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雨
【摘要】企業文化對企業長遠健康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有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壯大的企業都有很強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才是最終意義上的第一核心競爭力。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建設好企業文化,使企業和企業文化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才能使企業長遠、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在物質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企業道德及其行為規范,也是企業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觀念。大量企業實踐和理論研究表明,企業文化對企業長遠健康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有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壯大的企業都有很強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才是最終意義上的第一核心競爭力。總之,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建設好企業文化,使企業和企業文化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才能使企業長遠、持續的發展。企業文化盡管是無形的,但作用卻是實在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團結作用
企業文化的團結作用,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粘合力,可以把員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他們目的明確、協調一致,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況下協調員工的行為。而這種企業凝聚力的增強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人際關系的和諧性、未定性和健康性。從另一方面看,如果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礎上,企業將不得不靠制度來防范員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損于企業的行為。這個時候企業將被迫安裝許多“防盜門”來預防可能的損失。雖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很好。硬性的規章制度只能維持表面上的和平,而無法達到真正的和諧。因此,用信任的文化區影響員工,省去許多不必要建“防盜門”的成本。
二、激勵作用
隨著我國向市場經濟的成功轉型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的不斷推進,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市場化、激烈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意識到,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建立并保持長久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其中,企業文化對員工績效的激勵作用,作為研究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引起了企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目前,他們更多的是從企業文化的整體上去探討激勵功能——這肯定是重要的,但是對企業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不同激勵作用的研究也同樣不容忽視。本文通過闡釋企業文化的內涵和結構,深入分析了企業文化具有激勵功能的深層原因,著重探討了企業文化的各組成部分對員工績效的不同激勵功能。
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就是要強調尊重人、關心人、激發人。通過企業文化建設,鼓勵職工發揮內在動力,朝著預期目標采取積極的行動,發揮最大的潛力已達到個人心理需求的更高層次。企業內先進的評比、技術職稱的晉升、各種競賽活動、技術比武、演講比賽活動的開展等等,以有效的精神和物質激勵的方式,為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優惠的條件和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導向作用
思路決定出路,企業要發展,觀念是先導。企業要堅持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方向,就要充分運用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服行企業對國家、社會和員工的責任。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文化教育來提高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系列為廣大職工所認可和接受的意識、觀念、道德標準、行為規范等。從而在職工中形成與企業同甘共苦的整體意識,開發職工的智力因素,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不斷更新企業產品,實現企業進步,進而增強企業的實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四、約束作用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范來實現。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員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另一方面,道德規范的約束:道德規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員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范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同仁堂藥店“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道德規范約束著全體員工必須嚴格技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紀律。
五、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有一定的彌補作用
在當今市場經濟社會中,經濟效益決定著企業的命運,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是通過企業管理而實現的,在企業經濟效益的驅動下,企業必然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經營管理,而文化作為影響人類及整個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必然對企業管理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美國著名企業家戴爾·卡耐基認為,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條件下,人們依照某些原則、程序和方法,對管理對象的諸要素及其運動過程加以計劃、執行和控制。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管理。企業管理是用計劃、組織、指揮、控制、激勵等方式,按照一定的生產經營目的而開展的實踐活動。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具有相互包容關聯、互促互贏、相互補充完善的辯證關系。
目前,企業及員工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都隨著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條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轉變,企業管理功能受市場和人們思想意識以及企業實際的影響,不可能發揮出人們想象中的、理論上的全部功能,企業文化則可以彌補企業管理功能中的不足并給予補充、完善。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與長期的發展,必須及時了解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給與這些矛盾及時的解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公司制度,硬性命令與規定會失效或者效果不顯著,這就需要企業文化的補充。通過企業文化的協調作用來補充企業管理所不能達到的管理目的,可以維護企業內部領導和員工之間的和諧和團結。
企業員工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體,企業管理的主要管理對象即為員工,因為員工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根本。所以,企業必須做好管理工作,而這又需要企業文化的幫助。企業文化建設可以促進員工與領導的相互溝通,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只有員工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具有強烈的工作熱情,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自主性與創造性,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
從以上對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作用的分析可以發現:成也企業文化,敗也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企業文化的作用,自覺樹立企業文化意識。做一年的企業靠運氣,做十年的企業靠經營,做百年的企業就要靠文化。文化是可以傳承的財富,是軟實力的象征。只有不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夠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