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搭建多元化數字閱讀推廣平臺、嵌入式學科咨詢服務、讀者培訓、校園文化活動、拓展社會公益服務及開展自助服務等方面,闡述了數字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閱讀推廣模式。
關鍵詞:學科館員;閱讀推廣;數字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2-0052-03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繼2014年和2015年后,第三次將“倡導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了全民閱讀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閱讀推廣的重要性。為了推動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2013年10月17日“網絡書香·全國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在江西省圖書館啟動。此后,全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活動蓬勃開展起來,數字閱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為了讓大眾了解、熟悉和掌握數字資源的獲取方式與渠道,培養大眾數字閱讀的習慣,享受數字閱讀帶來的樂趣,高校圖書館順應讀者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的作用,為讀者營造了良好的數字閱讀環境,把數字閱讀推廣工作推向了新高度。
1 數字閱讀對大學生的影響
1.1 改變了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的方式
數字化閱讀包括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DA/MP4/MP5閱讀等閱讀方式,數字閱讀形式有在線閱讀和移動閱讀[1]。數字化閱讀較傳統閱讀有很大的優勢,大學生可以足不出戶查閱數字資源,它改變了過去只有教師授課的學習方式,使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查詢知識,進而改變了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大學生在校園的任何地方,只要用電腦或智能手機連接校園網,就可以訪問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查詢、處理OPAC系統的任何借閱信息,同時可以進行網上閱讀、下載資料,豐富的數字資源及便捷的檢索方式,為大學生的數字閱讀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1.2 實現了大學生平等交流、主動參與的愿望
根據大學生求新求快、互動交流的心理特征,圖書館的工作不能再局限于面對面的教育方式和服務模式,而應注重大學生的直接參與、平等交流。在數字閱讀平臺上,館員和大學生處于完全平等的地位,雙方角色可以互換,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大學生只能是被教育、被灌輸的地位。大學生利用博客、微博、貼吧、BBS、閱讀論壇、QQ群、沙龍、社交網絡等發布信息、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觀點,交流學習心得體會,既拓寬了交流渠道,使大學生有機會參與網絡閱讀活動與專家、學者交流閱讀心得并分享信息,又充分調動了大學生群體參與的積極性,使大學生享有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信息的自由和發表意見、觀點的權利,實現了平等交流、主動參與的愿望。
1.3 閱讀呈現娛樂化,淺閱讀傾向較為嚴重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上網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由于受就業和各類考級、考證等壓力所迫,大學生的閱讀內容不夠深入,追求短暫視覺快感效應,大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網上閱讀主要是時事新聞和娛樂消遣,呈現出功利性閱讀、碎片性閱讀和淺閱讀狀態,目的不夠明確,閱讀盲目、隨意,缺乏對信息控制和鑒別的能力,長此以往將使大學生的視野變得狹窄,容易養成浮躁的心態,導致文化底蘊缺失,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2 學科館員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作用
2.1 擴大了數字閱讀推廣的學科深度和廣度
閱讀推廣活動一般都是在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開展的,對于其他專業性領域推廣不夠。高校數字閱讀推廣不但要推薦大學生熟知的、內容較淺顯的、較受公眾歡迎的一般讀物,更重要的是根據師生教學、科研和學習需要,推薦一些專業讀物、專業文獻及其檢索方法和獲取文獻的途徑。學科館員用專業的手段開展數字閱讀推廣的理論探討與實踐應用,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和服務平臺以及熟練的專業知識,擴大了數字閱讀推廣學科的深度和廣度,使閱讀更加專業化、細致化和多學科化,幫助讀者解決問題,引導讀者“深閱讀”,促進閱讀服務更加深入地開展。
2.2 學科館員是締結讀者與圖書館的服務使者
高校圖書館具有得天獨厚的閱讀推廣條件,學科館員在數字閱讀推廣中實現了主動、精準、有效的閱讀推薦,弘揚了社會主旋律,宣傳有思想、有專業深度的圖書。在數字閱讀推廣中,服務提供者和接受者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科館員要成為締結讀者與圖書館的服務使者,加強與讀者的溝通與聯系,了解讀者需求,使圖書館的各種信息資源得到更為有效的傳遞和交流,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引領閱讀,服務讀者。
2.3 打破“見物不見人”的清冷氣氛,融入親情服務理念
在數字閱讀時代,圖書館網絡化、技術化發展迅速,使圖書館在借閱、檢索及設備等技術層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完善,但是圖書館的發展并不等同于圖書館應用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僅靠技術和設備進行服務是遠遠不夠的。學科館員要打破這種“見物不見人”的清冷氣氛,融入親情服務理念,擴大與讀者的接觸與交流,營造充滿友好、關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和諧氣氛,以人為本,關注讀者的精神世界,尊重讀者的價值觀,堅持“善心、細心、熱心、誠心、耐心”的“五心”服務行動準則,做到以情吸引讀者、以情感動讀者、以情服務讀者,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讀者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園”。
3 數字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閱讀推廣模式
閱讀推廣是圍繞閱讀而開展的推廣活動,已成為當前圖書館最能吸引讀者、與圖書館使命最為貼切的一項主流活動[2]。學科館員作為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新鮮血液,以其專業知識和能力,把閱讀延伸到文獻利用的學科服務上,打破了閱讀推廣重人文、輕理工的態勢。
3.1 挖掘網絡資源,搭建數字資源獲取的多元化平臺
高校圖書館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平等獲取信息、自由閱讀與學習的空間。學科館員在數字閱讀推廣中注重文獻資源共享建設,針對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不同形式的多媒體數字資源進行組織、歸類、整理,不斷挖掘數字資源的利用價值;學科館員還將網絡上優秀的數字資源推送給讀者,增加數字閱讀的內容,搭建數字資源獲取的多元化平臺。同時,學科館員充分利用其學科專長,將網絡上的優秀讀書頻道和欄目推薦給讀者。如:新浪網的“原創”“都市”、新華網的“名家薦書”“閱讀導師”、搜狐網的“字里行間”“文化”等。自從網絡博客興起以來,就以其獨特的思想和智慧讓人們分享到了它的無限魅力。學科館員要將各界名人的博客或博文網址收集、整理并推薦給讀者,讓讀者與專家、學者零距離接觸,分享思想及信息資源。OA資源也是網上免費獲取的重要學術信息資源,學科館員在信息組織上要將這部分資源搜集和整合,將其數據庫鏈接到圖書館電子資源管理系統中,以便讀者檢索和利用,幫助讀者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拓展數字閱讀推廣的資源內涵及輻射,從多角度滿足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需求。
3.2 突出學科館員嵌入式咨詢服務優勢,實現專業化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
參考咨詢服務是閱讀推廣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立一支專業的閱讀推廣團隊是開展可持續的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保障。學科館員作為教學助手要嵌入實體課堂和網絡教學平臺中,進行學科聯絡,將信息素養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嵌入式學科服務強調以讀者為中心,嵌入學生課堂和教師科研過程中,以融入一線、嵌入內容、嵌入過程、嵌入時空為服務目標,拓展信息服務領域,實現圖書館與讀者的無縫鏈接。高校圖書館通過構建主體(讀者)、客體(讀物)和本體的“三元互動”的模式開展閱讀推廣,對閱讀進行前閱讀、正式閱讀、后期儲用三個階段的專業干預[3],盡顯學科服務的優勢。學科館員要在圖書館主頁上為讀者提供CALIS、CASHL、CADAL和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網的快速鏈接,方使讀者利用這些網站進行文獻傳遞;通過微信、微博、博客、手機、QQ、郵箱等進行虛擬交流與在線的互動交流,隨時隨地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等形式,幫助讀者利用和查找信息,推廣數字資源,解決讀者提出的各種咨詢問題,開展深層次的學科服務,為有不同需求的讀者進行數字資源推送服務,如課題查新、課題調研、定題服務等,實現專業化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
3.3 舉辦多種形式的讀者培訓,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效率
學科館員在閱讀推廣服務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他們不僅僅是圖書館的管理員,更多的是擔當了讀者閱讀的“導航員”。學科館員要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指導讀者如何使用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正確而科學的檢索方法。為了使大學生的閱讀更有持久性及長遠性,圖書館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讀者培訓,指導大學生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在新生入館教育和信息素養課程中,向學生發放圖書館使用指南,使他們能快速了解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如何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如何檢索電子信息資源”等講座及培訓,利用“微講座”模式向院系教師推薦圖書館最新資源、最新的服務及文獻獲取的新方法等。學科館員還可以將制作的網絡教程、課件長期掛在圖書館網站上,方便讀者學習和使用,并根據讀者的需求及反饋意見將培訓內容公布在圖書館網站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培訓課程。針對有特殊需求的讀者,學科館員要設定信息資源的類型和表現形式,在讀者希望的時間和地點提供特定的信息服務。
3.4 借助校園文化活動,促進閱讀推廣服務
閱讀推廣服務離不開宣傳和營銷,高校圖書館要不斷拓展和深化服務,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利用新媒體開展閱讀推廣等文化活動。學科館員在籌劃、組織、參與閱讀推廣活動中,通過宣傳與互動活動讓大學生了解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服務項目和閱讀平臺。如:開展讀書日、活動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校園讀書節、專題講座等活動,開展“大學生最喜愛的電子圖書或電子期刊”評選,舉辦讀書交流大賽、讀書沙龍、主題讀書征文、演講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專題講座,觀看文學欣賞和影視作品,開展創業真人秀、真人圖書館等活動。高校圖書館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將閱讀帶入讀者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大學生對圖書的親近感和認同感,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快樂感受,活躍學術氛圍,繁榮校園文化,吸引廣大讀者多讀書、讀好書,擴大閱讀活動的影響,積極促進閱讀推廣服務。
3.5 拓展社會公益服務,提升全民閱讀質量
閱讀與人類文明緊密相連,閱讀與民族文化密切相關。高校圖書館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蔡元培曾說:“大學是人格養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搖籃,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撐。”大學的使命除了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外,還能提升國民素質與社會文明程度。全社會應該將閱讀提升到建設民族共同思想基礎和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國家文化實力和營造全社會共同精神家園的國家戰略高度上,重新審視推動全民閱讀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意義和重要作用[4]。
學科館員要積極參與圖書館開展的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宣傳圖書館,向社會讀者包括校企合作單位、黨政機關等提供專業化、學科化的閱讀推廣服務。圖書館要開放OPAC書目檢索系統,開放數字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學科館員要幫助社會讀者掌握查詢、借閱、瀏覽、下載所需文獻資源的方法,使他們能隨時隨地享用圖書館的服務。學科館員提供的代檢代查等參考咨詢服務,擴大了社會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范圍,實現了電子資源全文傳遞和虛擬參考咨詢服務,為社會讀者提供了遠程學習和終身教育服務,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專業技術人員及社會研究型讀者。圖書館通過社會公益服務,擴大了社會影響力,提升了全民閱讀推廣的質量。
3.6 開展數字資源自助服務,注重個性化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
數字時代,人們越來越多地依靠新技術和新方法來獲取信息,讀者需求也呈現出更加明顯的細分化,讀者服務也進入了個性化的新時代。目前,高校圖書館自助服務已經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并逐漸成為圖書館一種重要的服務形式。學科館員積極參與數字閱讀推廣的自助服務是以讀者為中心,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的一種自我服務模式,它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延長了圖書館的服務時間,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實現了電子資源自助查詢、下載及自助打印、復印、掃描等服務,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圖書館的最新信息。為了更好地開展數字閱讀,圖書館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還專門為讀者提供了數字閱讀自助機,這是一種能為讀者提供在線閱讀、書刊下載的智能移動客戶端交互設備,如:超星數字閱讀機、博看移動閱讀機、云屏數字閱讀機、觸摸屏讀報刊一體機等,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同時,圖書館還提供了iPad、電子書借閱機等產品,結合手機服務、智能架位服務、觸摸閱讀,帶給讀者更多的閱讀體驗和驚喜[5]。
4 結語
數字閱讀時代,閱讀推廣不再局限于圖書館本身所營造的物理閱讀環境的設計和布局,更重要的是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探索和積累閱讀推廣的經驗。高校圖書館要充分認識數字時代學科館員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學科館員閱讀推廣服務,在推廣形式、內容、深度和廣度上吸收學科服務的優勢和學科館員的智慧,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專業信息服務,促進全民閱讀推廣服務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龐海燕,韓淑紅.數字閱讀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10):151-154.
[2]楊俊麗.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學科服務”的互動研究[J].圖書館,2016(6):93-96.
[3]楊莉,陳幼華,謝蓉.高校圖書館開展專業閱讀推廣的實踐探析[J].圖書館雜志,2015(12):33-37.
[4]朱永新.呼吁設立“國家閱讀節”、“國家全民閱讀指導委員會”[J].圖書館雜志,2016(3):IV-VII.
[5]費庶.微時代感動服務在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界,2016(1):75-77,85.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