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昕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雙一流”目標,這對高校學科建設工作是一次極大的促進。該文針對目前高校學科建設的實際需要,討論了高校圖書館在促進學科建設過程中應該發揮的作用,同時討論了不同于傳統被動服務模式的主動學科服務模式,以期為高校學科建設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服務 主動服務 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75-02
學科建設是現代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未來高校健康高速發展的重要基石,這也促進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功能性和服務理念正在向以學科服務為核心轉變。計算機技術和讀者服務需求的迅速發展對圖書館提出了空前的機遇與挑戰,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高等教育的學科服務需求,高校圖書館應該在不斷提高館舍硬件水平的同時,將各項工作與學科服務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樹立主動參與的服務觀念,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為學校學科建設提供充足的文獻信息保障。
1 圖書館學科服務宗旨
1.1 發揮主動服務學科建設的職能
高校圖書館在服務觀念方面需要不斷更新,各項工作應該與教學科研活動密切而有效地結合起來,全體館員樹立起主動參與的觀念,增強為學科建設提供主動服務的意識,將“以人為本”作為信息服務的基礎,確立“做知識與讀者紐帶”的服務原則。圖書館應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學科研等活動,廣泛而準確地獲取國內外教育科研的各種前沿信息,不斷豐富館藏,保障學校教學、科研的需要,向全校師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知識服務;應充分發揮主動為學科建設服務的職能,創造便捷的服務形式,進一步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1.2 發揮為讀者提供和諧環境的職能
圖書館要將人文關懷滲透于日常服務中,讓每一位讀者體會到溫暖,塑造館員自身的良好形象。將“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館員的工作細節中。不僅要在工作規范中對館員的言語、舉止、服務方式等做出明確的規定,而且要制定服務道德準則、讀者行為規范等,使服務工作更加貼近讀者,從細微之處著手,使讀者感到親切和溫暖,讓讀者對圖書館產生好感和依賴感,能夠積極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而從圖書館的資源中汲取到更加豐富的知識養分。
1.3 發揮“第二課堂”的職能
讀者的需求代表著圖書館服務發展的走向。大學生是高校圖書館最主要的用戶群,大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已步入成年,具備了一定法律意義的價值判斷能力,但很多學生還未形成穩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圖書館要主動調查大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而分析不同的閱讀心理,因勢利導地推薦適宜書目,促進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大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汲取更多專業知識,同時使圖書館充分了解大學生的不同閱讀需求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增強資源建設和服務內容,從而發揮圖書館的第二課堂作用,促進學科建設的發展。
2 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的開展模式
2.1 積極開展面向教學科研的主動服務
積極開展主動的信息服務是現代高校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圖書館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學科實際情況、獲知師生對信息資源服務需求的基礎上,主動為讀者開展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變被動為主動,將知識送到讀者面前。這就需要圖書館在傳統的藏借閱業務的基礎上,發展資源發掘和推薦服務,從文獻資料提供者轉向知識元的引路者,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能力。
2.2 加強特色資源體系建設
根據學校學科發展和教學科研的需要,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文獻資源體系的開發與建設。著力打造紙質和電子文獻資源互補、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同步發展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完善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系統功能,彌補館藏文獻的不足,節省文獻采購費用,提高文獻保障率。加強特色文獻建設,以學校優勢、特色學科或專業進行核心建設,在文獻數量、類型等方面充實館藏資源結構。
2.3 建立健全學科館員制度
圖書館實現針對學科建設工作開展精準服務,要求館員不僅懂得圖書館業務,同時也要具備與接受服務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因此,圖書館開展了具有交叉知識背景的學科館員服務工作,建立、健全、開展學科館員制度是現代高校圖書館轉變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的重要標志,是圖書館密切與教學科研單位聯系、提高圖書館服務學科建設的重要舉措。培訓高水平學科館員,形成專業學科服務團隊,開展有針對性精準服務是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要路徑。
2.4 加強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是圖書館事業良好發展的基礎,也是促進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關鍵因素,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綜合素質、知識提供力直接決定了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以人為本是當前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理念,也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理念中的應有之義。館員的素養需要隨著不斷變化的讀者服務需求內容而不斷改變,在學科服務工作中,圖書館員需要不斷加強自身信息素養,提升自主學習和主動獲取信息資源的意識和能力。積極組織圖書館相關人員參加各種層次的學術會議、業務交流、業務培訓,不斷提升館員隊伍的整體學科素質。
2.5 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信息素質水平的高低,決定著高校師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手段和渠道的豐富程度,是教學工作的前提基礎。高校圖書館經常承擔文獻檢索課程和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工作,因此圖書館服務教學科研首先應當從加強自身承擔的教學工作入手,加強文獻檢索課教研室的建設工作,重視專職教師統一管理,建立集體備課管理制度,不斷根據實際需求豐富與完善教學內容與方法,切實提高學生文獻檢索的實戰技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
2.6 加強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圖書館的人文關懷就是要在服務工作中做到“以人為本”,對讀者施以全方位的人文關懷,通過人文關懷這一溫情式管理方式可以拉近館員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廣大讀者能夠愛上圖書館,消除進入圖書館的“焦慮感”,積極利用圖書館資源,讓圖書館成為讀者溫馨的“知識家園”。
3 結語
提供有效的學科服務,是現代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是促進學校全面發展的有力資源保障。傳統圖書館的被動服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迫切需要轉變,變被動為主動、加大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不僅關系到圖書館自身發展,而且關系到學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指導下,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服務中加強人文關懷的主動服務,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將服務深入到教學科研的核心,這樣才能為學校高水平的學科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鄭燕平.協同學理論在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應用探討[J].圖書館界,2016(4):6-9.
[2] 張文桃.云圖書館環境下的學科服務[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3):190-192.
[3] 錢蔚蔚,史美靜.高校圖書館發現服務在學科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情報,2016(7):127-129.
[4] 李燕,楊新涯,陳文.學部制下學科服務創新模式探索與思考—— 重慶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拓展與深化[J].圖書情報工作,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