產專業應屆畢業生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連年在95%以上,高中起點學生通過率高達100%,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此外,我院通過將職業標準納入課程教學,積極開展技能鑒定,積極鼓勵護理、助產專業學生參加護理員、婦幼保健員、醫療救護員、育嬰員等職業資格考試,讓每一個學生畢業時,獲得至少一種職業資格證書,護理助產專業畢業生職業資格證獲取率達99%以上,就業率為95%以上,學院連續多年獲得長沙市招生就業先進單位。
參考文獻:
[1]喻友軍,胡小和.衛生職業教育實施職業能力導向的“雙證書制度”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2):25-27.
[2]陳建芳,吳颶.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雙證融通”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3(26).
[3]陳冬琴.高職教育推行“雙證書”制度實踐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導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