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潔文
【摘要】音樂是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如何在音樂課堂中讓學生體驗音樂的審美情趣。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何利用現代多種教學手段。達到課堂氣氛活躍。愉悅學生身心。開發智力的教學目的。我就對于新課標后的音樂課堂教學。從音樂課程價值體現的幾個方面來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新課標;職中音樂;課堂教學
一、在新課標下的音樂課堂教學,應優化音樂課堂中的整個審美情趣
新課標下的音樂理念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是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知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于學生養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基礎。
音樂的審美情趣,就是喜歡和愛好什么音樂的問題。一個學生為什么喜歡這種音樂,不喜歡那種音樂,和學生的家庭、經歷、性格、文化修養等方面有關系。首先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個人趣味,進而更深一層地通過音樂教學,把健康、純正、明確、自然,對人類社會有意的音樂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
二、在新課標下的音樂課堂教學,應重視音樂新課程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音樂教育教學中進行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務。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在此也愿為音樂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1、轉換教學角色,樹立學生主體地位
比如原來上欣賞課,先由教師介紹曲名、作者、表現內容等,還沒聽到音樂,就先把學生限制在一個框框里,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學生的親身體驗,把音樂的多解性變成單解性,使得學生對音樂本身失去興趣,不注意傾聽,放棄了思考與聯想?,F在上欣賞課,教師應該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音樂的體驗,去理解音樂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多種思維方式去探索問題。
2、淡化教學目標,增強興趣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是完成音樂教學大綱所賦予的教學任務的關鍵。而學生的興趣和欲望來自于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開頭要新穎,銜接要巧妙,結尾要愉悅。
3、突破教學模式,拓展學生想象空
如在欣賞民樂《百鳥朝鳳》時,筆者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可以用畫畫、表演、講故事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結果有的學生畫了一幅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有的學生走到講臺前,把黑板擦當作驚堂木,繪聲繪色地講起森林里兩只鳥兒“吵嘴”的故事……這些都是通過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現出來的,自然而又富有創意。
4、弱化教學考核,鼓勵學生自主評價
這是音樂的本質,也是利用音樂開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依據。準確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運用新課程培養學生的新思維,新課程下的音樂教育,必將顯示出勃勃生機。中學音樂教育處于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著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中學音樂教學新課程理念的根本體現。
三、新課標下的音樂課堂,可以以多媒體手段輔助音樂教學,達到課堂氣氛活躍、愉悅學生身心、陶冶情操、開發智力的教學手段
1、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中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感到枯燥、單調,這樣往往使得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這樣,老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滿美感的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美畫面和MIDI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并激發起了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造欲。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樂器簡介教學環節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認識并熟悉四種西洋木管樂器的音色和形狀結構特點時,我通過電腦分別播放每一種樂器演奏的MIDI音樂片斷,然后利用電腦將每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樂器從音色到形狀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當中就能自然分辯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從而更進一步地去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緒。
3、運用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突破重難點
民族器樂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學生認識和了解民族樂器是必要的,可是,一整套民族樂器數量多、體積大,教學中不便于也不可能一一展示實物,如果教師僅僅是紙上談兵,一堂課講下來也不能讓學生體驗各種樂器的音色,教師演奏多種樂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借助多媒體視聽設備能很容易地實現這個教學目的。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種樂器一覽無余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聲畫同步技術,讓學生感受每一件樂器的發音特點和效果,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互補結合,增加了學生分辨和記憶能力,避免教師費時費力空談樂器的形狀、音色以及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的現象,抽象的教學內容由于多媒體的介入而“改頭換面”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合理恰當地重視了視聽的體驗結合,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