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祥
基于董事會視角分析CFO財務執行力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王曉祥
CFO職能的發揮對于公司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CFO在企業的職能主要有兩種,即財務監督和戰略支持。但在企業實際經營的過程中,CFO的職能效果發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和契約不完備的背景下,本該在公司治理中處于核心地位的CFO卻被置于尷尬的境地。其中,CFO自身的能力不到位及在企業中的權力不到位將嚴重影響CFO在企業中兩大職能的發揮。
CFO財務執行力 公司治理 董事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行業之間的競爭力變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越來越狹小,為了占據有利的市場空間,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一些企業開始采取非正當的手段來提高競爭力,獲取投資者的信任,進而得到企業經營發展的資金和達到良好的投資預期。財務造假成為最直接、最便捷和最低成本的“伎倆”。在企業看來,玩弄財務報表上的幾個數字就能輕易的達到粉飾企業利潤的目的,實在是太便捷了。由此,21世紀以來,財務造假丑聞頻發,且都出現于世界重量級的企業。這不禁引發人們對CFO財務職能發揮的思考,在種種會計丑聞背后本該是企業財務監督人的CFO又發揮了什么作用呢?《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頒布無疑是更加明確了CFO的職能作用,其對CFO進行重新定位,將財務監督與戰略支持認定為現代標準意義的CFO職能。
1.CFO財務執行力。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在于執行力。執行力是一種操作能力,是利用既有資源達到預定目標。因此,在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執行力是其重要構成??梢苑浅P蜗蟮姆Q其為“重要橋梁”,這個“橋梁”連接著目標和實際結果。同時,執行力也是企業中的一種紀律,其與企業策略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執行力是企業組織文化中的核心組織部分,甚至執行力是考核企業領導者的重要內容。推而廣之,CFO的財務執行力,即CFO的操作能力,CFO利用企業既有資源貫徹落實企業的戰略意圖,從而達到企業預期的目標。
2.公司治理。公司治理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達到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即如何利用現有資金獲得投資報酬,使資金的提供者按時收回原有資金并獲得較合理的回報。公司治理產生于現代公司制度的基礎上,而現代公司制度以高度專業化的分工為基礎。在當前中國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完善公司治理是推進企業改革行之有效的路徑,這是能否完成中國市場經濟轉變的關鍵一步??梢院敛豢鋸埖恼f,要想提高中國現代公司的治理效率,關鍵在于對公司治理的研究,通過對公司治理的研究最終還可以推進企業改革。這在當前中國的產業轉型過程中不僅具有有效的理論意義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企業非常有必要認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且制定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
CFO在企業中屬于管理層,并且是企業高層管理團隊中重要的一員。CFO個人的能力強弱會直接影響其職能的發揮,進而會影響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執行。反之,CFO職能的充分發揮對公司業績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CFO在高管團隊中具有特殊性,而我國的制度背景又不同于別國,本文通過多種視角分析CFO的職能發揮及其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1.委托代理理論。委托代理理論不僅在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信息經濟學也將其作為核心內容。可以說,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委托代理理論的出現,不僅體現在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而出現的分工細化,也體現在專業化分工下專業代理人的出現。因此,委托代理理論的本質特征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這種理論最早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有體現,當時指出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管理者可能不會對公司的管理盡責盡職,由此就會產生代理問題。對委托代理理論的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假設,其中包括從理性經紀人的假設出發,假設人都是利己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在所有權和實際控制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中,管理者的行為特征與公司的利益息息相關,加大了管理者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和敲竹杠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另外,由于所有者不直接參與公司的管理和決策,對公司的事務不能及時清晰的了解。這種因為參與不足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嚴重的會造成管理者同股東之間的矛盾沖突,代理問題便由此產生,相應地出現了專門研究代理問題的代理理論。
2.信息不對稱理論。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建立在“市場上的經濟人擁有所有信息”的假設基礎之上,但現實情況證明,經濟人在市場上不可能擁有所有的信息,而且不同經濟主體所得到的信息種類和多少也不相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信息不對稱。而研究市場中這種信息不對稱狀況的理論就是信息不對稱理論。當人們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時,每個人由于自身資源的不同,所獲得的信息資料也具有差異。一般情況下,具有較多信息資源的一方,擁有較大的知情權,在市場競爭中會處于有利地位,更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而信息較貧乏的人,內幕知曉度低,更多地處于被動狀態,在競爭中處于較弱勢的地位。由于信息不對稱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影響較大,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而信息不對稱理論主要應用于公司治理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存在于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之中,因此處于信息貧乏一方的企業所有者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只為獲得有用的信息。公司所有者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還可限制公司管理者因道德風險等而損害公司的利益。此外,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在經營目標上可能存在沖突,這種不可避免地問題加大了道德風險的發生。與企業所有者相比,管理者無疑處于信息的有利一方,他們可能會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盲目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使股東和企業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不是真正從企業的利益出發制定和執行戰略決策。而處于信息劣勢的所有者無法及時獲得全部有用的信息,及時制止管理者的行為使其不損害公司的利益。
而CFO職能的有效發揮在一定程度上能較好的解決公司的信息不對稱問題。CFO是對公司財務狀況最了解的管理者,且對財務信息掌握的較全面和透徹,并且自身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因此,當CFO參與到公司的戰略制定和執行時,能利用自身財務知識和所掌握的公司財務信息,較為準確的作出更有利于公司利益的決策。此外,CFO對公司的經營狀況了如指掌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其并不完全依附于CEO,因此可以在經濟活動中對其他管理層的行為起到監督的作用。
3.高階管理理論。企業高管的戰略傾向和決策選擇受到他們自身學歷、價值觀和性格等特質的影響,因此作為企業管理者一員的CFO其個體特質會影響其職能的發揮。這會體現在性別差異、年齡大小、教育背景、成長環境等方面。除此之外,CFO的任期也在需要考慮的因素中。
4.社會資本理論。企業的社會資本具有生產性,這與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相似,尤其是在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國內,發達的人際關系網絡也是基本特征之一。這種特征使得我國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不同,為了拓寬人際關系網絡就出現了兼職行為。而企業高管的兼職行為不僅使高管自身受益,也使企業獲得較多的社會資源。
綜上,CFO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會影響公司治理,從而影響公司的業績及企業價值。總結如下:一是為了降低雇傭風險,CFO會采用對自身有利的手段,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的職業判斷來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二是由于CFO的職能特征,其進入公司董事會與公司利益休戚相關,CFO職能的發揮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性活動。三是CFO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稅收的合理規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稅負,使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司內外部投資者及其決策機構,應當重視起CFO的財務執行力作用。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