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周浩(鹽城師范學院評估處,江蘇鹽城 224007)
關于江蘇省中學教育專業認證的思考與探索
劉欣,周浩(鹽城師范學院評估處,江蘇鹽城 224007)
中學教育專業認證是提高專業教育質量的措施之一,通過嚴格的中學教育專業認證,可確保高校中學教育專業人才質量。本文試從江蘇省中學教育專業認證的基本意義、認證過程中高校所面臨的問題及優化方案、對專業認證工作的反思等幾方面進行分析,以求進一步完善專業認證制度建設,從而促進中學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中學教育;專業認證
隨著省內各高校師范專業的日益發展,師范生人數不斷擴增,為省內中學教育提供有力的中堅力量,師范專業的發展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趨勢。但與此同時,與暴露出一些本就存在的弊端。一是隨著師范類專業競爭日漸激烈,部分高校在開設師范專業時,因為盲目迎合就業市場的需求,缺乏長遠的眼光與深層的思考,因此未能建立完善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缺乏開設專業的規范性,在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體系的建立上尚存在一定缺陷,并且缺乏監管力度,對教育質量的把控仍存在不到位之處。二是時代背景的需要,中學教育師范類專業在地方性綜合院校中大體處于弱勢地位,占據比例較小。如何在辦學過程中強化“中學教育”這一特色概念,明確教學發展目標,變成了中學教育師范類專業發展中迫切而緊要的命題。
中學教育專業的設置,與非師范專業最顯著的差異在于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其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培養一批能力與素質兼備的中學教師,提升中學教育質量。因此,在對學生所用教材的挑選、中學教育師范類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教育見習實習基地的選擇上,均圍繞以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力量的方向進行。中學教育師范專業的發展與對于教師行業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息息相關,建立專業化的中學教師團隊,還需要中學師范專業不斷調整更新發展模式,推進發展速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江蘇省中學師范教育應該緊緊把握時代脈搏,通過完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制定專業認證標準,來從宏觀角度上把握專業建設的內涵,指明專業發展方向,提升專業辦學質量,提高中學教育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爭取為省內中學培育優秀的師資力量,帶領江蘇省中學教育走向新的篇章。
“師范類人才培養方案是師范類人才培養的模板,這個模板的科學與否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高低[2]。”2011年以來,我國各省份逐漸實行師范生教師資格國考制度,這不僅給師范專業的本科生帶來激烈競爭,同時也給地方師范院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設立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當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確保師范生能夠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書考試,這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這也是師范專業改革中的一個難題。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依然存在著些許不足,從而中學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中,起到了一些制約作用。中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首先要符合教師教育相關標準,對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進行頂層設計,使之既能很較好地實現培養目標,又兼顧考資格證[3]。其次,中學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在符合教育教學的運行規律以外,更要兼顧基礎教育機構對未來教師的實際需求,這也是中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在中學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過程中,高校可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邀請中學教師提出相關意見及建議,并及時進行采納修正。
參與中學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均要求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中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掌握廣泛的教育基本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應用各種教學實用技能,因此,學生除了在校內進行專業課程的系統學習之外,還要走出課堂,深人一線中學教學單位,進一步獲得真實教育情境中的實踐經驗。要確保教育見習實習工作取得成效,高校應做好系統化的管理工作:提前與各中學取得聯系,制定教育見習實習的內容、時間等工作細節,在教育見習實習過程中,均有指導教師帶隊,保證見習實習的溝通順暢,在實踐活動結束后及時完成考評。指導教師要切實履行導師的職責,從實習生的備課試講、課堂講授、課后反思等環節進行全面而細致的指導;注重實踐基地的建設,建立全程跟蹤指導機制。
參照審核評估系統,設置專業認證各參評環節的基本模塊。
如今的專業認證模式下,是由各院校填報相應數據、自評報告及提供佐證材料,以供專家實地考察時閱覽。其中因為環節設置的問題,學院所提供的佐證材料的準備具有一定的重復性。佐證材料均為打印材料,耗費較多文印,如果換成電子文檔上傳至系統,更為方便快捷。其次,出于對指標內涵理解角度的不同,學校及二級學院對于基本狀態數據及佐證材料的要求可能存在沖突。如若設置專業認證系統,并發布系統操作指南,則更方便各高校進一步理解專業認證指標體系,領會專業認證內涵精神。
在迎接專業認證的實踐過程中發現,部分高校從業人員,對研究指標內涵的理解尚存在不到位之處:比如負責數據填報的工作人員,對研究標準理解程度存在差異,導致在采集過程中的數據會出現一定的沖突。為避免造成工作重復,解決工作中的困惑,進一步完善專業認證工作,相關部門可面對省內高校,組織展開系統性的培訓,梳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創新點。在知識體系層面上,對主要指標解釋,部分術語、指標含義進行了科學地定義或具體地解釋。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細化到工作細節的指導,爭取幫助參會人員深入理解專業認證各項標準。同時建議制定全省統一的師范生技能測試標準,各高校按照統一標準來訓練師范生通用技能。
教師教學狀態、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師范類學生的培養質量,教師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教學的評價和行為傾向,左右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專業認證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教師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專家組在進校認證時,可加強對教師訪談環節的建設,多層次,多角度聽取教師發言陳述,考察專任教師近三年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及其正在進行的學術項目,聽取教師在教學工作上所采取的措施及所獲得的評價,在中學學科教育的進行過程中,教師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證教學質量的高效化,以及學習過程的多元化。
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一定要具備堅定而崇高的職業信念。教師承載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務。地方本科師范院校應積極制造輿論宣傳,采取主題班會、課外見習等相關教學活動,利用各方社會資源,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強化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等優良社會形象,創造氛圍,多措并舉,營造校內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加強學生的從教信念,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幫助樹立學生崇高的職業理想,使師范專業學生深刻認識到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及光榮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堅定其從教決心,培養其成為教育改革和國家發展的推動力[1]。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目標,而不是靜態的目標,因此培養目標也是有一個持續改進的循環過程。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相關高校認真研討符合本校實際的中學教育師范生人才培養規格,構建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建設的激勵保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激發教師課程開發的創造潛能,鼓勵教師大力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尤其要大力開發在線課程和校本課程,使其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完善教育質量保障方案,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加強學生培養過程中學習狀況的調查、分析,特別是其對課程教學的反饋改進,從而提高中學教育本科生教學質量。
進一步加大教師引進、培養力度,努力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據學科專業發展需要多渠道引進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加強教學團隊建設,著力引進重點學科和力量比較薄弱的新辦專業的急需人才,促進相關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中學專業建設青年學科帶頭人的培育和激勵機制促進其盡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和發展機會。大力實施中青年教學骨干的培養和引進計劃,著重抓好崗前培訓、在職培訓,認真實施“導師制”,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管理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制定并切實落實青年教師深入一線課堂觀摩和頂崗制度,鼓勵教師開展中學教育研究工作,努力成為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
[1]劉承宇,詹定洪,胡波.教育實習對免費師范生從教信念影響的調查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16-121.
[2]袁東華.對師范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5(11):18-19.
[3]朱沛雨.教師資格國考背景下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7,30(3):5-8.
G647
A
2096-4110(2017)04(b)-0115-02
[課題名稱]審核評估視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思考——以鹽城師范學院為例,課題號:16YCTCJY059;課題名稱:校督學評估的域外經驗及借鑒研究,課題號:16YCKWQ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