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聲樂藝術是我國音樂藝術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鮮明的民族個性,同時也能夠展現出各個民族的創造和音樂藝術才能。歷史的長河孕育出具有鮮明風格的民族聲樂藝術,也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和音樂藝術得以充實和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需要在民族聲樂作品的創造中進行準確的風格把握,使得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能夠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
關鍵詞:民族聲樂;作品;創作;風格把握
作者簡介:張永春(1976.4-),國家二級演員,本科學歷、音樂學聲樂專業碩士學位。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3--01
民族聲樂藝術形成在民族眾多、文化豐富的中國,而且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是歷史的選擇和歷史創造的結果,更是積淀了各個民族的創造力和音樂智慧,使得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極具民族個性。在現代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仍然要延續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特色,并將重點放在風格的把握上,使得民族聲樂作品能夠彰顯出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
1、曲調創作
作曲家在創作民族聲樂作品的過程中為了使得這部作品更加具備民族性風格,往往會廣泛地吸收和借鑒原生態民歌以及戲曲的曲調創作方法,凸顯出民族聲樂作品的民族風格,強化作品風格的把握水平。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行闡述:第一,原生態民歌音調風格的把握。原生態的民歌音調是我國重要的民族藝術遺產是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價值。通過對原生態民歌音調的風格進行良好的把握,并認真借鑒和吸收其中的素材能夠實現對民族性藝術遺產的傳承和發揚,也能為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創造有利的條件創造有利的條件。作曲家在創作民族聲樂作品時可以靈活的選擇具有鮮明特色的原生態民歌音調作為創作的主體,在保留其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加工和發展,進而讓創作出的民族聲樂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性和藝術性的特點。第二,戲曲音調風格的把握。戲曲音調具有程式化和民族性特征,能夠深刻地體現出音樂文化底蘊和民族風格,對于民族聲樂作品創作中的風格把握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更好地為作品的創作服務。另外,將戲曲的音調融入進民族聲樂作品當中,能夠塑造出更加鮮明的音樂形象,體現文學戲劇化,發揮出戲曲民族聲樂藝術融合的藝術魅力。
2、語言創作
民族語言是民族聲樂藝術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內容。民族語言具有語言特性和民族個性,這對于民族聲樂藝術的民族化發展來說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民族聲樂作品風格的把握當中需要將語言創作作為重點內容,有效彰顯民族語言的特點。第一,恰當把握民族語言。民族語言的民族性特征十分顯著,而且有效運用民族語言來優化和完善民族聲樂作品會讓整部音樂作品的民族化傾向更加顯著。因此,在作品的創作環節,必須將民族語言作為音樂創作的基礎,把握住語言創作的風格,突出我國民族聲樂作品的民族風格。我國的民族性語言與西方語言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必須要運用民族性的語言文化,突出民族風格音樂的藝術完整性特征,通過對民族語言的提煉來讓聲樂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藝術魅力。第二,恰當把握民族音調和節奏。語言表達需要依靠聲音,音樂的表現同樣需要借助聲音,因此二者具有共同的音調基礎。不同的民族語言音調都有著各具特色的音高概念,在音調以及節奏上都有著民族個性。因此,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風格,作曲家在實際創作過程中要巧妙地把握民族語言的音調和節奏。
3、唱腔創作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而且自然地理環境十分復雜多樣,這也推動了我國多元化聲樂演唱風格的形成。作曲家在創作民族聲樂作品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把握風格,還需要對戲曲以及原生態的唱腔進行有效分析和運用,這是創作中把握風格的重要手段,對于作品的唱腔創作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戲曲唱腔的把握。戲曲具有綜合性和傳統性的特點,是由傳統戲劇不斷發展而來,而且在戲曲劇種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借鑒和吸收的方式,形成了戲曲獨特的用嗓方法,也使得戲曲的唱腔更具特色。在我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當中,可以有效繼承中國戲曲雅俗共賞的特征,將不同戲曲劇種的唱腔應用到相應的民族聲樂作品創作當中,提高二者的融合度。第二,原生態唱腔的把握。原生態唱腔具有豐富多樣的特征,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的生產生活實踐當中形成的一種音樂形式,不同的民族和地區都有著風格不同的原生態民歌,那么唱腔也各不相同,但是無不彰顯著原生態唱腔的特色。多樣化的原聲唱腔在長期的發展和融合過程中也逐步演變成我國民族聲樂的組成部分,帶有了更加鮮明的民族形象,帶有了更加鮮明的民族形象。作曲家要加強對原生態唱腔的分析和把握,有效借鑒原聲唱腔,并且在此基礎上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為廣大觀眾帶去極致的音樂享受。
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具有鮮明的風格和強烈的民族色彩,也因此得到世界人民的肯定和喜愛。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魅力,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加強了學習和借鑒,做到了與時俱進和推陳出新,尤其是在風格把握上更加成熟,注重從曲調、語言以及唱腔等方面使得民族聲樂作品更具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個性。
參考文獻:
[1]劉輝.民族聲樂作品創作中的風格把握[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8):115-116.
[2]胡冬至.新形勢下我國民族聲樂發展構想[J].音樂生活,2013,(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