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暉+朱海濤+王敏+趙明惠+張慧敏+林丹丹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家和社會面臨著創新創業型人才的缺乏。應用型高校變承擔著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在各行業開展創新創業的人才以及高素養的勞動者是其骨干力量。本科高校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形式越來越嚴重,為緩解本科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更好的服務地區經濟的發展,應用型本科高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具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大課堂”,培養創新創業思維,有效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創造社會財富,促進社會經濟的轉型。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
當前空前的大學畢業生,帶來巨大的就業壓力,同時我國大學生的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及競爭力較弱,急需要一場在創新創業教育上的思想變革[1]。變革的根本首先在教育者,不斷完善教育體系研究,幫助被教育者不斷提高其綜合素養作為此次變革的出發點和立腳點。此變革應對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結合當前實際環境,把握創新和創業本質,與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緊密結合,相得益彰。通過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能夠主動發現機遇和理性應對挑戰,做到著眼當下與展望未來并舉,主動想方法解決問題,實現教育模式的升級,符合國家發展需要。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21世紀充滿機遇和挑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知識經濟時代,國家和社會對具有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應用型高校大學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形式愈加嚴峻;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思維能力受到較大限制,在社會競爭中不具有優越性。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的應用型高校人才成為當前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
伴隨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促進經濟的后續穩定發展,需要更多的自主創新,應用型高校承擔著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創新創業的人才及高素養的勞動者是其骨干力量,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推動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當前我省應用型高校創業現狀調查
本次研究對象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在6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抽取巢湖學院了260人、滁州學院305人、合肥師范學院抽取265人、合肥學院抽取了175人、安徽新華學院抽取295人、安徽三聯學院抽取365人,共計1665名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共發放問卷1665份,實際回收1582份,回收率為95.0%,刪除問卷答案填寫不明、漏答等65份,有效問卷1452份,有效率為87.2%。
參與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共1665人,大一376人(25.9%),大二341人(23.5%),大三369人(25.4%),大四366人(25.2%),男性821人(56.5%),女性631人(43.5%)。在調查現階段是否有創業想法中,有創業想法的人數714人,沒有創業想法的人數645人,不清楚是否有想法的93人,同時以后有創業打算的人數528人,沒有打算創業的人數273人,對以后創業尚不清楚達651人。
通過研究發現,當前大學生對于創業熱情高漲,在調查人群中現階段有創業想法的占49.2%,在學校和性別上均不存在差異,比例最高的為合肥學院,當前想創業的人數高達56.8%。但是在年級上,大三學生當前想創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大四,而大二學生想創業的比例最低。同時本次研究中未來有創業計劃的為36.4%,多數學生考慮到未來融資的問題尚不清楚是否會進行創業。
從風險評估認知以及資金來源調查分析來看,獲得創業資金來源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家庭或朋友支持、獲得政府政策支持、銀行貸款、自身積累、獲得其他組織融資,其調查對象所占人數分別為167、49、264、42、6人,其中以通過家庭或朋友支持和銀行貸款的人數較多。在創業風險的大小方面,創業風險較大的調查對象人數為292人(55.3%),創業風險一般的人數為201人(38.1%),創業風險小的人數為35人(6.6%)。在創業風險的來源上,相比較組織管理、法律環境、自身不足的創業風險來源來說,市場風險和資金供給的人數較大,分別為312、154人,而組織管理、法律環境、自身不足的人數分別為12、6、44人。
我們對以后想進行創業的528名學生進一步了解發現,創業的資金來源上多數學生會選擇進行貸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學生想到的獲得其他組織的注資。幾乎95%左右的學生都認為創業具有風險,同時對其認知創業風險來源進行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市場風險是創業風險的主要來源,而認為法律環境對于創業風險影響較小。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的問題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遷,大學生創新創業已經成為當今的時代潮流。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不斷制定創新創業的政策,加大創業的實施力度,相應地提出的相應的扶持政策。由此可見,國家對于創新創業的重視,應用型本科高校從以培養應用型學生中突破自己的教育方式,探索出一條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爭取培養出更多的社會應用型人才。經過對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的基本現狀研究、發展特征方面分析,我認為應用型本科在創新創業這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相應的政策制度不完善
雖然政府提出了關于創業的構想,但是在相關的政策落實方面不到位,對于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的提倡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方針和政策中去,沒有約定成文的法律保護,這讓創業者在維護自己的利益方面缺少了權威性。所以,對于當代的本科高校學生來說,需要一套有利的創業方案為自己指明方向。
(二)實踐方式比較單一
對于剛興起的本科高校創新創業,在缺乏人員、設備、資金方面仍然缺乏,為學生提供的創業機會比較小,實踐平臺比較少,顯然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無法實現方式的創新是很難調動學生創業的激情的。
四、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創新創業體系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的過程當中,明確創新創業目標只是首要要求,更重要的是國家要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和學校應該設立一些創新創業政策和制度,讓創業的道路過程中有法可依,并且不斷將這些政策融入到實踐過程中去,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二)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豐富實踐方式
社會以及高校都需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氛圍,從而推動學生的創業熱情。良好的創業社會環境首先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共同的認知,明確高校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其開對于大學生好的創業想法和構思,社會中成熟的企業需要主動幫扶學生,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從而促進學生創業。高校可以依托團委學生會,讓師生足夠重視,形成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最后學生實現專業課知識學習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形成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政府乃至國家的重視,全面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解決應屆畢業生就業,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也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當認識到現階段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加強創新創業理論教育,多鼓勵在校人員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創新創業,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為社會培養應用型高等人才,提高整體創新創業水平,增強國家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中曉.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建議——以浙江省1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J].浙江教育科學,2016,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