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
摘要:風險管理向來被譽為冰雪上的舞蹈藝術,如何有效規避風險,使其轉變為公司利潤,是每個公司領導人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財務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增強投資公司所制定的決策能力,促使投資公司價值實現最大化。而作為政府投資的主體,國有投資公司具有控制國有經濟和促使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等重要職能,為此,如何更好的加強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極為重要。文章立足于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分析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作為國有產權的重要代表,國有投資公司主要將國有資本作為運營的根本對象,并在生產經營公司的參股控股、債權投資以及適時退出等條件下,充分發揚自身的經濟杠桿作用及其引領作用,促使政府投資主體所投入的資金進一步放大,從而有效達到示范帶動效應,最終提升國有資本的控制力以及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但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的國有投資公司仍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且在經濟信息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投資經營環境仍舊充滿著風險性,為此,國有投資公司必須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不斷完善自身管理方可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
國有投資公司主要任務在于政府投資戰略、國家、地方的建設等,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經濟調控和導向作用。若是財務風險管理不夠嚴謹,不夠重視,國有資產將會受到巨大傷害,甚至是發生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對于國有投資公司有效實現各種風險規避,以減少日后不可預測因素對公司價值取向實現的不利影響,促使整個國有投資公司進行穩序、健康運營,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公司整體風險意識的提升
隨著國有投資公司的不斷發展,其內部管理人員也不斷增加,管理范圍更是逐步擴寬,財務風險管理發生率也與之劇增,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對于管理人員的思維創新能力也有了較高的標準要求。在此形勢下,全面推進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建立健全高效的內控機制,對于各種風險防范,更是國有投資公司不斷創新發展的基本需求。近些年來,知識經濟時代的逐步推進,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相繼提升,但整體風險意識仍待提升,全局性、系統性的風險管理體系也急需建立。部分管理甚至還處于被動式狀態,只有在發生風險時才會考慮到相應的措施補救。所以完善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勢在必行,對于公司整體風險意識的提升及其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二、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三個基本問題
首先,風險估計有待加強。較之一般國有企業,國有投資公司既包含了潛在風險,又具有一般投資公司的不可測風險。通常來說,投資公司大都存在著對公司風險缺乏嚴謹細致的梳理、盤點的問題。其次,風險反應較為緩慢。對于投資企業的日常經濟運營,國有投資公司一般不參與其中,主要是根據法人治理結構,即通過董事會和監事會這兩個機構直接進行經營決策制定、實施監管權力。因此,一旦投資企業的生產運營發生狀況,致使公司經濟財產遭受損害,公司往往會被企業繁榮發展的表面所惑,而未能及時作出反應。最后,風險應對能力有待提升。由于不能準確評估風險和反應風險,致使國有投資公司在風險應對能力上也尤為不足。此外,這也由于投資公司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沒有明確的風險責任主體,一旦風險來臨,各個部門往往相互推脫責任,甚少有人主動去解決危機。同時還由于缺乏科學性的風險防范和控制體系,風險發生后,投資公司不能提出有效性的解決措施,只能“病急亂投醫”,所提出的方案措施往往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子公司治理結構缺乏完善性
不管是投資控股或是投資參股,通常來說,皆是國有投資公司子公司的重要股東,主要是利用董事委派等來對子公司經營進行監督制衡。同時,由于子公司的治理結構缺乏完善性,所以董事會難以有效行使權力,導致了監事會監督機制不能夠切實發揮作用,公司內部人為控制現象尤為突出。此外,作為公司所有者,國有投資公司管理子公司時,由于財務風險控制所依據的信息不夠真實準確和完整,這就導致公司決策信息必然遭受影響。
(三)母子公司有待健全管理體制
通過股權投資形式,國有投資公司據此加強參股子公司、相關企業間的聯系,并建立起以資本為樞紐的產權聯系。當前,母子公司管理體制仍有待健全,而致使財務風險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母子公司沒有統一的戰略引導,且財務預算制度、資金管理體系等還不完善;另一方面,子公司審計監督缺乏客觀獨立性,在重大事項管理上也有所欠缺。此外,對于委派子公司的人員選拔培訓等方面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機制。這些都致使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頻發,難以得到有效管理。
三、完善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健全管理體制
國有投資公司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和業務特點,以此作為立足點找尋財務監管的突破點,加強對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的建設,不斷健全公司的財務內控制度,如此,才能有效促進國有投資公司的健康發展。為此,還必須做到:首先要從集團化的管理方向出發,全面加強公司的預算管理并確保相關的措施落到實處;其次要在集團化的管理框架內,逐步建立起內部資本市場,有效實現資源配置的同時提升效率,促使集團內部總體財務風險管理有效降低。此外,還要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并將其事項具體化,明確規定事前、事中、事后的事項要求,規定子公司必須嚴格進行;最后,建立起獨立的內部審計制度,不斷強化審計工作。對于風險管理人員還要適當增加,并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使其充分發揮母子公司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二)健全治理結構,確保公司知情權
對于子公司的根本控制在于要健全子公司的治理結構,若是缺乏高效合理的公司治理,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就難以實現,所以國有投資公司在進行子公司的治理時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可確立獨立董事職位以健全董事會的功能,同時確保董事客觀獨立性,不斷增強董事會執行功能;其次要提高監事會的人員職業素養,并建立起完善的監事激勵監督機制來促使監事會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責所在,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最后要建設好子公司的高層管理誠信制度,對于公司的信息要真實披露,使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真實、公開透明、準確完整。
(三)提高風險責任意識,深化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除了不可控的自然風險和變化的政策風險外,大多數的風險皆是人為所致,而人為風險主要是由于公司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不高,且沒有真正履行職責范圍切實做好風險防范措施、控制等原因。所以,對于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必須將人為因素放在第一位,并深化公司風險管理文化建設。同時將風險管理文化貫穿于公司整體管理文化建設過程中,確保國有投資公司的各內部皆被風險管理文化氛圍所圍繞。此外,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還要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引導公司整體員工,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的樹立要切實加強。還要為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或是聘請專家開辦研討會,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以為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而貢獻力量。
(四)統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不可否認的是,對于政府在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國有投資企業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國有投資公司是政府的主公司,直接對政府負責,并將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然而,這也并非說國有投資公司可以完全摒棄自身的經濟消息,而是完全包攬于政府所給予的項目,一味的將社會效益需求作為根本。而是要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既要做好政府所推薦的項目,更要在此基礎上尋找公司發展的突破點,最終帶動國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四、結語
國有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若想得到有效規避,就必須重視自身存在的風險性問題,不斷提升投資公司相關人員的風險責任意識,建立健全財務內控制度,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和深化管理文化建設,在政府的有效帶領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同時,還要加強母子公司的聯系和控制,使其公司職位功能切實發揮出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規避財務風險,促進國有投資公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笑菲.投資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市場觀察,2016(z2).
[2]王連龍.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探析[J].消費導刊,2015(12).
[3]吳伶伶.投資公司風險管理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5(21).
(作者單位:舟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