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友

摘 要: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有效學習策略的掌握與運用可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文章主要從教師與學生兩方面探討高中生物課堂學生學習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習策略;指導運用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環境、非智力因素、遺傳等因素而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尤其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由于高中生物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需要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具有極強的實驗操作能力。
一、課堂教學中學習策略含義
迄今為止,學習策略無明確定義,但由長期教育實踐可得,學習策略包括學習技能或學習方法,不僅僅是學習事件,而是一系列的學習活動過程,可促進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具體學習策略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習策略的指導與運用可從教師與學生兩方面進行分析。
1.高中生物教師方面
(1)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策略。高中生物是一門理科科目,教材內容更注重自然觀察、互相討論,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基礎,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尤其適用于高中生物實驗性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以3~4個人為學習單位,利用動態高中生物教學因素促進小組成員互相學習,同時將小組成績作為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促進生物教學目標的達成。
(2)采取情感教學策略。我國多次進行教育體制改革,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程目標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態度與情感,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明確價值觀、態度、情感方面的具體培養目標,同時指出了與時代特點相符的教學評價建議。
(3)采取“先學后教、先讀后導”策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注重引導學生自讀感悟高中生物教材內容,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高中生物教材明確指出了每一章節的學習任務與目標,重難點內容層次分明,同時穿插了較多的教材拓展內容。
(4)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促進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生物學習效果。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性格特征,在課堂上保持嚴謹的師生關系,在課后與學生保持友好的朋友關系。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切忌一板一眼,要保持親切的教學態度,適時給予學生贊揚與鼓勵,關心、幫助、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
(5)創新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與探索性,因此,為提高教學效果,高中生物教師需創新教學模式,要在“教會”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會學”。
2.學生方面
(1)做好課堂筆記。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即使在課堂學習中理解并掌握了相關教學重難點,但若未做好課堂筆記,則不利于知識的長期儲存。因此,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較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可降低語速特別強調,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錄的內容為:記錄重難點,記錄課堂重要的拓展知識點。
(2)標注著重號或畫線。對高中生物教材內容的重要部分標注著重號或畫線,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區分教材內容的關鍵詞、重點句子與非重點內容,進而有助于學生快速記憶。教師需在講解過程中幫助學生判斷重點句子,并做好詳細注釋。
(3)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中做好筆記、課后及時復習、定期回顧性學習等。①學生應養成“三提醒”習慣,即課前提醒:是否進行上節課程內容的復習,是否做好本節課程內容的預習;課中提醒:是否深入理解并掌握教師教授的內容;課后提醒;是否需要補充筆記內容等。②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當前素質教育中考試成績仍然是評價學生的標準,學生要不斷總結隨堂測試、期中測試、期末測試試卷,甚至練習題中的錯題與難題,可將錯題與難題記錄在專門的筆記本上,分析出錯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彌補。
總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并進行充分運用,學生也要注重總結學習策略,形成適合自己的生物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陶 蕾.淺談高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6):96-97.
[2]鄒正輝.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成效[J].未來英才,2015(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