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新,興美丹,王 路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2)
淺談思維導圖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于化新,興美丹,王 路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2)
生理學作為醫學生的必修課,也是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其理論內容繁雜、抽象難理解,如何高效完成生理學教學目標,搭建好與后續專業課間的橋梁,是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巨大挑戰。通過探討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工具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為解決目前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借鑒。
思維導圖;生理學;教學輔助工具
生理學主要研究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及其規律,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后續專業課程的理解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理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目前,醫學知識日新月異,更新速度迅速,生理學教材也越來越厚,在這樣內容多而教學學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常采用“滿堂灌”教學模式,不僅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易產生畏難情緒。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更加有效地組織教學,使學生高效率地掌握生理學知識。
我國現行的醫學教育模式仍主要采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三段式”模式,也就是學生先進行醫學基礎課程學習,然后再進行醫學專業課程學習,最后進入臨床實習。這種模式的最大問題就是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嚴重脫節。目前,高校都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除了重視理論教學,還要重視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不能將其視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成為主動進行信息加工及建構知識的執行者,教師也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推動者。目前,教師只是在盡力傳授知識,學生一味被動接受,這種“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差,依賴心理特別重,自主學習能力低下。教師應該將學習知識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進行歸納總結,自己建構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根據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創造的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1]。思維導圖的基本要素包括圖像、文字、線條等,將這些要素有機結合,直觀表達出知識關聯和思考過程,有助于學習者理清思維,提高信息加工處理效率,增強學習記憶能力。思維導圖還可以成為學生的智能伙伴,鍛煉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充分調動全腦機能,化繁為簡,將復雜的知識體系以清晰明了的圖形形式,簡潔直觀地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將被充分激發,其發散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也會得到鍛煉。
2.2.1 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 學生面對內容多且抽象的生理學課程,往往抓不住重點,如何幫助其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用5分鐘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復習,方式可靈活多樣,既可讓學生填寫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的空白,也可讓學生在黑板上就某個知識點迅速畫出一個簡易的思維導圖;在課程即將結束的5分鐘,讓學生快速將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在這樣的提煉概括鍛煉中,知識將不再雜亂無章地堆積于學生的大腦中,而是形成了合理有序的知識結構。
2.2.2 利用思維導圖建立學習型組織 目前高校普遍面臨的一道難題是,學生高考后邁進大學校園,失去了以往家長和教師的嚴格管束,往往表現出自我約束不足、自控力差、學習勁頭大大降低。而思維導圖對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以及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學習的良好氛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組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不斷交流、反思,一方面可以促進知識充分共享,實現小組成員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各成員的潛在知識能力,使隱性知識顯性化。
2.2.3 利用思維導圖高效復習 每到學期末,教師往往會聽到學生說生理學內容太多記不住,還會看到大量學生在考前突擊復習。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復習。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了遺忘的規律,即遺忘發生速度是不均勻的,其表現為先快后慢。科學記憶能夠對學生復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將知識由短時記憶變為長時記憶,其中速度與質量是關鍵[2]。由于傳統筆記中關鍵詞往往被埋沒在一大堆不重要的詞匯中,拿著傳統筆記復習,一方面,要記住很多不必要的內容且要重新搜索關鍵詞,時間就白白浪費掉了;另一方面抓不住重點,復習效率低。而利用思維導圖復習效率之所以高,是因為其抓住了知識中的關鍵詞,只記憶關鍵詞可以節省大量復習時間,大大加快復習的速度,因而可明顯提高復習質量。例如,學生對當天所學內容進行復習的時候,利用思維導圖只需花費短短的幾分鐘就可以復習一遍,學生可以反復多次不斷看,不斷檢查,不斷加深理解。這樣的復習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還讓復習變得更輕松、高效,學生會更加科學地管理及利用時間,實現高效學習。
2.2.4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 思維導圖是將思維可視化、具體化。左側的大腦皮層主管語言文字、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右側大腦皮層主管空間辨認、圖像認知、音樂欣賞等。思維導圖將語言文字圖形化,同時可以調動兩側大腦的功能,充分開發大腦潛能,有利于幫助學生自主建立知識結構,培養思維能力。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對思維導圖要不斷補充修改,這樣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構建能力,加強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彌補了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欠缺遺漏之處,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和進取。
2.2.5 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目前生理學的考核方式單一,傳統教學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3],學生往往突擊復習,沒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而是完全死記硬背,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評價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反映不出學生真實的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做到多層次、多視角、全面反映學生知識、技能、素質,是擺在教育者面前的復雜課題。我們在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發現,其使教師能從學生那里得到反饋,有效追蹤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客觀、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1)布置作業,讓學生課后進一步完善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2)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新課內容,親手繪制一幅關于新課知識的思維導圖;(3)展示學生思維導圖作品,抽取學生對所繪思維導圖進行陳述演講,教師及其他學生打分評比;(4)在試卷中增添思維導圖試題等。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教學輔助工具,能使學生知識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其快速整理歸納信息的技能大大加強;能對知識從宏觀上進行整體考慮,抓住重點;能從多種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眭永翔.長時記憶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4(21):76-77.
[3]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G424.1
B
1671-1246(2017)22-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