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阿茜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并非簡單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非簡單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資源的改進,而是代表著一種管理理念的革新。本文探討了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發現高校必須要以實際發展需要為出發點,不斷加強專業信息人才的培養,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和管理理念的革新,同時規范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體系,提升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價值,從而使之成為高校順利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高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系統工程。同時,高效應注意到信息化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管理問題。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巨而且長遠的系統工程,需要高校的系統技術人員和全體教職工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始終與學校發展目標相互配合。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及意義
(一)必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引發了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一系列變革,為此,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已勢在必行。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可以使系統內的教職員工和領導前所未有地相互連接到一起,就能打破時空的限制解決好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柔性。
(二)意義
高校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最為關鍵和有效的IT工具,而且也是建設校園數字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高校需要認真和正確認識其中的意義和價值,主動積極地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建設,提高團隊協作精神,加強數據維護,努力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提供充實的保障。
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和問題
(一)高層領導的意識缺位
有領導的參與和重視才能推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發展,使學校領導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至關重要。很多學校領導對人力資源信息化內容的認識尚停留在行政性階段,對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往往把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解為建立一個薪酬系統,從而不去對管理模式進行相關配套改革。
(二)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難以輔助決策
高校傳統的人事管理正向人力資源管理過渡,信息化建設缺乏相對穩定的基礎。很多高校的管理軟件經常是始用終棄,一些績效考核軟件的考核體系經常隨著管理模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項目功能模塊及其基礎數據卻難以進行更改,因此人力資源軟件的開發跟不上管理的變化而陷入困境的現狀較為普遍。
(三)人力資源部門內部的阻力
第一,當一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實施成功以后,很多傳統的事務性工作就可以通過電子信息系統迅速處理。第二,采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以后,所有的信息都會暴露在高校領導層和相關部門的人員面前,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也會帶來很多需要面對的問題,從而不愿推動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進程。
三、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
首先,要制定策略。明確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其次,要進行合理定位。高校在測評目前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進行合理定位。再次,要有前瞻性。要充分考慮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應該具備怎樣的功能來滿足高校今后的發展。最后,要全面考察運行環境,是否具備支撐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需要。
(二)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特點
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設計應與高校的行政、規模、發展方向和管理目標相結合,才能開發出符合本校特點,體現辦學特色的HRM系統。一般來說,人事管理系統應包括工資管理、績效考核、職稱評定、人才招聘、培訓管理、報表管理、統計分析、政策法規、綜合查詢和系統維護幾大模塊。
該系統應具備以下特點:一是,實現信息共享,完成跨庫統計和查詢;二是,提供與Word二003和Excel2003等表格和文檔工具的無縫接連;三是,高度模塊化,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四是,采用C/S和B/S的混合結構。
(三)人事系統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一是,職工信息維護:調入、調出、其它原因職工減少以及職工信息變動;二是,信息查詢統計:個人信息查詢,在職人員統計查詢,非在職人員統計查詢,在職數據維護,在統計查詢中通過按鈕功能,可以設置查詢條件,進行各類人員各種資料的統計、打印;三是,統計分析:完成各種統計報表的處理;四是,系統初始化:定義學校信息,輸入職工數據;五是,系統管理:定義系統用戶、系統數據維護。
四、推進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策
(一)高校領導和決策層應高度重視與支持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套軟件,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管理思想的更新,是一項新的管理手段。高校領導只有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性與必要性,深刻理解、全面消化和吸收新的管理思想,結合本校的實際加以支持和運用,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效用。
(二)規范的基礎管理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需要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是高校自身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度;二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實現程度。規范的基礎管理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必備條件。規范的基礎管理主要包括:一是基礎數據管理。如教職員工履歷、考勤、薪酬等都要準確無誤;二是學校的基本業務流程設計及業務事務處理管理,主要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內部業務要程序化。
(三)明確高校目標和任務,合理建設信息化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應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出發,提升高校“以人為本”的核心競爭力,采用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技術,構建開放性的應用平臺,有效整合當前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通過軟件實施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日常運作之中。
參考文獻:
[1]楊潔.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J].人才資源開發,2015.
[2]陳榮.淺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J].學理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