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紅,邱 林,李 璐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31)
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調查與研究
丁建紅,邱 林,李 璐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31)
醫學教育不僅要讓醫學生掌握一定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其職業能力培養。為了解我國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情況,選取500名醫學生進行為期兩年的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就醫學生必備的8項職業能力進行認知調查。研究分析醫學生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初步建立職業能力評價體系。
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高專醫學教育僅關注醫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缺乏職業能力教育方法與評價體系,極大地限制了我國醫療水平的發展和醫護人員培養。為探索良好醫學生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方法及評價體系,本文選取我校500名醫學生進行為期兩年的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并進行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一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綜合能力即國際上普遍注重的“關鍵能力”,是一個人在職業崗位中的最主要能力,如在職業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對環境適應能力及遇到挫折時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1]。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應引導醫學生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并使其通過實踐和鍛煉不斷提升職業能力,從而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實現自我價值。
2.1 醫學生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方法
選取我校500名醫學生進行為期兩年的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并進行問卷調查,初步建立醫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
2.1.1 通過改變個人習慣的訓練,使醫學生掌握時間管理技能,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在自我管理能力中有一個跟大學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能,即時間管理技能。高職高專醫學生需要掌握時間管理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過美國管理學家萊金提出的“ABC時間管理法”進行改變個人習慣的訓練,掌握時間管理技能,培養時間管理意識,嚴守時間管理原則,提高時間利用率,最終完成個人既定目標[2]。
2.1.2 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提高醫學生互聯網運用能力醫學院校教師要在傳授醫學知識基礎上,引導醫學生借助互聯網上的在線課程、微信公眾號等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逐步培養其運用網絡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習慣,以滿足醫學職業的特殊要求。
2.1.3 培養醫學生運用英語解決技術問題和進行交流能力 加大英語教學力度,加強雙語教學,使醫學生擁有語言優勢,提升就業能力,以培養集外語水平、專業修養、職業技能、創業素質于一身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
2.1.4 通過針對性訓練,強化醫學生人際交往和協作能力 對醫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教學中通過模擬醫院真實場景、醫患交流及人際溝通訓練、醫患糾紛防范教育等,提高醫學生職業能力,以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更好地為醫療衛生事業服務,最終實現醫學生向職業醫生和職業護士的轉變。
2.1.5 培養醫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和接受他人評價能力 強調醫學生自我評價對信息環境下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及有效學習具有現實意義。可通過教學情境模擬訓練改善醫學生學習現狀,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社會競爭意識和適應能力;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醫學生主體精神及個性,使其在臨床工作中能有效處理醫患關系,減輕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
2.1.6 培養醫學生健全的職業人格、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良好社會責任感和誠信素質 關注醫學生誠信問題,通過良好生活方式和文明習慣的培養,塑造其誠信品質與誠信人格。在醫學生努力學習醫學專業知識的同時,定期組織其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提高人民醫療健康水平中,完成社會賦予的責任,提升社會責任感。
2.2 醫學生職業能力評價指標
在教育結束后針對各項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具體見表1。
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對醫學生職業能力各項評價指標重要性認識的依次為:網絡知識運用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自評能力、社會責任感和誠信素質、英語知識運用能力、耐評(接受他人評價)能力。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醫學生對耐評(接受他人評價)能力和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認識還不夠,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表1 醫學生職業能力各項評價指標的重要性
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其他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雖有相似之處,但應區別對待。對于醫學生而言,不僅要加強思想政治、人文素質教育,還應注重專業技能與臨床實踐的結合。
3.1 探索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法,提升醫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就業能力
注重醫學生適應能力培養,并對其進行成長指導,制訂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使醫學生在校期間有計劃地提升職業能力。
3.2 加強雙語教學,發揮英語教學在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加大英語教學力度,增加雙語教學課時量,推行部分課程全英語教學,在招收國際護理專業學生基礎上,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雙語教學在醫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注重實習和社會實踐,提高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責任感[3]
注重醫學生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與實戰訓練,使其了解實習和社會實踐對今后工作的重要性。
3.4 以活動為載體,創設情景,注重耐評能力培養
根據醫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確定切實可行的耐評教育內容與目標。確定時間、地點、心理輔導教師和輔導內容,讓醫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磨練心志[4]。
對醫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相關技能教育是提升我國醫療水平的必經之路,在醫療事業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對醫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研究,在今后的醫學教育中會進一步得到認可與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盧芳華,劉偉,程玉欣,等.當前醫學專科生就業能力調查與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9):78-79.
[2]柯采茶,劉春楊,肖慧欣,等.醫學生職業能力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5,16(3):11-15.
[3]劉曉利,李長城,劉克儉,等.不同性別醫學生職業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的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4,17(1):56.
[4]王弘立,劉芳菲.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職業能力培養[J].中國病案,2015,11(3):164-165.
G526.5
A
1671-1246(2017)03-0131-03
注:本文系2016年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GH16510)