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燕
【摘要】莎士比亞曾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意.要想在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成果,興趣是關鍵.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理念也逐漸從機械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關注和培養.本文針對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四點策略.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學習興趣;學生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會讓數學這門靈活學科變得生硬、死板.如何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邁進靈活而奇妙的數學世界,這是當今課改中的主要論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提高中學數學教學的質量,使師生之間達到互贏互利.
一、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
(一)教師一味追求時尚教學方式
學習負擔的輕重程度、教師教學方法,都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長期沉重的學習負擔,會導致學生厭惡學習,甚至產生逃避學習的心態.在新課改新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一味地參考專家教學視頻,用看似靈活的教學方式教學,從本質上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特征[1].教師應以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思考能力、解題能力等為依據,設定教學目標.
(二)不合理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死板、安排不合理、解題思維單一,是教師教學的現狀.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并不考慮學生的現實的學習狀況,總是將教案中的內容或其他借來的教學方法一股腦地拋給學生,同時忽略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知識的情況,使學生在難易程度上掌握情況差距大,久而久之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師生間缺乏溝通
每個學期教學規劃大綱中都有對課時、重難點等的要求,導致教師不經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并盲目地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設計,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教師提問題時,比較形式化,同時限制學生的解題思路范圍,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老師引導學習的滿意度.
(四)教學方式欠妥
學生對于教學方式的喜好是不盡相同的,在高中的三個年級階段,學生對數學的知識結構和思考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但教師在備課時,非常主觀地根據自己的經驗及教學大綱進行設計,學生在學習中,很有可能遇到這個題會解答,變一種方式就無法解答的問題.數學不等同于語文課程,它自身具備非常靈活的特征,涉及的面非常廣泛.舉一反三的能力的培養,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升高中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
(一)設置有趣的數學情境
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無法改變數學的枯燥無味.木村久曾說過:“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要想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烈的興趣,設置有趣的數學問題,是一種好方法.比如,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周期性”時,我首先在黑板上板書: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學生很奇怪,數學老師是不是糊涂了,不講數學知識,怎么寫起古詩來了呢?我讓學生說說能否從這首詩里找到數學信息.這樣以春夏秋冬的更替,這個學生再熟悉不過的自然現象來說明周期性,通俗易懂,而且學生發現原來我們非常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包含著這么多的數學知識,從而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莫名的情感,自然會激起學生很強烈的學習動力.
(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要學生從不同角度、方向設想,尋求圓滿解決問題的多種答案.一題有多種解法,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究.數學課堂上,教師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題或用多種方法解題,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2].好的解題方法不僅能事半功倍,而且還能促進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伴隨著巧解題目成功的喜悅,又必然激勵學生去進一步攻克新的數學難關,使學生在“求技巧→興趣→再求技巧”的良性循環中,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培養學生形成敢問、敢質疑的習慣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對學生思考方法和解題思路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并經常鼓勵學生積極提問,不去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大膽思考,推陳出新,才能在學習數學的路上,越走越遠.教師在教授新課程之前,可要求學生預習新課,提1~3個不理解的問題,新課開始時,預留十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將不懂的問題歸納整合,然后派代表提出問題,師生之間共同分析解答.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四)聯系實際生活教學
中學生不同于還在模仿階段的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水平,對數學常識的積累也與日俱增,因此,在中學課堂教學時,聯系實際生活,并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對提高數學學習能力非常有利.例如,可以利用顯微鏡原理,自己回家制作一個放大鏡式的顯微鏡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們共同分享.教師還可以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可做實驗得出結論的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合理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范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綜合而成的生活教學,能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并提高教學效率[3].
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能有效地發揮數學的靈活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學生去思考,從而激發學生敢想、敢設問的潛能,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內容是既定的、模式化的,但數學思維空間非常廣泛、新穎、靈活而又切合實際的教學方式,能讓初中生沉迷于有趣的數學中,并收獲豐富.
【參考文獻】
[1]喬俊霞.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職專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3.
[2]黃玉松.淺議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134.
[3]張亞奇.淺析高中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的原因及對策[J].數理化學習,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