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重慶科技學院數理學院,重慶 401331)
奧爾堡大學PBL教學模式觀察
何勇
(重慶科技學院數理學院,重慶 401331)
PBL教學法目前屬于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主要以問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何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進行學習。作者考察了奧爾堡大學的一些上課情況,并對觀察到的結果做一個簡要的總結和說明。
PBL;分組;傳統教學
PBL教法目前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是對傳統教法的補充,作者前往奧爾堡大學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教學觀察和實踐,對PBL教法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現將觀察的結果總結如下。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是學生通過在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進行學習的一門學科[1]。PBL教學過程并不是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而是發展學生的其他理想技能和屬性,這包括知識獲取、增強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PBL教學最初是在醫學教育領域而發展起來的,之后應用到其他學科的教學和學習中,PBL過程允許學習者發展他們將來需要的技能,包括批判性評價,文獻檢索和鼓勵在團隊環境中持續學習。PBL教程過程包括學習小組的工作。每個學生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小組中扮演一個角色,角色經常輪換。它著眼于學生的反思和推理,建構自己的學習。在PBL教學中,導師的作用是通過支持、指導和監控學習過程來促進學習。首先教師必須建立學生的信心,使他們相信能夠通過努力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的同時也能擴展他們的理解力。這個過程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的。PBL代表了傳統教學模式和學習哲學的一種范式轉換。其次,傳統教學更多地是以課堂講授為基礎的,而PBL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或講座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往往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和資源來支持小組學習[2-3]。
根據作者觀察,奧爾堡模式,核心原則是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預期學習效果,教師在課程的組織和確保學生的項目工作能夠按時完成方面起著核心作用。包括他們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應用PBL原則。根據作者的觀察,奧爾堡大學確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課程、項目和微型項目。教學活動主要是為學生每學期的頭兩個月開設課程,根據作者的觀察,講課、討論和練習通常用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和完成。
講課是古典和傳統傳授知識的方式,以教師為導向,在PBL教學中,講課也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課前,老師與課程相關的教學人員一起制定課程計劃,主要方式是討論和聽取各方面建議等。教學過程中包含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和以前的知識的回顧,使得對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氣氛是放松的,如果有學生有問題、困難或挫折,老師們總是會停止講課,盡力幫助他們。在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后,老師們將繼續下去。在PBL教學中,項目頻繁使用,以學生為本。據Claus(奧爾堡大學教師)說,項目經常會有討論,討論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他們自己對項目工作的看法。對于課程,討論也可以作為學習的媒介,并作為培養專業實踐必備技能的工具。
在Aida Guerra(奧爾堡大學教師)講授的一門課中,她介紹了會議議程和基本原理。通過對PBL的充分討論和論證,讓學生們發現問題。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項目管理、人員管理、行業聯系與工作關系、創新與創新技能、企業生活與經濟知識、教育綜合素質等方面給予了一些調查數據支持。除了工程質量和技術技能外,PBL教學模式表現出了更高的效率和回報。顯然,PBL與其他學習模式不同,她的這門課程是為所有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新生開設的,但其核心意圖是讓學生體驗并建立PBL的基本框架。經過描述和定義,讓學生感覺課程設計中的一些活動是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項目活動中,每一組被要求在一張紙上寫或畫一個PBL的概念圖,時間為20min,然后將其他組的概念圖比較,“偵察”5min,最后根據發現,討論并詳細描述他們的概念圖5min。老師嚴格控制每個階段的時間。大部分學生積極參加了討論,但仍有少數學生無法深入開展活動,包括交流和同伴學習。
作者問Aida Guerra,在這門課任教的6年以來,她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困難嗎?她回答說有些學生總是過分評價他們能得到的結果。小組開始工作時,通常認為這是一項容易的任務。但有些學生真的很沮喪,他們根本無法推動小組工作。他們需要學會如何相互協作。如果有一些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他們會更清楚地了解和促進小組工作的順利進行。每個小組成員分享經驗,從別人的長處吸取教訓,以彌補自己的弱點。這是一個典型的同伴互動學習。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對待不同學術水平的學生?這幾乎是所有課程和教師的共同情況。“也許這取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她回答說,“我們不認為學生可以分成好的或壞的學生,我們每個老師都會盡力提高學生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力”,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以學生參與精心設計的活動精品網絡”。
雖然PBL課程模式上課有一些練習,但更主要的練習主要通過小組作業的形式來完成,老師提前確定課后為學生布置的練習,以提高他們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學生安排自己的學習過程,完全由自己通過獨立思考,通過文獻、書籍和網絡、討論,并寫在黑板或筆記本上得出結論或得到答案,時間是相對固定的:即課后,但學習場所是靈活的,可以在他們喜歡的任何地方,如休息室、食堂大廳和教室。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可以工作,交談,吃一些食物,喝水,有時只是玩一會兒。如果學生有任何問題,他們會通過打電話、發送信息等方式與老師聯系。在此之前,教師參與學習過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因此,這種方法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而教師只是促進者。
PBL教學中,項目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和學習活動,可以分為3種類型:任務、主題和問題。每個學期必須有一個項目,每個項目中的小組成員人數不固定,一年級學生5~7人,高年紀2~3人。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小組室和(至少)一個組長。在項目評估階段,項目報告由小組單獨評估后提交。
PBL教學中,項目計劃大部分針對在奧爾堡大學的學生,幸運的是,作者有機會參與和體驗項目工作的一部分。作者參加了一個于冬宏教授的項目,首先,項目由教師提出,然后由學生提問,最后形成小組。項目簡介將在小組會議前介紹給每個小組成員,老師和學生在第一次見面時互相介紹了自己,老師詳細介紹了項目的基本規定,包括組長與小組成員之間的定期會議、項目的時間安排、報告結構和寫作等,制定明確的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動力,這些方法,跟國內傳統教學具有很大的不同。
奧爾堡大學的PBL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很好的補充,可以發揮小組討論的優勢,彌補我國教學領域內的短板,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
[1]Barrows,HS,Tamblyn,RM.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0.
[2]Boud,D,Cohen,R,Sampson,J.Pee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J].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1999,24(4):413-426.
[3]Dahl,A,Dich,T,Hansen,T,Olsen,V.Group-projects in a problem-oriented setting[M].Biofolia,2012.
[4]De Graaf,E,Kolmos,A.Characteristic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3,19(5):657-662.
[5]Graaff,D(Ed.).Management of change:Implementation of problem-based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engineering[M].Sense Publishers,2007.
[6]Du,XY,Zhong,BL,Anerre Kolmos.The Idea and Enlightenmen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08(2):20-24.
G642
A
2096-4110(2017)04(b)-0114-02
重慶科技學院教改項目,編號:201648。
何勇(1982-),男,重慶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概率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