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有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堂都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承擔著較重的學習負擔。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我們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推行減負增效的教學理念。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減負增效的策略進行分析。
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使其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轉變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通過減負增效的教學實踐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落后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使小學語文課堂單調乏味、缺乏靈活性。學生在這種課堂上很容易產生視覺和聽覺的疲勞,在課堂上,隨著上課時間的加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奮點會慢慢降低,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不容樂觀。
2.教學方式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在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上都有著獨特的方面,同時其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接受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小學生的年齡偏低,還沒有形成健全的認知能力和良好的自覺性,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不注重學生的差異,只是對所有學生進行單一的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學習效果差異。
3.教學方法更新問題
在現階段,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對教育的本質和意義形成正確的認識。在他們的認識當中,教學活動的開展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在課堂上,這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顧及學生的感受,只是一味地采取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只重視課本,這就對學生個性的發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壓制,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對語文知識形成正確的理解。
二、增效減負的策略
1.改革課堂結構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知識大多是一些基礎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知識是復雜的,這就導致學生很難采取主動的態度去進行語文學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為了讓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大多數情況下會在課堂上督促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這就使得教師在課堂中站在了主導的地位,學生在教師的督促下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導致其在課堂上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增效減負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新的課堂結構中,教師應該在保留足夠的教學時間的前提下,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自由討論和提問的時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結構當中,能夠在聽教師講課的時候明確教學的基礎和重點,還能夠在討論的時候發現問題,提高自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備課、課堂上的互動、課后作業的完成等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沒有比較明顯的影響。此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量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也不是主要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學科是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學生長期的進行語文知識點的積累。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這個階段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培養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和討論,另一種是通過背誦對學生進行記憶力培訓。
3.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對于增效減負的教學理念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跳躍性的思維,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新奇的想法。為了尊重學生的想法,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讓學生把自己想法表達出來。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舉手發言,這樣學生產生新的想法之后就能夠盡快表達出來。此外,在課堂上,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產生自己的看法,不能夠因為學生的看法與自己的看法不同就否定,否則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打擊。小學生的個性特征比較強,教師在營造良好課堂環境的時候,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及時地對教學進行調整,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結語
小學教育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解決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樹立增效減負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 鄱陽縣四十里街中心學校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