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兵
(銅仁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的理性思考
□ 文兵
(銅仁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想要在社會立足,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科學知識及基本的素養,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堅韌不拔的品性。而當前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在實施拓展訓練的同時,正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作基礎。本文首先分析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再從拓展訓練的必要性及與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在聯系著手,探究實施拓展訓練的主要策略。
高效體育教學 拓展訓練 理性思考
當前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很高,但是存在很多心理問題,意志力薄弱、溝通能力差、團隊協作能力差等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通過拓展訓練,不僅可以讓學生參與實踐,體驗實踐中帶來的快樂,更能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及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當前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模式陳舊,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沒有激發,所以實施拓展訓練勢在必行。新課改的實行為實施拓展訓練提供了可能,而拓展訓練為新課改的實行提供了理論創新,兩者互為補充,為高校體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2.1、教學組織形式單一
新課標的出臺,明確規定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高校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在課堂扮演主角,讓學生在其帶領下做訓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實踐的積極性。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逐漸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2.2、體育教學模式陳舊
體育課的“三段式”教學模式由來已久,也一直延續至今,被很多老師運用。“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一固定模式,隨著當代學生的不斷成長,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學生也因此對體育課毫無興趣可言,教學更難實現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當前,很多教師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將拓展式訓練、快樂的教學方法引入體育課堂,效果顯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增加了課堂的愉快氛圍。
2.3、體育老師教學意識差,教學上流于形式
教育部門對于體育教學沒有明確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很多體育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態度散漫,再加上一些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程沒有意義,無足輕重,忽視體育課程的影響。因此,很多體育教學只簡單的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有意義的教學環節。
2.4、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參與熱情低下
不論是教學模式的單一陳舊,還是體育教師的教學態度散漫,體育教學的主體畢竟是學生。學生上課的參與程度很大方面影響著課堂質量及教學質量。而當前的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找理由拒絕上體育課。課前的熱身跑步等運動,在學生看來,都毫無意義,毫無興趣。再加上體育課專門的運動課程教授,例如籃球,足球等,女生普遍興趣不高,就會選擇逃避,再加上教學模式的呆板,學生更能對體育這一課程提起興趣。由此看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很少,他們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
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在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拓展訓練提升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與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而在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弊端,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目的不明確,學生參與度不高等,這些情況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與目的。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很有必要。
3.1、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弊端,直接影響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體育的訓練,并非單一的力氣訓練,而是學生身體平衡、大腦更加靈活的訓練過程。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三段式”教學,教學觀念落伍,方法很單一,體育課程每節課都是重復不變的環節,學生很難有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做示范,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即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位于次要地位的教學模式,單純性追求體育成績與專業技能的掌握,缺乏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塑造,嚴重割裂了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與綜合素質提高之間的關系。因此,實施拓展訓練,在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尤為重要。
3.2、高校體育教學發展改革之要義
高校體育教學隨著學生身心的不斷發展在逐步改革調整。新的體育和健康標準要求:高校體育教學,應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目標,逐步形成快樂體育、實踐體育、素質體育等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思想。傳統的教學,很長一段時間,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率,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是一切,忽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以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思想為指導,融入實踐拓展訓練,體育課程才會變得更加有趣,進而實現新課程對體育教學的標準,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3、高校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基本需求
社會日益發展變化,世界日新月異,未來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及強壯的身體,更要求大學生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這些“軟件”的具備,在當前大學生中缺失太多。而高校的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通過實踐讓大學生走出校園,逐步走向社會。大學生是一個開放性很強的群體,他們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挑戰自我,快樂體育、素質體育的教學模式——開展拓展訓練,恰好滿足他們的心理訴求。
4.1、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與拓展訓練的目標相一致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動作要領的把握,常常忽視學生德、智方面的培養。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學習方法單一,因此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現在一些高校認識到這一問題,開始轉變教學模式,逐漸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
據研究表明,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僅為25%,而拓展式訓練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達到75%,這巨大的數字差距足以表明拓展教學的可行性。拓展教學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地、有效率地學習,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正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起到引導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自我學習方式與對知識把握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營造平等交流、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4.2、現行的體育教學結構為拓展訓練的開展提供了可能
新課標強調:體育教學不能局限于校內,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校外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有利資源引入體育教學中。新課標的實行,為高校體育教學創設了更多有利的外部條件,為有計劃地實施拓展性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拓展性教學除了教授專業技能,還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學習項目,例如信任背摔、解手鏈、齊眉棍、海難逃生等,個人挑戰項目與團隊合作項目的結合訓練,不僅在訓練中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加了課堂樂趣,還能開發學生智力,團隊合作項目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因此,實施拓展訓練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很有必要。
4.3、拓展訓練為體育教學課程資源提供了創新依據
時刻堅持以人為本是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即尊重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將體育與健康有機結合,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拓展訓練不僅包括體能訓練、生存訓練等,還包括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等,從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全面的進行訓練,為體育教學的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4.4、拓展訓練彌補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存在很多不足,拓展訓練正是為了彌補不足,創新教學思路。新課改實行很久,但很多高校依舊難以擺脫舊模式的束縛,他們認為體育只是一門簡單的課程,可以應對考試便沒有問題了,即使新課改明確了體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很多高校并沒有按照新課改嚴格要求自己。有些學校只是理解新課改的表面含義,開始有意識的進行集體訓練,將學生作為主體,但是都無法像拓展訓練那樣深入的挖掘學生的潛能。拓展訓練表面是在訓練培養學生,但更深的是在啟發學生,啟發他們思考文化、思考體育的精髓,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啟發學生思考素質教育的內涵,讓學生為真正走入社會做最充分的準備。
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顯而易見。如何實施拓展訓練成為很重要的課題,策略如以下幾點:
5.1、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增設拓展訓練的選修課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尤其男生女生的差異很大,拓展訓練時不能統一要求學生,應該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不同的訓練目標。部分拓展訓練難度和要求很高,相應的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也高,一些學生很輕易的做到,而部分學生很難做到,教師就需要一一指導,讓學生選擇適宜的訓練內容。高校體育教學中,簡單的、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拓展訓練引入進來,通過必修課的方式讓學生提前參與,而挑戰性較高、難度系數高的拓展訓練可選擇選修課的方式,供身體素質高、興趣高的學生選擇。拓展訓練本身就是開放性訓練、具有挑戰的訓練,再加上一些拓展訓練很有針對性,且學生有實際需求,高校可聯合體育部門,聘請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授課,例如女子防身術,女大學生都很有興趣學習,高校可以適當考慮,增設類似的選修課,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5.2、培養專業化的拓展訓練師,優化拓展訓練方法
當前高校的拓展訓練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有很多臨時轉行的體育教師,他們不具備教授拓展訓練的能力,難以滿足學生對拓展訓練的要求,也直接影響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開展。所以,培養這樣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拓展訓練師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聘請專業的拓展訓練師,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校內普通體育教師的拓展訓練力度,通過培訓、學習、考察其他學校專業教師的方式,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其次,營造輕松愉快的高校體育教學氛圍,經常舉辦校內比賽、校際比賽等多種文娛活動,讓學生真正投身到拓展訓練來,真正對拓展訓練產生興趣。最后,拓展訓練的方法不是一層不變的,要與時俱進,多引進新的訓練方法,可以更加提升學生的拓展訓練水平。
5.3、優化拓展訓練的器材,為拓展訓練提供充足的場地
拓展訓練的開展自然少不了器材與場地。因此,有效的拓展訓練,就需要高校不斷優化拓展訓練的器材,提升器材的使用率,創設良好的充足的訓練場地,這對高校來說,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且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費用支出。
5.4、采用俱樂部教學模式,提供個性化的拓展訓練內容
實施拓展訓練,大學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各異,教師可采用俱樂部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提供個性化服務。高校體育部門借鑒俱樂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深入開展拓展訓練,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也可以培養專職教師,更好的為學校服務。
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拓展訓練的實施對培養當代學生有重要的意義。
[1]蘇康國.體育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應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06).
[2]高悅.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01).
[3]呂明月.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教學探析[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4]肖永紅.高校體育拓展對學生的影響研究[J].中國市場,2010,(48).
[5]馬勝永.我國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
G807
A
1006-8902-(2017)-10-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