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公共圖書館以活動預告為主的微信服務已不能滿足公眾的需要。為應對信息獲取格局的深刻變革,其必須生成新思維、適應新需求、實現新發展,在微信服務的供給端不斷發力。文章結合經濟領域供給側改革的相關理念,探究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的轉型路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2-0014-03
自2015年年底以來,供給側改革作為本屆政府的執政新理念,頻頻出現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及黨政機關出臺的重要文件中,引發全國上下的改革熱潮。事實上,供給側改革不局限于經濟領域,公共文化事業也同樣適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承擔著提供知識信息、傳播先進文化的職責和使命,屬于供給側的一部分。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公眾要想實現對環境的全面感知,必須依賴于信息的獲取。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公共圖書館應主動作為,積極發聲,用好新媒體,傳播新知識。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也必須轉型,生成新思維,提供新服務,實現新發展,在微信服務的供給側不斷發力。
1 供給側改革與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首次提出經濟領域“供給側改革”這一新理念和新思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边@一新理念是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和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中,國家領導人透過消費疲軟的表面看到產品供給和公眾需求錯配的實質,結合國情、社情、民情提出的創新思想。
公共圖書館承擔著提供知識信息、傳播先進文化的職責和使命,屬于供給側的一部分。公共圖書館的微信服務,是以微信為載體,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訂閱號,向用戶(讀者)推送信息,提供查詢、續借等服務的新媒體服務方式。目前,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都已開通微信公眾號,但多數微信公眾號存在著推送信息內容缺乏吸引力,推送頻次較低、更新較慢等問題。微信服務作為供給側,必須進行改革,只有滿足公眾需求,才能占領先進文化的宣傳高地,完成公共圖書館的職責和使命。
2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的必要性
2.1 公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信息需求對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提出新要求
目前,微信用戶量增長迅速,覆蓋人群廣泛。微信用戶因年齡、職業、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文化信息需求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如何解決共性和個性的矛盾,滿足大眾多元化、多層次的信息需求成為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的新課題。同時,各類機構、組織和個人申請的微信公眾號不斷增加。2015年8月騰訊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的數量已突破1,000萬,并以每天1.5萬個的數量迅速增長。讀書、閱讀類微信公眾號層出不窮,運營主體多樣,包括出版社、出版機構、工作室和個人。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穩定的關注度,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公眾的文化信息需求。
2.2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對微信服務提出新要求
圖書館承擔著文獻資源存儲和信息服務的重要職能,不斷提高文獻信息供給水平始終是圖書館研究的基本課題[1]。微信服務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微信服務轉型是提高信息供給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中,圍繞書和讀者的定律就占4條。這些定律在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中,也應起到重要的作用。微信服務可以通過推薦書籍、閱讀推廣等,讓讀者有其書,讓書有其讀者,節省讀者的借閱時間。
2.3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求公共圖書館的微信服務必須轉型
微信公眾號和圖書館門戶網站一樣,是了解圖書館的一個窗口。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均著力于服務理念創新,致力于服務水平的提高?!耙匀藶楸尽钡姆绽砟钜惨w現在圖書館微信服務上。
3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的重要性
3.1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可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可以從公眾知曉度、圖書館利用率、媒體關注度、政府支持度、社會美譽度等多個方面衡量[2]。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一方面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界限,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微信用戶關注,擴大圖書館的公眾知曉度;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集閱讀、圖片、聲音于一體的多途徑、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示,并通過微信閱讀推廣,提高文獻的利用率,從而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3.2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能增強用戶黏性,提高閱讀推廣的效率和水平
公共圖書館實現零門檻免費開放后,讀者入館數量和借閱量明顯增加。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讀者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等多種途徑獲取電子文獻,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依賴度正逐漸降低。截至2015年9月30日,微信和WeChat二者的合并月活躍用戶量達到6.5億,微信正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微信服務的轉型將有利于增強用戶黏性,培養用戶對公共圖書館的忠誠度和依賴感。同時,利用微信這一載體,閱讀推廣活動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閱讀知識和相關信息,提高了閱讀推廣的效率和水平。
3.3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是公共圖書館實現智慧圖書館和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共圖書館供給側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讀者服務的方方面面。如:許多公共圖書館都配置了先進的設備,運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實現了紙本文獻的自助借還,為讀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紙本借閱服務。我國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微信服務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實現轉型將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資源,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助推公共圖書館供給側改革再上新臺階。
4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的方向
4.1 突出供給,整體策劃期刊化
微信服務作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組成部分,屬于供給側。在當今經濟領域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微信服務轉型也應在供給上下工夫。微信服務中,推送信息在整體策劃上可以期刊化,即參考期刊編輯運營模式,按照整體定調、確定欄目、策劃內容、選取文章、校對發行等流程進行。這樣的流程雖然較為煩瑣,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推送的信息是有序且有針對性的,從而持續積累推送效果,持續吸引讀者,增強用戶黏性。
4.2 滿足需求,信息推送媒體化
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信息推送媒體化傾向日趨明顯[3]。媒體化包含三層含義:①推送信息的頻率高。像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一樣每天推送,保持高活躍度。②信息語言生動活潑,常用網絡流行語。③信息呈現方式多樣化,注重多重感官效果。如文字配以插圖和音樂,帶給用戶美的享受。
5 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的策略和途徑
筆者以湖北省圖書館微信服務為例,淺析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轉型的三個策略和途徑。
5.1 結合公共圖書館特色,定好微信服務“調性”
“調性”一詞來源于音樂領域,而在營銷領域有“品牌調性”的說法,指基于品牌的外在表現而形成的市場印象,從品牌人格化的模式來說,其等同于人的性格。筆者將“品牌調性”遷移至圖書館微信服務,指微信服務要展現圖書館的性格,塑造其在用戶心中的印象。公共圖書館的第一屬性是公益性,且具有閱讀推廣、知識導航等職能,因此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的供給“調性”需要結合自身特色來定調。被譽為“楚天智?!钡暮笔D書館有著110多年的悠久歷史,2012年該館遷至新館后,各項業務更是邁上了新臺階?!榜雎犓枷氲穆曇簦逶≈腔鄣年柟狻笔呛笔D書館新館的標志性文化符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該館各項業務都是圍繞著思想和智慧做文章,因此可以將該館微信公眾號定調在思想和智慧的集散地上。
5.2 細分受眾群體,精準推送信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精準推送才能引來關注。而精準推送的前提一定是對受眾群體的細分。無論是淘寶、京東、亞馬遜,還是騰訊、百度、滴滴打車,利用大數據對受眾群體進行細分,都是其獲得成功的基石。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可以利用微信平臺的賬號管理平臺,對關注者進行細分,也可以通過推送信息的閱讀量來印證受眾群體細分是否到位。如:從年齡層面,可以把讀者分為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等,青年群體可以細分為在校大學生、職場新鮮人、教師、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及公司白領等。這些小類受眾關注的信息點有區別,對同一篇信息的關注點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圖書館在策劃推送信息的內容時,可以選擇同時覆蓋1~2類群體的話題,既增強了推送的針對性,又提高了推送的有效性。只有同時具備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推送,才是精準推送。如:每年年底,教師、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白領和職場新鮮人,都會進行年終總結,若要推送關于年終總結的信息,可以從“怎樣寫出與眾不同的年終總結”“年終總結該總結些什么”等不同角度選擇文章,館員將相關內容編輯成信息推送給受眾,相信會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和閱讀量。
5.3 整合多種資源,提高供給質量
5.3.1 信息轉載與原創首發相結合。圖書館一方面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要維護公眾號。推送信息是一項長期工作,且需要經常更新,工作量大,而各圖書館微信運營維護人員又相對較少。因此,許多公共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工作人員對信息的來源渠道頗為頭疼。較為常用的方法是推送人員利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搜索相關信息,經作者同意后轉載至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但是微信公眾號的同質化非常嚴重,高閱讀量的信息常常被許多微信公眾號轉載。因此,要想真正吸引用戶,保持用戶的關注度,圖書館必須推送原創首發信息。原創能力體現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實力和生命力[4]。原創首發可以是活動預告、工作動態,也可以是回答讀者來信,推送讀者的書評等。筆者認為,湖北省圖書館的內刊《讀者空間》深受讀者朋友的歡迎,該館微信公眾號可以推送《讀者空間》中的佳作,增加用戶的親切感。
5.3.2 圍繞熱點與多元主題相結合。推送信息的內容可以在具有公共傳播價值的基礎上,圍繞社會熱點選文稿,或突破讀書、閱讀的單一主題,兼顧音樂、美術、文物等大文化,以及新技術、新科技等多元主題選文稿。①圍繞熱點。一方面可以回應用戶關切的職場禮儀、教育知識、生活常識等內容,提升推送信息的閱讀量和傳播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熱點事件提升圖書館自身的品牌和影響力。②多元主題。包括政治、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在選取文稿時要貼近用戶的生活,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
5.3.3 閱讀推廣與活動互動相結合。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責無旁貸,而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公共圖書館與讀者和用戶交流的載體之一,在讀者活動預告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圖書館在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時,要做到閱讀推廣類信息和讀者活動預告、互動類信息相結合,要實施“雙輪驅動”,打造微信服務“雙引擎”。
5.3.4 以優質信息供給創造讀者新需求。優質信息可以通過亮眼標題、“同款”推薦、適時推送來表現:①亮眼標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微信公眾號本質上是一種媒體,用戶在刷微信時,首先看到的就是信息的標題。移動端的媒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標題的重要性大于摘要,摘要的重要性大于內容,因此標題被擺在了重要位置。擬標題一是要做到凝練,標題最好控制在12個字以內,方便閱讀;二是要通俗易懂,口語化,使人一目了然;三是要主旨突出,展示亮點。②“同款”推薦,提高館藏文獻利用率。社會上每當一個熱點事件發生后,淘寶的眾多賣家們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會掛出“同款”,大到衣服,小到飾品,絕不放過。圖書館在利用微信推送信息時,可以借鑒這一思路。當熱點事件發生后,圖書館應迅速推薦與之相關的書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館藏文獻的利用率。③適時推送,提高信息閱讀量。有數據顯示,多數用戶閱讀微信公眾號的時間在一天中有幾個峰值,如12點至13點、21點至22點,如果在閱讀峰值時推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公眾號的信息閱讀量。另外,活動預告等常規信息若能在固定時間推送,如每月的第一個周五,使用戶產生習慣,并產生閱讀期待,則能提高信息的閱讀量,使用戶對該微信公眾號持續關注。如在2015年,公眾和媒體曾把中紀委周五發布“老虎”落馬的消息比作“周五見”。因為中紀委習慣于在周五放出此類消息,讓公眾習慣了固定時間,并產生了“閱讀期待”。湖北省圖書館微信服務可以借鑒這一做法,在每周五推送周六和周日的活動預告,在每月初推送當月的活動主題等,以此來提高信息閱讀量和用戶黏性,用供給創造讀者需求。
參考文獻:
[1]嚴繼東.論湖北省圖書館深化建設與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論壇,2013(6):59-62.
[2]章忠平.試論公共圖書館社會影響力的提升[J].圖書館研究,2014(5):48-51.
[3]蔣麗平,鄭紅月,易安寧.移動社交媒體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J].現代情報,2014(34):79-82.
[4]葉鐵橋,張洪濤,王海萍.《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如何做強影響力、傳播力[J].中國記者,2015(3):22-23.
(編校:馬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