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張欣++譚開榮
摘 要:ESP課程體系下的語言教學往往和學生的專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切實有效地提高了語言的實用性。在全球化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國際間的經濟交流越發頻繁,這也對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將從ESP課程體系的相關理念出發,針對護理專業的實際情況,以護理專業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為目標,提出了在ESP課程體系下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構建方式。
關鍵詞:ESP課程體系 護理專業 英語教學 課程構建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38-02
在全球化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護理專業也開始逐漸往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就護理專業來看,其專業知識內容往往有著非常豐富的英語專業名詞,而現代人才市場在護理人員的招聘方面也提出了英語復合型的要求,因此,我國護理專業必須對英語教學予以足夠重視。ESP課程體系所針對的便是專業的實用英語,因此,以ESP課程體系為基礎來針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能切實有效地對其在專業英語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提高。
1 ESP課程體系的向管理論及特點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縮寫,指的是那些用于特定職業或專業的英語,而ESP課程體系所指的就是以專業的學習目的和學科需要為依據開展的英語教學,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在今后工作中在專業英語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相較于普通的英語教學而言,以ESP課程體系為基礎的英語教學往往更具優勢,其主要的教學特定表現在以下的3個方面:首先,目的明確。以ESP課程體系為基礎的英語教學往往能更好地明確英語教學的目的,在ESP課程體系下的學生,其英語學習不僅是為了語言能力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利用語言的學習來強化自身對專業的了解;其次,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在ESP課程體系基礎上的英語教學無論是方法的選擇還是內容的采用,都會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而學生的實際需求也往往與其今后的工作內容和需求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在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方面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最后,強調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ESP課程體系下的英語教學往往強調的是固定專業所使用的英語,目的是提高學生在其專業方面英語交際及應用能力的提高,這也就要求英語教學能提高其實用意義。
2 ESP課程體系下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護理專業的學生教育已然開始加強了教學中對專業范圍內英語教學的重視,也逐漸強化了英語教學和學生未來職業之間的關聯性,也正因如此,ESP課程教學體系在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中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由于ESP課程體系的英語教學模式在我國英語教學的應用仍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因此,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對學生在專業范圍內的英語交際和實用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比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過于強調ESP課程體系英語教學方面的專業性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這就導致有部分學生無法實際跟上教學的進度而造成成績和能力無法得到切實的提升。又比如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在學習方面過程、態度等多方面的評價,這就導致評價失去了其應有的全面性。
3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實施
3.1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定位
就ESP課程體系的性質來看,其盡管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但從根本上來看仍是一門語言的教學,因此其所涉及的范圍也往往相對較為廣泛。在ESP課程體系下的英語教學往往更強調其需求性,指的是這一職業特殊性對英語提出的特殊需求,所以,在ESP課程體系下的英語課程設置,往往就應當建立在實際的專業需求基礎上,并按照市場的人才需求來調整其課程設置。
就護理專業來看,以ESP課程體系為基礎的英語教學目標是強化學生的護理知識,并培養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護理英語應用能力,使其更加適應在全球化經濟形勢下市場的人才需求,進而對其實際的護理專業能力實現有效的提升。而以此為目的的英語教學就應當在課程設置方面重視對學生護理專業英語的聽、說、寫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而教師在教學中也應強化自身在教學服務方面的理念,對教學的資源進行整合與配置,突出護理專業的專業特色。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要強調學習中心的原則,在課程設置中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并以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實用能力以及在人才市場中的適應能力為目的,來進行英語課程的設置。而以此為原則的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也往往能有效對對學生英語有影響的因素進行協調,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3.2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強調以下面的因素為主要依據:首先,學生需求。在英語教學的課程設置方面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強調學生在交際和協作能力方面的培養,通過提高英語教學的針對性來提高其今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其次,社會需求。就現代社會的需求來看,高端綜合型的護理人才緊缺,這也就要求我國護理專業的英語課程設置要強調學生一專多能的培養,并要求其課程設置能與護理行業的實際需求相符合;最后,符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在課程設置方面要保證內容的整體性和銜接性,且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3.3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實施策略
在ESP課程體系下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課程實施方式主要可以從以下的四方面來進行:首先,加強教學中醫學專業詞法的教學。ESP課程體系所強調的就是英語教學的專業性,而護理與醫學之間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且醫學的專業往往有其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學生今后工作的適應能力,在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也需抽取固定的時間來進行醫學詞匯的講解。
其次,對學生的翻譯和寫作能力進行強化。ESP課程體系也強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實用能力的提高,而在實際應用中就表示為對實用型文本在翻譯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實際的英語教材為依據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其對護理相關的工作文章進行翻譯和撰寫,如英文的護理診斷等。
再次,對學生的實用能力和交際能力進行強化。學生在護理英語方面內的實用能力也包括其在英語方面的交際能力,要對這一能力進行強化,教師可采用情景對話或者是情境表演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設置相應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讓各小組根據主體創設情境進行英語對話和表演。
最后,轉變考評方式。我國護理專業在英語評價方面往往采用統一的標準,而這顯然使評價失去了其公平性。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的評價中可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基礎能力、平時表現、日常學習及最終成績來進行綜合評價。
4 結語
ESP課程體系在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有效地使相關的護理知識和英語知識之間形成了聯系,是與現代化市場經濟形式相適應的一種教學改革方式。且這一方式的運用也能切實以護理專業的實際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根據市場的實際護理人才需求,來切實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英語應用能力進行強化,因此,這對提高護理專業學生自身的市場適應能力以及其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實力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宋楓.建構護理行業ESP體系英語教學新模式[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1):116-119
[2] 徐紅莉,李玉榮.ESP視角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實踐[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