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程 妍,馬師洋,魯曉嵐,郭曉燕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04)
PBL聯合見習案例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應用
張 莉,程 妍,馬師洋,魯曉嵐,郭曉燕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04)
目的 探討PBL聯合見習案例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4—2015學年,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消化內科教學中,采用PBL聯合見習案例教學模式,即每次小課前半段采用分組接觸患者采集病史、書寫病歷并討論的方式,后半段采用PBL教學法。結果 73.13%的學生對PBL課程設計滿意,對見習案例的滿意率達82.09%,認為其有助于提高社會能力與臨床能力。階段考試,67名學生中,優秀20人(29.85%),良好47人(70.15%)。結論 PBL聯合見習案例教學模式有互補作用,二者聯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考試成績。
內科學;消化內科;PBL;見習案例;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各醫學院校仍普遍采用基礎課、臨床專業課和臨床實習的三段式教學模式[1]。其中,臨床專業課教學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近十年來,為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我們將PBL教學[2]引入部分專業課教學中,以取代傳統的見習案例教學,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消化內科內容多,涉及學科廣,單純采用PBL教學,出現了學生、教師課外耗時多,卻知識系統性不強等問題。為提高學習效率,2014—2015學年,我們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消化內科PBL教學中劃定時間,恢復臨床見習及病例討論,取得較好效果。現對這種聯合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評估及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總結。
1.1 對象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選擇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4個班。共67名學生,其中男生34人,女生33人;年齡20~24歲,平均21.2歲。
1.2 教材與學時
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第七版)為統一教材,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教學組提前開會,明確教學目的及學時安排,編寫PBL教案,統一教學方法。每次見習案例教學兩學時,PBL教學兩學時。
1.3 教師設置
專職帶教教師一人,科室臨床帶教教師6人。
1.4 臨床見習
帶教前1~2天,專職帶教教師與臨床帶教教師準備典型病人。帶教當日,根據病人數量將每班分為3~4組(每組4~5人),學生自主詢問病史并進行體格檢查(30分鐘,以小組為單位在病房完成),完成病歷書寫(30分鐘,包括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陽性體征、輔助檢查及診斷,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室完成),開展病例討論(1小時,以班為單位,討論病歷書寫中存在的問題,診斷推理過程是否合理及對應的臨床處置,在教室完成),如缺少典型病例,則使用標準化病人[3]。
1.5 PBL教學
1.5.1 教案編寫 學期開始前,教學組討論編寫PBL教案,包括胃腸疾病及肝臟疾病兩個三幕案例,內容以真實病例為基礎,要求案例具有典型性、情節戲劇性、語言趣味性。
1.5.2 PBL實施 每次課兩學時,每班分兩組(8~9名學生),學生自行推選書記與主席,原則上輪流擔任。包括問題的提出,獲取資料(利用互聯網數據庫、圖書館及其他學習資料),幻燈片制作,匯報,總結[4]。
1.6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chi-square test及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1 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調查中,70%以上的學生表示對課程設計滿意,認為有利于

表1 PBL教學問卷調查結果[n(%)]
專業課學習能力及一般能力提高。
2.2 見習案例(見表2)

表2 見習案例教學問卷調查結果[n(%)]
2.3 階段考試
67名學生的平均成績為(83.6±10.3)分,最低73.0分,最高96.5分,優秀(≥85分)20人(29.85%),良好(70~84分)47人(70.15%)。
PBL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學生完成問題提出、資料獲取及回答交流工作,除專業能力外,學生組織材料、分享交流及團隊合作等社會能力均能得到鍛煉[5~7]。PBL的一個優勢是可以突破學科限制,雖為內科學教學,但同時需要復習診斷、生理學等相關基礎課程知識,實現了知識的整合。同時,PBL改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從簡單的書本知識灌輸者到討論的參與者、點評者,對教師能力提出更系統、全面的要求,促進教師進步,實現教學相長。
然而,消化系統作為內科三大系統(呼吸、循環、消化)之一,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要求較高,既有食管、胃、腸消化道,還有肝臟、膽囊、胰腺等消化器官,從疾病種類來說,不僅有炎癥、潰瘍、腫瘤等器質性病變,還有胃腸道的功能性疾病,并涉及內鏡及影像學等知識。我們編寫了兩個劇情逐步進展的案例,串聯胃炎—胃潰瘍—胃癌,肝炎—肝硬化—肝癌兩大塊內容,但仍有知識點的遺漏。
臨床案例的優點為真實、實時,充分涵蓋醫療活動中遇到的知識點,更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5]。在見習案例中按照教學大綱補充PBL教學遺漏的知識點,并在這一部分加強教師的作用,教師點評并講述,提高了知識傳輸效率[8,9]。
教學目的是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臨床推理能力和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10]。PBL教學自1969年出現后,由傳統教學法的替代,逐漸成為主流,并且為哈佛大學醫學院等世界知名院校全面采用[11]。然而,近年來對PBL教學效果卻出現了一些爭儀,認為PBL耗時多,雖然加強了學生一般能力培養,但在臨床能力培養上與案例法相比并無優勢[12,13]。以見習案例補充PBL教學中的知識空缺,接觸真實的病人與醫療情境,可以讓學生主動、系統、牢固地掌握消化系統知識,滿足未來醫學實踐需要。目前,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時間的分配,如何提高PBL教學效率,如何將PBL更巧妙地融合到臨床見習案例教學中,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1]牟一坤,林曲,賴菁,等.診斷學實習課中加強案例教學的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26(2):54-55.
[2]Williams B.Case 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s there scope for this educational paradigm in pre-hospital education?[J].Emerg Med J,2005,22(8):577-581.
[3]張玲,吳綺楠,陳兵,等.標準病人教學結合PBL教學法在內分泌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3):489-492.
[4]Wood D F.Problem based learning[J].BMJ,2008,336(7651):971.
[5]張艷青,孫沛毅.案例教學——醫學教育后PBL時代的新選擇[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17-1120.
[6]Kilroy D A.Problem based learning[J].Emerg Med J,2004,21(4):411-413.
[7]Koh G C,Khoo H E,Wong M L,et al.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CMAJ,2008,178(1):34-41.
[8]董衛華,王天云,谷兆俠.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2):208-210.
[9]成功,黃源,秦超,等.PBL教學在泌尿外科進修生腹腔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75(4):336-338. [10]Epstein R J.Learn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 BMC Med Educ,2004,9(4):1.
[11]Donner R S,Bickley H.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an overview[J].Bull Med Libr Assoc,1993,81(3):294-298.
[12]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al.Comp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J].Acad Med,2007,82(1):74-82.
[13]Franklyn-Miller A D,Falvey E C,McCrory P R.Patient-based not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Oslerian approach to clinical skills,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J].J Postgrad Med,2009(55):198-203.
G424.1
B
1671-1246(2017)03-0085-02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四期教學改革項目“基于MOOC的消化內科教學改革”(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