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莫離
摘 要:文章闡述了閱讀推廣視域下,圖書館應從打造以人為本的閱讀文化場所,建設以讀者為中心的館藏資源,創新圖書館導讀策略,探索新的服務模式,館員自我建設,建立服務創新的保障機制等途徑進行服務創新。
關鍵詞:閱讀推廣;圖書館;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2-0006-03
1 閱讀推廣與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互動關系
閱讀推廣是政府、新聞出版局、文化傳媒部門、圖書館、學校、社區及其他相關社會組織為培養大眾閱讀習慣、激發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水平、促進全民閱讀所開展的有關活動和工作。圖書館因其所具有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其是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推動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圖書館開展創新服務,和開展閱讀推廣具有共同的價值理念,即讓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閱讀,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以建設學習型社會為共同目標;通過融入新的技術和功能模塊創新服務,能夠最大化地滿足讀者的各種閱讀需求,為讀者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務,進一步提高公民的閱讀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閱讀推廣的開展。而閱讀推廣也迫切需要以圖書館服務創新為保障,二者的互動不僅有利于提升圖書館的形象和地位,提高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會更有力地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服務創新可以推動全民閱讀,全民閱讀也能促進圖書館服務創新,閱讀推廣和圖書館服務創新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2 閱讀推廣視域下圖書館的服務創新
2.1 打造以人為本的閱讀文化場所
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的主戰場,具有廣泛的價值體現,是讀者了解新聞時事、掌握知識的場所,是人們養性怡情、調節身心、化解心理壓力的地方,更是大家自主學習、自我充實、實現人生目標的勵志場所。因此,圖書館的服務空間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從以書為主的空間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空間,從文獻服務轉變為人性化服務,打造一個突出人文關懷、文化品位且動靜結合、安全舒適的閱讀文化場所。
2.2 以讀者為中心的館藏建設創新
2.2.1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PDA)模式。即圖書館通過出版商獲取大量的書目,然后導入本館的公共檢索目錄中,讀者根據這些目錄選擇自己需要的圖書,圖書館根據讀者需求進行采購,并保證讀者可以在第一時間讀到新書,這也被稱為“just in time”館藏管理模式。讀者決策采購最早于1990年由美國大學圖書館興起,21世紀后迅速在西方圖書館界推廣,我國從2010年開始有學者對其進行理論探討并予以實踐探索。2015年1月,中國社科院圖書館聯合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首次將PDA模式引入數字資源的采購,資源涵蓋了德古意特出版社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內容。PDA模式使圖書館將數字資源的采購權最大化地賦予了讀者,使讀者真正體驗到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2.2.2 學科館員參與特色館藏建設。學科館員直接深入教學、科研一線,直接服務于重點學科的師生和學術研究人員,因而對重點學科、學術熱點及前沿問題比較了解。在館藏建設中,學科館員可以承擔學科特色資源的采訪及選定工作,并在選購前進行試用和評估,參與制訂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的建設發展規劃,以確保圖書館重點學科文獻資源收藏的準確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2.2.3 實體館藏與網絡館藏相結合。隨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迅猛發展,圖書館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數字化共享的發展趨勢為館藏建設節省了更多的儲藏成本。因此,在新形勢下,圖書館館藏建設必然要與數字化相結合,即實體館藏與網絡館藏相結合, 不斷加強自身信息化資源的建設,使文獻服務與情報服務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各種閱讀需求。
2.3 圖書館導讀策略的創新
2.3.1 新媒體導讀。針對新媒體閱讀現狀,圖書館應及時調整和管理服務模式,構建服務體系,從傳統的入館教育、新書通報、推薦書目等方式拓展到網絡導讀、手機導讀、視頻導讀等,打造數字導讀服務系統,創新基于網絡平臺的導讀體系。以南陽師范學院圖書館于2014年開發的手機讀書軟件《悅讀好時光》為例,該軟件包括“伴讀百科”“綠茵讀書”“好書推薦”“圖書下載”“原創文學”“精彩視頻”“閱讀互動”等欄目,圖書館利用新生入學教育、文檢課、讀者培訓、讀書社團等渠道廣泛宣傳,上線以來每月閱讀點擊量達到1萬余人次。該軟件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字方式傳遞閱讀理念,以多元形式展現閱讀魅力,創新了校園閱讀推廣的渠道和載體,成為南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利用新媒體閱讀的嶄新而富有魅力的平臺。
2.3.2 館刊館報導讀。近年來,我國圖書館界涌現了一大批富有特色、內容豐富的館報館刊,在向讀者介紹館藏、實施閱讀指導、促進大眾閱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溫州讀書報》《讀書臺》以及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的會刊《今日閱讀》《易讀》等,欄目豐富、內容充實,以發表讀者書評和介紹閱讀推廣活動為主,成為讀者閱讀的指向標。
2.3.3 書評導讀。①館員書評。近年來,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連續推出館員書評征集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著名的全民閱讀推廣專家徐雁指出:愛讀書,善作書評,是從服務型館員向學習型館員轉型升級的基本人文素養,也是走向研究型館員的基本路徑。館員書評對讀者的閱讀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導向作用,極大地影響著讀者的閱讀方向、閱讀能力及閱讀品位。②專家書評。高校各專業的學科教師及社會資深專家常年奮戰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他們在自身專業領域都學有所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能夠有效地把握專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沿動態,他們的書評也最有權威性和代表性。③讀者書評。圖書館應開辟“讀者書評”專欄,以讀者引導讀者,這將起到良好的“蝴蝶效應”。如:太倉圖書館的館刊《爾雅》,專門設立了“讀者書評”欄目;河南大學圖書館成立的“書評學社”;無錫市圖書館特聘有少兒書評員等,在讀者導讀中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2.4 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
2.4.1 主動服務模式。新形勢下,圖書館必須強化服務意識,主動開展讀者調查,了解讀者需求,對潛在的讀者按類別分類,分析讀者的結構,對他們進行定期采訪或開座談會,設立讀者信箱,在計算機聯機目錄中查詢他們的有關借閱資料以及他們慣用的檢索途徑、閱讀傾向、閱讀習慣等,設立讀者檔案,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2.4.2 開放服務模式。圖書館服務的開放性體現在兩個方面:①開放的服務姿態。即以更大的包容力延展服務的范圍和對象,不僅為一般市民服務,更要關注和加強對青少年、兒童、農民、打工者、殘疾人等人群的閱讀習慣、閱讀方式以及閱讀內容的研究和服務。②開放的服務心態。圖書館應積極參與區域內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及信息中心等組成的圖書館信息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加強業務協作和互動,共同做好讀者服務工作。
2.4.3 品牌服務模式。首先,要開發品牌服務產品,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品牌化服務,要著力打造突出專業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社區特色、館藏特色、服務特色的圖書館。在這方面,我國很多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都做出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南陽師范學院圖書館于1990年成立“綠茵讀書會”,以“綠茵讀書會”為載體,打造了一系列閱讀推廣品牌,如“書香文化廣場”“綠茵講壇”“讀書沙龍”等,分別在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辦的閱讀推廣案例大賽中榮獲大獎。定期的活動,能夠吸引更多讀者的關注,同時不斷創新的形式和內容,使這些服務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影響面也越來越廣泛,成為服務亮點,南陽師范學院圖書館也因此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先進單位”。其次,圖書館要通過各種媒體和宣傳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從而唱響品牌,推送品牌。近年來,國家文化部、中國圖書館學會、新聞出版業不斷發起各種服務創新、服務案例的評獎活動,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網站也適時推出了“經驗分享”專欄,及時發布并分享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經驗和案例,成為宣傳、推介圖書館創新服務的有力平臺。
2.4.4 互動服務模式。①圖書館—用戶互動服務模式。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源泉來自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親密互動,圖書館和讀者之間只有進行良好的信息溝通和相互了解,才能明確讀者需求,產生供求互動,從而不斷挖掘創新靈感,找準服務創新的方向,找到服務創新的平臺,督促圖書館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②用戶—用戶互動服務模式。圖書館要為用戶創造信息交流的氛圍和空間,根據他們各自的興趣和專業背景參與討論和交流,圖書館通過對讀者的行為模式進行研究,發現讀者潛在的信息需求,制定服務策略,滿足讀者的需求。③圖書館—圖書館互動服務模式。通過圖書館之間的聯合互動,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同時可以彌補圖書館藏的不足,最大化地實現各個圖書館的文獻利用價值。
2.5 館員自我建設的創新模式
①培育館員的職業精神。當代圖書館員應培養優良館風,樹立職業理想,大興奉獻之風,強化圖書館人的責任感、職業感和服務意識,加強職業技能的培訓和優化,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技術型、復合型館員。②培養館員的創新能力。首先應建立和完善圖書館培養創新人才的制度,其次要提高館員的職業技能,豐富其專業知識,能夠靈活掌握創新服務中的服務模式、服務方法、服務技巧,使創新服務的理論不斷地轉化為館員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技能。③培植品牌閱讀推廣館員。首先要在圖書館內部倡導個人品牌戰略,由館員品牌的集合造就圖書館整體服務的大品牌;其次館員要做好個人品牌的定位,有明確的自我認知,如:我想成為什么類型的館員,我的個人特長是什么,我的個性適合從事哪個部門的業務,我這樣工作會有價值嗎等,找出自己在圖書館存在的獨特價值是個人品牌定位的關鍵。
在我國圖書館界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品牌館員,如:泰山醫學院圖書館以閱讀療法而著稱的宮梅玲,以研究易經文化而著名的鄭州大學研究館員崔波,以推廣閱讀與心理健康理念為己任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王波等。他們以獨具個人魅力的品牌帶動了所在圖書館的品牌服務發展,成為我國圖書館界聞名遐邇的個人品牌標志。
3 建立服務創新的保障機制
①建立圖書館服務創新管理制度。圖書館應建立健全服務創新管理制度,包括服務創新流程與方法、人員配備、組織結構設計、營銷策略、評估方法、獎勵辦法等,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協同創新,保障服務創新的持續性。②建立圖書館服務創新獎勵制度。從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圖書館學會或主管部門可參照國外的一些做法,設立服務創新獎,建立服務創新評選制度,倡導、宣傳和推廣圖書館或館員的服務創新典型案例,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③建立圖書館服務創新案例庫。近年來,我國圖書館界興起了閱讀推廣、服務創新等案例大賽的風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案例,這些具有典型性、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獲獎案例對于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變革具有強大的引領性和示范作用。有關部門應及時將這些優秀案例按主辦單位、年代、案例提供單位、案例類別、案例名稱、案例作用等分類、分編收藏入庫,提高案例的影響力,擴大案例的應用層面,使這些寶貴的創新經驗成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創新發展的有效參考資源。
參考文獻:
[1]許琳瑤.館員書評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知識導航作用[J\].圖書館雜志,2012(4):109-111.
[2]黃希.館員書評在圖書館導讀工作中的作用和策略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55-56.
[3]陳振明,李德國.公共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亞洲實踐[J\].東南學術,2012(1):102-112.
[4]周英.試論圖書館員基于個人品牌工作方式的轉變[J\].圖書館論壇,2011(1):170-171.
[5]姜愛蓉.新技術環境與圖書館服務創新[EB/OL\].[2013-11-29\].http://www.docin.com/p-732757197.html.
[6]韓麗華.從數字閱讀到讀者決策采購:論館藏建設趨勢[J\].電子世界,2013(1):36-38.
[7]賈赟.高校圖書館多元化互動服務模式的構建[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1(32):219-220.
[8]周群英,張贊梅.基于讀秀學術搜索平臺的文獻薦購模式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4(1):37-39.
[9]賁鷗.閱讀推廣實現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22):25-27.
[10]張薇,徐旭光,石明芳.新加坡圖書館創新服務理念與實踐[J\].圖書館建設,2010(7): 91-93.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