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善
新課標倡導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新課標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具有個性色彩的學生,而非現如今模式化的培養策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靈性和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本文結合小學語文實際教學的例子,對如何激揚小學生的靈性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創造一個具有靈性色彩的語文課堂,也為培養學生的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現如今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實在堪憂,語文教育發展到今天,我們發現越來越多小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越來越多小學生的靈性開始喪失,現如今的語文教育重在讓學生按照既定的模式和討論發展,在這種發展道路上,每一個學生都只能成為一個模具,而非一個個鮮活的、具有靈性的個體。因此新課標實施以來,教師更加注重學生語文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展教育,從而促使小學語文教育朝著嶄新的方向發展。
一、靈性教學需要寬容的學習環境
何為靈性?靈性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智慧和靈感,靈性需要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針對現如今小學生靈性缺失的現象,我認為為學生提供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靈性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寬容的學習環境是靈性發展的基礎。從心理學上來分析,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犯錯是需要得到教師的寬容的,寬容的教師可以成為學生的朋友,寬容的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靈性。例如,在教學《小池塘》這一課時,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將這篇課文背誦下來,由于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有的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將“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背成了“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紅紅的燒餅”,對于學生在背誦中出現的這個意外,教師不能機械地讓學生按照教材內容來,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現持以寬容和肯定的態度,既然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師何不順著學生的思想走下去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告訴大家為什么倒映在池塘里的太陽像紅紅的燒餅,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的靈性在語文世界中飛揚。
其次,寬容的學習環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靈性。在課文《秋游》的學習和賞析中,有的學生認為課文中對白云的描述并不是十分地貼切,為了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創造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修改課文中不完美的描述,這樣在寬容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思維飛得更遠,在學生眼中,白云可以是一團團棉花糖,可以是一片片飄揚的羽毛,可以是在天空中行駛的小船,等等,可見,只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思維便會像脫韁的野馬般在語文世界中馳騁。
二、靈性教學需要自由的學習平臺
語文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協調和努力,傳統語文教學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視了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事實上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該是在學生的參與和體驗下進行的,并不能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說講平臺。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平臺,在這個自由的學習平臺中,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內容也應該是自由的。教師可以以學生為中心,盡可能采取一些合作、自主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從而讓學生在自由的學習平臺中盡情地發揮。
例如,在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這一課的內容時,我會讓學生分組朗誦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讓學生在朗誦中感受歌詞的意境,在完成一遍朗讀之后,一個學生告訴大家他已經在課前學習了這首歌曲,看到學生有如此毛遂自薦的勇氣,我就讓這個學生勇敢地站起來為學生演唱一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也許是這個學生沒有想到教師會允許自己來演唱這首歌,學生演唱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地理想,但是我仍然對這個學生的表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讓笑容再一次飛向學生的臉龐。
可見,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是一種非常明智的舉動,讓學生深入到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還學生一個自由的學習平臺對學生靈性的激發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靈性教學需要充裕的展示舞臺
在多數人看來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的課堂,也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場所,但是在我看來語文課堂更像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大家展示才藝的舞臺。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是有目共睹的,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讓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得到滿足,這樣學生的靈性才會在一點一滴的表現中得到積累。
在《云房子》一課的學習中,以往教師都是采取傳統說教模式進行教學的,這里我認為教師可以轉化一種教學策略,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以創新的姿態去學習《云房子》。教師可以讓學生給《云房子》文本繪畫,學生一定非常樂意將課文與美術結合起來,讓學生為文本畫插畫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創造的靈性。在文本插畫創造中,多數學生都樂于將文本分成不同的畫面,如,將文本分成“下雨”“天上的云彩”“飛翔的小鳥”“小鳥造房子”“房子里的小鳥”等畫面,然后學生在這些畫面中填充自己喜愛的各種顏色,這樣學生不僅在繪畫創造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也在繪畫創作中激發創新的靈感。
此外,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語文這個大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藝,例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都是可以很好地展示學生才藝的方式,只要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創新,學生的靈氣便可以在語文學生中得以更好地發展。
綜上所述,學生的靈氣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創造力的體現,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高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寬容的學習環境中、在自由的學習平臺中、在充裕的表演舞臺中盡情地學習和展示,讓學生像自由飛翔的鳥兒盤旋在語文世界中,這樣小學生的靈感才能得以激發,小學生的創新天賦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
【作者單位: 邳州市碾莊鎮廟前小學 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