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教育的途徑
吳珍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面臨的一個新挑戰。本文闡述了90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探討了90 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90 后大學生 思想行為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學生是指出生于 1990 年至1999 年的大學生。大眾普遍認為,他們是空前幸福的一代,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享用者,是信息時代的優先體驗者。受我國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網絡發達等因素的影響,90后大學生在思想行為上凸顯的新變化和新特征,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戰。
90后大學生個性特征鮮明、思想觀念復雜、行為表現務實,是備受關注同時也備受爭議的一個群體。在復雜的時代背景下,他們獨特的形成了思想心理和行為方式。主要表現如下:
1.價值觀念的多元化與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在價值多元的環境下,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理想與現實同在,物質與精神并存,呈現出開放多元,兼容并包的特點。最為突出的表現是主流價值觀有被模糊化、邊緣化的傾向,諸如奉獻精神、集體主義精神、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等,在部分90 后大學生的心中地位已降低。他們對社會中的道德榜樣不感興趣,更多地關注娛樂圈中的歌星和影星。他們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他們排斥重復、單一,不斷嘗試,追求多維體驗,表達方式現代化、多樣化特色明顯。
2.國家意識強烈,政治追求多元,淡化信仰的趨勢。大部分90后大學生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當出現突發的國家重大問題或社會熱點問題時,他們有著高漲的愛國熱情和較高的政治關注,通過網絡關注、網絡言論、現實討論等方式表達個人態度,但由于政治效能感不強等原因,他們的表達方式以關注、私下討論、保持沉默等內隱方式為主,實際參與度并不高。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多元、淡化甚至迷失的現象比較普遍。
3.獨立自主,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合作意識較弱。90后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寵愛,生活優越,習慣于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過度關注自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獨立自主意識強烈,他們在和父母產生分歧的時候,往往比較任性,很難換位思考。他們集體主義意識比較薄弱,難與人合作,對見義勇為等行在觀念上的認同程度也不足,即使觀念認同,但卻難以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等。
4.心理問題凸顯,受挫能力差。90 后大學生成長于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他們有著較強的幸福感受能力和珍視生命的意識,但社會環境復雜,價值觀念多元化,導致許多大學生不能正確樹立穩定的信仰理念,精神空虛,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經不起挫折。他們從小缺乏獨立生活的經驗,受到祖輩父輩的庇護,社會經驗、閱歷都很欠缺,心理比較敏感,情緒容易產生波動,抗挫折能力以及心理調適能力還有待提高。
5.思想活躍,過分依賴網絡。9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能方便快捷地接受各種新生事物,也很善于利用網絡獲得有價值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并運用一些途徑傳播與張揚這些新事物。網絡環境對90 后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游刃于網際之間,部分90 后大學生過分依賴網絡,整天沉醉于網絡游戲和虛擬的世界中,長期缺乏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影響了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出現憂郁、孤獨等負面情緒。
針對90后大學生表現的新特點,教育者應理清思路,講究策略,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
1.發揮“思政課堂”為主要渠道的作用。針對90 后大學生存在的價值觀非理性化、理想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傾向嚴重等問題,應充分發揮思政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堅持用主導價值觀念教育學生,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光榮歷史呈獻給學生,使課堂成為與大學生溝通、交流、討論的重要平臺。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帶學生到田間地頭、生產車間、模范人物中進行學習交流,激發他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和信心。堅持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培養90后大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結合當今社會形勢熱點,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創新符合大學生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心理教育形式。面對90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應逐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加強心理調適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能力。設立專門的大學生心理教育機構,建立一支由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工作者和學生工作人員等組成的完善的工作隊伍。開展“朋輩”心理教育,實現人人都是心理康復師。
3.重視實踐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引導90后大學生積極融入社會生活,在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和認識社會。要從認知上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挫折、從心理上舒緩挫折,勇敢面對挫折,在實踐中去克服挫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校可以通過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研究會、社會調查、校外參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深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生產車間,深入普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擴大學生的視野,將社會實踐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能夠使他們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4.開辟網絡教育新陣地。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體系,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立一批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來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認識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建立校園生活網、就業指導網等主題教育網站,寓教育于服務之中。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加強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研究,充分利用網絡的實時性、交互性、多媒體性來創建良好的思想教育情境,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1]湛紅艷.“90 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4).
[2]曾蘭.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研究綜述[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0).
[3]蘇玉華.“90 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及其 教育對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