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月娟
(九江學院 江西 九江 332005)
高校開展攀樹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李月娟
(九江學院 江西 九江 332005)
近年來,我國一直推行素質教育,所以各大高校一直在開展各種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攀樹其實是一種非常新型的戶外運動,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能夠豐富學生們的思想和內涵,對學生們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攀樹,學生們能夠樹立愛護樹木和愛護環境的理念,還能夠滿足在樹上開展運動的好奇心。本文分析了攀樹運動的發展背景、意義以及高校能夠開展攀樹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讓攀樹運動能夠成為各大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大重點,為我國的教育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高校 攀樹訓練 必要性 可行性分析
攀樹運動作為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運動文化,一經推行就受到各大高校的歡迎。攀樹運動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被提出了,而且慢慢慢慢轉化為一種集娛樂、運動為一體的運動項目。現如今,各大高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漸漸開始豐富學生們的學校活動,所以開始推行攀樹訓練。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加強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攀樹訓練開始在學校內逐步展開。攀樹訓練豐富了攀爬訓練內容,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靈敏與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及攀爬技能 ,為其他攀登項目訓練奠定扎實基礎。經過攀樹訓練,不僅學生們的體能和技能都能得到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也會大幅度提升。
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美國人提出了攀樹運動。攀樹訓練從此從探險運動轉變為了一種集娛樂、職業、大眾化的運動項目。一開始,參加攀樹運動的人并不多,而且沒有對攀樹運動引起多大的重視。21世紀初,香港的攀樹運動者帶動了中國內地的許多攀樹愛好者一起進行攀樹運動,雖然規模較小,但是參加者的熱情依舊非常高漲。直到2010年,第一屆香港區舉辦了攀樹的比賽,引起了國際的攀樹協會的著重關注。最后,香港的攀樹運動者帶動了中國內地的大眾人民一起進行攀樹運動,攀樹運動就此在全國展開。2012年時,廈門大學決定開展攀樹運動課程,成為了攀樹運動發展的里程碑。此外,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中國的各大高校也逐步將攀樹訓練提上了日程。
2.1、響應國家的號召
我國正在推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人才興國戰略,高校推行攀樹訓練也是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2003年針對現代大學生的各種生活能力、抗壓能力、耐挫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應對自然災難和緊急狀況逃生能力較差的現狀,我國的素質訓練剛好能夠督促各大高校進行對學生的培訓,促使學生們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成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2.2、提高學生們逃生技能
攀樹課程不僅僅是能夠娛樂大眾的一項體育運動,更是能夠提高學生緊急逃生意識和技能的一項運動。當今社會,許多學生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績和學習,忽視了身體鍛煉,導致一個個學生不是病秧子就是文弱書生。時代在發展,現如今的社會不是學生學習好,文化成績棒就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的。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會將身體素質當做學習革命的本錢,合理鍛煉,才能夠取得雙贏。而目前我國的教育只是應試教育,還存在很大的教育漏洞。基礎教育這一塊缺乏逃生技能的模塊,使得國家培養出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他們只會紙上談兵,卻完全忽視了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所以攀樹訓練剛好能夠彌補這一塊的空白,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斷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
2.3、回歸自然,回歸人類本能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說,人類都是由猿進化而來,所以說攀樹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運動。攀樹作為我們祖先的重要的生存和娛樂方式,在祖先們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說,追其溯源,攀樹原本就是我們人類進行生存的基本需求。
而在這個不斷進步的高信息時代,快節奏的生活和重大的生活壓力讓人們放棄了原本自然的娛樂方式,改為更為先進、更為現代的娛樂方式。這些娛樂方式只能一時緩解人們對于生活的壓力,周而復始,難免會養成對身體不好的壞習慣。而且在這個充滿鋼筋水泥的世界里,人們娛樂的方式僅僅靠手機和電腦,坐在床上或者躺在家里的任何一個舒適區就可以完成,這種娛樂方式不僅僅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剝奪了我們需要鍛煉的能力,還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在這個充滿喧囂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在邁著急速的步伐往前沖,卻忘了能夠停下來看看風景,享受生活。
想象一下,當你疲憊了一天,面對了一整天的手機和電腦,乘著車回到由鋼筋水泥鑄成的家里,整個人的靈魂都是脫離身體的。而如果我們背著專業的裝備,徒步走向叢林里,進行一項有益于身心的攀樹活動,耳邊是大自然中清脆的鳥叫聲,身邊是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那么整個人再次感受一下,一定會放下疲憊的身軀,讓靈魂也跟著歇一歇。這種能夠停留下來傾聽自己內心需要的運動只能由攀樹活動來完成,讓學生們在運動的過程中,來一次與自己靈魂的深刻對話。
2.4、喚起童年的回憶
起初攀樹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一種專業的運動技能,而是一種童年的回憶。對于大多數農村的孩子們來說,攀樹是小時候必不可少的一項游戲活動。攀樹登高望遠,對于許多小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可磨滅的童年快樂記憶。當我們手腳并用地爬上一顆顆樹的頂峰時,所看到的風景已經不是樹下的那種場景了,我們會因為克服恐懼和征服膽小的喜悅而覺得樹頂的風景格外迷人。這也是很多有攀樹經歷的成年人的一種感受。并且這種童年的美好記憶是不能夠被輕易抹殺掉的。
2.5、豐富高校的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們鍛煉身體的積極性
很多高校將攀樹運動作為一種野外拓展訓練使得很多學生激起了運動的欲望。體育課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夠激起學生們對于運動的興趣。傳統的體育教學十分單一,要么是球類,要么就是跑步,不僅僅形式單一,就連內容也十分枯燥無聊。學生們學習體育只是為了應付國家的應試教育,使得學校培養出的大部分學生都成為樂高分低能的學生、而攀樹運動不僅僅可以滿足學生們對于大自然的好奇心,還能夠拓展學生們的思維,不失為一種豐富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好方法。
3.1、學校備有攀樹需要的樹種
攀樹運動是教會學生通過專業的技術攀爬不同種類,不同高度的樹木。全國高校都種著成百上千的樹木,多種多樣,可以滿足學生攀爬訓練的不同要求。不同的樹種可以讓學生訓練不同的項目。攀樹各種項目所需要的樹種是不同的,校園里不同的樹種剛好可以滿足各種運動項目。而且校園的環境安靜、優美,更適合學生鍛煉。
3.2、滿足攀樹所需要的設備
攀樹運動是非常典型的戶外活動之一,它與一些野外生存活動或者戶外遠足活動非常相像,既具有危險性也具有趣味性。為了學生們的人身安全,攀樹運動需要準備非常專業的設備來讓學生們學習攀樹。而學校不僅有攀樹這一項戶外活動,所以會經常具備這些戶外活動設備,足以滿足攀樹運動的要求。
3.3、滿足攀樹運動所需要的專業指導人員
學校的老師們都是經過專業訓練過的戶外運動人員,他們不僅僅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更具備專業指導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攀樹的訓練。這些老師們因為有很多其他戶外活動的經驗,所以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們進行攀樹訓練。
4.1、高校需要一些指導攀樹訓練的專家進行指導
學校現在對于攀樹訓練并沒有很多的經驗,所以需要請外校的專家來指導工作。讓老師們跟專家學習,盡快地掌握好攀樹訓練課程的要領,然后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最終將專業的技能知識與教學相結合,對學生能夠盡快地接受和適應攀樹學習而做好準備。
4.2、加大攀樹訓練的資金投入
學校既然想要開展新的戶外活動來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就必須要做好萬全之策。加大資金投入是最最基本的手段,因為只有加大了資金的投入,攀樹活動才能夠有足夠的訓練場地和訓練設備,才能夠有資格去請一些擁有專業技能的專家來幫助學校進行訓練指導,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攀樹訓練。
4.3、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
有了資金以后,學校才能夠有能力去請那些擁有專業技能和資歷高的戶外活動老師。那些攀樹訓練的老師擁有多年攀樹訓練的經驗,而且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教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們在鍛煉的同時還能夠有興趣學習更多有關攀樹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4.4、加大對教師的培訓
如果有一些新的攀樹訓練教學的老師,對于學校的訓練環境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沒有過硬的教學經驗。這時候學校就應該利用好時間,讓老教師能夠有時間培訓新的教師,讓教師們的能力能夠不斷地在學習中提升,而不是根據日積月累的教學。因為這樣一來,老師們就會在教學中可能誤導學生,讓學生不能有效地學習好攀樹運動。此外,學校還應該出費用給老師,讓老師們去學習更多有關戶外活動的知識,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不斷地學習和改正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地升級。只有教師在不斷地進步,才有可能將學生教的更好,才能夠讓學生學好攀樹運動。
綜上所述,攀樹運動不僅僅是一項能夠娛樂大眾的運動,它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通過攀樹運動,大多數學生不僅僅能夠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樂趣和喜悅,還能夠在攀樹訓練的過程中體會到運動和力量結合的快樂,能夠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把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上去,成為一名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新型進步型人才。現如今的教育只是注重考試,而忽略了學生們需要拓展思維方式和開闊視野滿足好奇心的需求,所以攀樹訓練剛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滿足學生們學以致用的渴求,讓攀樹運動作為開啟他們進行素質提升的第一步,逐步成長為全面發展和進步的人才。
[1]駱騰昆.攀樹運動發展的簡介[J].當代體育科技,2015(23).
[2]馬加香.淺析攀樹運動的文化特性[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04).
[3]陸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入“童年嬉樂課程”——從廈門大學的“爬樹課程”說起[J].基礎教育研究,2012(18)1.
[4]王藝武.圍棋納入高校研究生體育課的可行性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
[5]馬大慧.攀樹運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03).
G808
A
1006-8902-(2017)-10-ZQ
李月娟(1976-),女,陜西人,本科,九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拓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